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34個省、市、自治區(qū)和特別行政區(qū)都有簡稱,一些歷史名城也有簡稱,而且各有其來歷。茲簡介如下: 上海市(滬、申)相傳吳淞江近海一帶古稱滬瀆,故簡稱滬;又因西部為戰(zhàn)國時期春申君的領(lǐng)地,亦簡稱申。 河北?。剑?、河南?。ㄔィ┮蛭挥邳S河以北、以南而得名。因河北省古屬冀州而簡稱冀;河南古屬豫州而簡稱豫。 山西?。〞x)、山東?。敚┮蛭挥谔猩揭晕?、以東而得名。山西在春秋時大部屬晉國而簡稱晉;山東部分地區(qū)曾為魯國,故簡稱魯。 安徽?。ㄍ睿┡f以安慶、徽州兩府首字而得省名。安慶一帶古稱皖國,故簡稱皖。 江西?。ㄚM)省名由唐代的江南西道簡化而來。因贛江為本省最大的河流,故簡稱贛。 福建?。ㄩ})唐取福州、建州(今建甌)各一字,置福建經(jīng)略史而得省名。閩江為本省最大河流,故簡稱閩。 湖北?。ǘ酰?、湖南省(湘)因位于洞庭湖以北、以南而得省名。湖北部分地區(qū)古屬鄂州,故簡稱鄂;湘江為湖南最大的河流,乃簡稱湘。 廣東?。ɑ洠V西壯族自治區(qū)(桂)名稱由廣南東路,廣南西路簡化而來。廣東古為南粵轄地,故簡稱粵;廣西秦時為桂林郡轄地,簡稱桂。 陜西?。?、秦)舊因位于陜原(今河南陜縣一帶)以西得省名。春秋時為秦國轄地,亦簡稱秦。 甘肅省(甘、隴)以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兩地首字而得省名。省境大部位于隴山之西,古代曾設(shè)隴西郡、隴右道,故亦簡稱隴。 四川?。ù?、蜀)省名由宋置川陜四路簡化而來。春秋時東部有蜀國,秦改置蜀郡,故簡稱蜀。 貴州?。ㄙF、黔)因省城貴陽元初稱貴州而得省名。省境東北部秦時屬黔中郡、唐屬黔中道,故簡稱黔。 云南?。ǖ?、云)位于云嶺以南得省名,又因古為滇國,乃簡稱滇。 重慶市(渝)原為周朝所封巴國的王城江州,隋朝改稱渝州,故簡稱渝。 其它還有:以大河黑龍江而得省名黑龍江?。ê冢?;以境內(nèi)吉林城而得名的吉林?。?;因境內(nèi)青海湖而得省名的青海?。ㄇ啵?;以舊江寧、蘇州二府首字而得名的江蘇?。ㄌK);因境內(nèi)錢塘江舊稱浙江而得省名得浙江?。ㄕ悖?。 此外,部分歷史名城有如下簡稱: 南京(寧)、寧波(甬)、廣州(穗)、南寧(邕)、成都(蓉)、貴陽(筑)。 寧波:因位于甬江兩源匯合處而簡稱甬。 南寧:因地跨邕江而簡稱邕。 廣州:相傳很久以前,南海有五個身穿五色衣服的仙人,各跨一只仙羊,帶著一莖六穗的五谷良種來到人間,送給廣州人民,祝愿這里年年五谷豐登,永無饑荒,廣州因而得名羊城、穗城,簡稱穗。 成都:后蜀主孟昶(音常)在此建都,在大興土木,營造宮苑的同時,于城中遍植芙蓉,故稱“芙蓉城”,簡稱“蓉城”、“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