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是從來不喜歡給孩子們死硬地拉個書單的。因為讀書是件很個性的事,老師拉出個書單,潛臺詞就好像在說:這些書在所有書當(dāng)中是更重要的。--這根本不合理,好書的標(biāo)準(zhǔn)不是它的經(jīng)典程度,而是它是否真真正正觸動了閱讀者的心。 我覺得,推薦書單有兩種好的方式:一種是從不拉書單,把相關(guān)推薦自然地融進(jìn)課堂融進(jìn)生活;另一種便是持續(xù)不斷地推薦書單,不必本本經(jīng)典,確認(rèn)是好書、題材多元化便足矣。從前,我只去做前者,現(xiàn)在我決定實施后者。實施后者最重要的是持續(xù),否則,所謂好書,也仿佛一洼死水。所以,目前預(yù)想,每月做一次推薦。作為孩子們挑選課外書的參考。 對于我推薦的書目,有“四不原則”:不限經(jīng)典名著,不碰中考范圍,不必全部閱讀,不分排名先后。我承認(rèn),讀書要多讀經(jīng)典名著,但局限于此一定也是種病,就像對所謂權(quán)威的迷戀追隨。最最重要的是,要讀書,多讀書,讀好書。讀書不應(yīng)算一種愛好,更應(yīng)是現(xiàn)代文明人必不可少的生活內(nèi)容。面對家長, 我尤其要強調(diào),任何一本書都不能幫助孩子們快速提高語文成績,但只要孩子們堅持讀好書,不僅在語文能力上會大大受益,對其綜合智能的提升甚至一生的走向都會影響深遠(yuǎn)。 好了,不多說了,上干貨 1、《小王子》圣·埃克蘇貝里(法國)&《天藍(lán)色的彼岸》艾利克斯·希爾(英國) 2、《荊棘鳥》 科琳·麥卡洛(澳大利亞) 3、《蘇菲的世界》 喬斯坦·賈德(挪威) 4、《荒野的呼喚》 杰克·倫敦(美國) 5、《基督山伯爵》 大仲馬(法國) 6、《窗邊的小豆豆》 黑柳徹子(日本) 7、《堂吉訶德》 塞萬提斯(西班牙) 8、《哈利波特》 J.K.羅琳(英國) 9、《追風(fēng)箏的人》 卡勒德·胡賽尼(美籍阿富汗人) 10、《呼嘯山莊》 艾米莉·勃朗特(英國) 11、《阿信》 橋田壽賀子(日本) 12、《達(dá)芬奇密碼》丹·布朗(美國) 13、《三體》 劉慈欣 14、《藏地密碼》 何馬 15、《穆斯林的葬禮》 霍達(dá) 16、《悟空傳》 今何在 17、《明朝那些事兒》 當(dāng)年明月 18、《大秦帝國》 孫皓暉 19、《三國演義》 羅貫中(明) 20、《歷史是個什么玩意兒》 袁騰飛 21、《杰出青少年的七個習(xí)慣》 肖恩·柯維(美國) 22、《如何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 阿蘭·拉金(美國) 23、《牛奶可樂經(jīng)濟學(xué)》 羅伯特·弗蘭克(美國) (以下為作者部分) 24、金庸(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白馬嘯西風(fēng)) 25、余華(活著/許三觀賣血記) 26、劉墉(螢窗小語/創(chuàng)造自己/肯定自己/人生的真相/我不是教你詐/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27、三毛(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來/夢里花落知多少/哭泣的駱駝/稻草人手記) 28、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歲月/借我一生/千年一嘆) 29、赫連勃勃大王(隱蔽的歷史/歷史的人性/華麗血時代/帝國的正午/刀鋒上的文明) 30、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見/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思無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