魯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六二七年),秦穆公派遣大將孟明視、西乞術(shù)、白乙丙率領(lǐng)軍隊遠(yuǎn)道襲擊鄭國。老臣蹇叔和百里奚諫說,穆公不聽。軍行到崤山(今河南洛寧縣西北),遭到了晉軍的伏擊,竟至全軍覆滅。當(dāng)秦軍將帥回國時,秦穆公對他們說了這篇自我責(zé)備的誥辭,名叫《秦誓》?!盾髯?span lang=EN-US>·大略篇》說:“《春秋》賢穆公能變。”楊倞注:“謂不用蹇叔、百里之言,敗于崤、函而自變悔,作《秦誓》,詢茲黃發(fā)是也。”悔恨而能變改,這是本篇的要旨。
《尚書》 [秦誓]原文:
公曰:“嗟!我士,聽無嘩!予誓告汝群言之首。古人有言曰:‘民訖自若,是多盤。’責(zé)人斯無難,惟受責(zé)俾如流,是惟艱哉!我心之憂,日月逾邁,若弗云來。惟古之謀人,則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謀人,姑將以為親。雖則云然,尚猷詢茲黃發(fā),則罔所愆。” 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仡仡勇夫,射御不違,我尚不欲。惟截善諞言,俾君子易辭,我皇多有之! 昧昧我思之,如有一介臣,斷斷猗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孫黎民,亦職有利哉!人之有技,冒疾以惡之;人之彥圣而違之,俾不達(dá)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邦之杌隉(wùniè,傾危不安的樣子),曰由一人;邦之榮懷,亦尚一人之慶。” 《尚書·秦誓》譯文 穆公說:“啊!我的官員們,聽著,不要喧嘩!我有重要的話告訴你們。 “古人有話說:‘人只順從自己,就會多出差錯。’責(zé)備別人不是難事,受到別人責(zé)備,聽從它如流水一樣地順暢,這就困難啊!我心里的憂慮,在于時間過去,就不回來了。 “往日的謀臣,卻說‘不能順從我的教導(dǎo)’;現(xiàn)在的謀臣,我愿意以他們?yōu)橛H人。雖說這樣,還是要請教黃發(fā)老人,才沒有失誤。 “白發(fā)蒼蒼的良士,體力已經(jīng)衰了,我還是親近他們。強(qiáng)壯勇猛的武士,射箭和駕車都不錯,我還是不大喜愛。只是那些淺薄善辯的人,使君子容易疑惑,我還能更加親近他們嗎? “我暗暗思量著,如果有一個官員,誠實專一而沒有別的技能,他的胸懷寬廣而能容人。別人有能力,好象自己的一樣。別人美好明哲,他的心里喜歡他,又超過了他口頭的稱道。這樣能夠容人,用來保護(hù)我的子孫眾民,也或許有利啊! “別人有能力,就妒忌,就厭惡。別人美好明哲,卻阻撓使他不能通向君主。這樣不能寬容人,用來也不能保護(hù)我的子孫眾民,也很危險?。?span lang=EN-US> “國家的危險不安,由于一人;國家的繁榮安定,也是由于一人之賜!” 《尚書·秦誓》撼心 秦穆公不聽蹇(jiǎn)叔勸告,勞師遠(yuǎn)征伐鄭。兵敗回師歸秦后,作《秦誓》。語義懇切,自戒不諱。他位及至高無上之巔,卻敢于當(dāng)眾認(rèn)錯,敢于當(dāng)眾自責(zé),一代 霸主自責(zé)言灼灼, 明智不昏天賜多, 榮衰常歸一人托, 千古之戒今又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