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聯(lián)袂:醍醐灌頂·甘露灑心·茅塞頓開 釋義:醍醐:醍醐由牛乳精制而成,酥酪上凝聚的油,最益人體。。用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fā)。也形容清涼舒適。 出處:唐·顧況《行路難》詩:“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 例句: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王生聞得,滿心歡喜,卻似醍醐灌頂,甘露灑心,病體已減去六七分了。 引證解釋: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抖鼗妥兾募?SPAN lang=EN-US>·維摩詰經(jīng)講經(jīng)文》:“又所蒙處分,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共語似醍醐灌頂。”《紅樓夢》第六十三回:“ 寶玉聽了,如醍醐灌頂。”喻清涼舒適。元·王禎 《農(nóng)書》卷八:“其宿酲未解,病暍未蘇,得此而食,世俗所謂醍醐灌頂,甘露灑心,正謂此也。”《水滸傳》第四二回:“宋江覺道這酒馨香馥郁,如醍醐灌頂,甘露灑心。” 茅塞頓開 釋義:茅塞:喻人思路閉塞或不懂事;頓:立刻。原來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著,現(xiàn)在忽然被打開了。形容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近義詞:恍然大悟;反義詞:冥頑不靈。 《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
|
來自: 小袤 > 《成語聯(lián)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