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莫振高是哪里人?都安高中莫振高校長簡歷,莫振高的妻子資料照片。廣西都安,石山王國,九分石頭一分土。這里,有讓人無奈的貧困:國家重點扶貧開發(fā)縣,人均年收入1600多元,貧困戶人均收入不足800元。
莫振高是哪里人都安高中莫振高校長簡歷莫振高的妻子資料照片
廣西都安,石山王國,九分石頭一分土。這里,有讓人無奈的貧困:國家重點扶貧開發(fā)縣,人均年收入1600多元,貧困戶人均收入不足800元。
這里,也有令人心動的驕傲:黨委和政府千方百計加大對教育事業(yè)的投入,教育質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一直叫得響亮。從1993年以來,都安高中高考升學率逐年上升,由1992年的48.2%到2000年的93.75%,2011年達到100%,而且連續(xù)23年有學生考上清華、北大。
這里,更有一種精神,叫做執(zhí)著苦讀,自強不息。老百姓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出大山,尋找希望;貧困的孩子,因為有了這種精神支撐,刻苦學習知識,把握自己命運。
這里,還有一位校長,他說:“幫一個貧困生,就是幫一個家庭!”如果說這條通向夢想的小道上亂石密布、荊棘遍地,那么,我們不能忘記那個在道路兩旁,默默守護著尋夢學子的使者,俯首耕耘于三尺講臺35年的都安高中校長莫振高。

莫振高是哪里人都安高中莫振高校長簡歷莫振高的妻子資料照片
10年籌集3000多萬元,資助1.8萬名學子
“窮”,提到都安縣,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個字眼。上個世紀80年代,都安高中也逃離不了這個“窮”字。
都安高中每年招收的千余名新生中,有近三成是貧困生。2010年9月新生入學,藍碧亨的爸爸帶他來報到,掏遍全身口袋只有30元錢,父子倆坐在校門口盯著這堆毛票發(fā)愁。莫振高看到后跑過來,把藍碧亨領到教室,從自己口袋掏出100元拿給藍碧亨的爸爸,說:“孩子交給我,你拿這些錢做路費回家吧?!迸赃叺睦蠋熖嵝涯窀?,你這樣做可能會讓有些人鉆空子。莫振高不聽,氣呼呼地扭過頭去。其實老師們都明白,莫振高是不忍心看到任何一個學生因為貧困而失去讀書的機會。
于是,學校每年都拿出一部分經費來幫助貧困學生。莫振高還經常組織全校師生給貧困生捐款捐物,發(fā)動學校領導、團委干部和班主任向各屆校友尋求資助。
這么多年來,每年學生報到時都有部分孩子的行李只有一床破被子,身上百來元錢。一些缺錢的孩子因為沒勇氣報到,就在校門口徘徊。
這時,莫振高就把“校長辦公處”搬到校門口,招呼為學費發(fā)愁的貧困生“先入學,其他費用慢慢想辦法”。每逢開學必“擺攤”,專做貧困生的“生意”,這一幕在都安縣已是家喻戶曉。
為了了解貧困生的家庭情況,莫振高每年都不怕山高路遠,到學生家里去走訪。在家訪途中,有時來回需要七八個小時,并且學校規(guī)定不準在學生家吃飯。莫振高說:“我們是去幫學生家里解決困難的,而不是帶去負擔的?!焙芏鄬W生的家里,連任課老師都沒去過,但校長莫振高卻都家訪過。學生家里的困難,他一清二楚。
有一名學生叫羅素嬌,畢業(yè)后在廣東工作,主動聯(lián)絡母校說要資助學弟學妹,但居然被莫振高拒絕了。莫振高對她說:“你父親殘疾,母親失明,家里還很困難,就別資助了,先把你家照顧好再說,這份心意我們領了?!绷_素嬌十分感動地說:“五六年過去了,‘校長爸爸’還記得我的家庭情況。”“校長爸爸”是孩子們對莫振高最親切的稱呼。為了爭取更多的人對瑤山貧困孩子的支持,莫振高到處“化緣”,游說企業(yè)、單位、個體老板捐助……
如果說大學錄取通知書是一朵美麗的花,把這朵花放在一個貧困的家庭里,意味著它要浸泡在淚水里。
導語:莫振高是哪里人?都安高中莫振高校長簡歷,莫振高的妻子資料照片。廣西都安,石山王國,九分石頭一分土。這里,有讓人無奈的貧困:國家重點扶貧開發(fā)縣,人均年收入1600多元,貧困戶人均收入不足800元。
莫振高是哪里人都安高中莫振高校長簡歷莫振高的妻子資料照片
多年前,家住古山鄉(xiāng)徳雅村的黃春茜考上了重慶大學,但是家里所有能賣錢的東西不足300元。黃春茜無奈只好選擇放棄上大學。
莫振高知道后,第一時間趕到黃春茜家里了解情況,并拿出自己積攢下來的1000多元錢塞到黃春茜手中。大學期間,為了讓黃春茜安心完成學業(yè),莫振高每月定期給她寄去生活費。
事實上,慷慨的莫振高并不富有,唯一的經濟來源便是當時每個月50元的工資,但他仍專注對貧困生的幫扶工作。
陸春久是都安高中2006屆民族班畢業(yè)生。哥哥就讀于成都理工大學,姐姐2005年考上大學,沒錢,棄讀。2006年,她和姐姐都考上了,想讀,沒錢。
春久說:“在鄉(xiāng)里,幾個孩子同時上學,要是供不了,注定有人得做出犧牲。這是慣例。”2003年時,春久家就打算“執(zhí)行”這個“慣例”。當時,哥哥考上大學,家里負擔一下子重了,媽媽心一橫:“你們兩姐妹,回來挖地種莊稼吧!”“不行!”爸爸和女兒們極力反對。從那以后,爸爸外出打工去了,3年里,每月只見錢來,不見人回。
高考結束,姐妹倆商量著去自籌學費,她們推著家里那輛破舊不堪的自行車,到水果市場批發(fā)龍眼,再去街上擺賣。兩個月的汗水,換回了400多元錢,但這只是杯水車薪。姐妹倆眼睜睜看著大學夢就要破滅,最后,莫振高終于聯(lián)系到河北的一位好心人資助了姐妹倆上大學4年的費用。
每年暑假,很多學校都放假了,但是在都安高中,老師們比上課期間還要忙碌,忙著了解貧困生的家庭情況,統(tǒng)計哪些貧困生考上大學卻無力進入大學校門,聯(lián)系企業(yè)資助貧困孩子上學。
莫振高更是整天學校、企業(yè)、工地和貧困生家里往返地跑……
無論是在教育系統(tǒng)的上級主管部門面前,還是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面前,無論是老板還是在街邊擺攤的攤主,見面時,莫振高的第一句話都是:“我的學生考上了大學,現在上學沒有路費,行行好,捐點錢,幫一把吧!”為了幫學生籌集路費,只要有一線希望,他決不放棄。
廣西投資集團部門負責人黃炳勝說,在學校,莫振高既是一校之長,又是語文老師,跑出來,則成了慈父,奔走在各個單位支持貧困生,這背后是他對教育的滿腔熱愛,也是個人人品的體現,很佩服。但作為行動本身來說,是在貧困的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并不值得推廣。真正要解決,從國家來說,要做好制度安排,具有可操作性,經過嚴格的程序在經濟上補助,當然現在也在做,但那是進入了學校,在過渡階段,從家門到校門這個過程中,制度上細化一些更好。
貧困大學生家長潘天平說:“我大女兒在都安高中畢業(yè)后,二女兒又考上了高中,莫振高和班主任兩次到我家家訪,表示資助大女兒讀大學,想辦法讓二女兒讀高中。我教育女兒們,她們工作后,一定要拿一部分工資來資助需要幫助的貧困學子,回報社會?!?br> 為了幫助更多的貧困學生,莫振高用自己微薄的工資資助近300名貧困生,幫助他們圓大學夢。近10年來,他先后籌集到3000多萬元善款,資助1.8萬名貧困生完成學業(yè),圓了大學夢,最終實現一個都不能少的美好愿望,實現了讓所有的貧困生“進得來,學得好,考得上,出得去,成得才”的目標。
一名考上北京交通大學的學生,在臨行前的晚上,拿了一把苦麻菜、一把紅薯苗來到莫振高家里說:“老師,明天我就要走了,家里沒什么好東西,就把這些自家種的菜送給您,以感激3年來您對我的關愛?!?br> 一把苦麻菜、一把紅薯苗!看著這稚嫩的孝心,莫振高流淚了!
多年來,由于教學成績突出、管理能力出眾,莫振高多次被推薦到行政部門任職,被外地學校高薪聘請,但都被他拒絕了。他說:“我愛我的學生,我要用畢生的奮斗,給瑤山的孩子們一片自由的天空,踏上大學路……”
導語:莫振高是哪里人?都安高中莫振高校長簡歷,莫振高的妻子資料照片。廣西都安,石山王國,九分石頭一分土。這里,有讓人無奈的貧困:國家重點扶貧開發(fā)縣,人均年收入1600多元,貧困戶人均收入不足800元。
莫振高是哪里人都安高中莫振高校長簡歷莫振高的妻子資料照片
到處“化緣”,為瑤山孩子建起高標準學校
上個世紀80年代,都安高中校舍基本上都是瓦房,只有一棟宿舍樓和三棟小教學樓。每逢下大雨,房子里就漏水,這時莫振高都要冒雨,親自登著梯子,上房去檢修。
一個大雨滂沱的夜晚,一個學生睡不著,爬起來透過窗戶,看見莫振高正蹲在水溝邊專注地掏樹葉,雨傘歪斜在一邊,大雨把莫振高全身都淋濕了,可他全然不顧。原來,水溝被樹葉堵了,如果不及時疏通,宿舍一樓的孩子就要被淹。
從當校長的那一天起,學校的壓力,讓莫振高在做老師的同時,多年從沒有離開“化緣”的角色。學校沒有錢,他一點點向社會籌資,就這樣左一個5萬元、右一個10萬元“化緣”湊夠修樓的錢。
對新建的樓,他的要求很嚴,因為都安縣在地震帶上,他知道,教學樓不建結實,出了事,沒法向孩子家長和社會交代。為此,他時常蹲在工地上與工人們討論樓要怎么建……
就這樣,一點點將五層的學生飯?zhí)?、學校圖書館、教學綜合樓和三棟學生宿舍樓建了起來。
除了學校的硬件設施,現代教育技術也必須跟上。
莫振高說:“雖然生活在大山里,但學生必須不斷吸收新知識、新技術,我們培養(yǎng)的不是‘死讀書,讀死書’的學生,而要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讓他們跟上時代的步伐?!?br> 接著一棟科技大樓拔地而起,教室里都配了兩臺29英寸的閉路電視、一臺高亮度的投影儀和100臺電腦……
從此,瑤山的孩子知道了什么是互聯(lián)網。
正是在這種教育思想指引下,都安高中學生不僅在考試科目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其他活動中也絕不落后。在2000年地區(qū)中學生植物科技作品競賽中,有10多名學生獲獎,其中黃冬菊的“銀合歡種子”獲一等獎,黃安縣的“苦楝樹”獲二等獎?!斑@樣開動了學生的腦子,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從小培養(yǎng)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莫振高說。
他注重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成才。不同的學生在基礎知識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特別是農村學生,他們從山里來,視野比較狹窄,而城鎮(zhèn)的學生在這方面則有較大的優(yōu)勢。
在教學中,針對基礎較好的學生,莫振高著重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鼓勵他們學習更多的知識,努力出類拔萃。針對基礎較弱的學生,特別是山里來的學生,首先要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加強基礎知識的掌握。為了讓山里來的學生能盡快趕上學習進度,他利用課余時間義務補課,一個簡單的問題,要舉一反三,耐心地教,熱情地鼓勵,精心地批改作業(yè)。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莫振高很有創(chuàng)意地對民族班的同學實行“雙語教學”,漢話解釋理解不了的問題,輔助以壯話、瑤話,直到讓同學們弄懂為止。韋吉珠上了高中,還不能流利地講普通話,甚至不敢在公共場合說普通話。莫振高就從日常生活用語開始,一個字一個字地教,一句話一句話地練,韋吉珠像學習外語一樣仔細地學。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莫振高耐心地指導下,韋吉珠有了很大的進步,后來考上了北京師范大學。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莫振高的帶領下,都安高中的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升,學校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廣西示范性高中,全國語文、數學、英語教學先進集體。
莫振高所帶的班級,幾十年來有500多名學生考上北大、清華、人大、中國科大、香港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印尼總統(tǒng)大學等全國重點大學和海外名校,指導的學生有380多人在全國競賽中榮獲國家級獎。
雖然取得了不少成績,但莫振高從不居功自傲。他總是說,成績只能說明過去,未來還要我們不斷地去開創(chuàng)。
導語:莫振高是哪里人?都安高中莫振高校長簡歷,莫振高的妻子資料照片。廣西都安,石山王國,九分石頭一分土。這里,有讓人無奈的貧困:國家重點扶貧開發(fā)縣,人均年收入1600多元,貧困戶人均收入不足800元。
莫振高是哪里人都安高中莫振高校長簡歷莫振高的妻子資料照片
當了校長,仍然堅持每周教12節(jié)以上的課
莫振高對教育的摯愛到了瘋狂的地步,也非常的固執(zhí)?!跋矚g上課,喜歡和學生在一起!”2003年都安高中50周年校慶,因為事務多,他半年沒有安排上課,半年后他第一次開課,整個人都精神煥發(fā)。
“那天,他一直笑容滿面,走在路上,我叫他,他都不看我,一個勁地往教室趕?!被貞浧甬敃r的那一幕,韋喜鳳老師還在心里嘀咕。
學校缺乏教具,為了形象教學,他自己動手繪制掛圖,不懂的,問;不會的,學。周末,他步行20多里山路回老家,扛來木板為學生修理桌椅和門板。他常常告誡學生,學習是辛苦的,但為了改變命運,改變家鄉(xiāng)的落后面貌,沒有刻苦的鉆研和不懈的追求是不行的。工作中,他廢寢忘食,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在十幾個小時以上,絕大部分節(jié)假日也都用在教學與管理上。
“只有不離開教學,才像一名人民教師。”當了校長,莫振高始終沒有放下教鞭,仍然堅持年年教高三畢業(yè)班語文課,每周上12節(jié)以上的課程,他先后帶出20多屆40多個高中畢業(yè)班。執(zhí)教35年的他手中經常拿著一本訂了又訂的厚厚的教案,甚至連吃飯,那本教案也沒有離開過他。
莫振高是一名讓自己的知識體系與時俱進的老師。他以科研為先導,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在出色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他積極投身教學科研。他直接參與的“用現代技術構建課堂教學模式”和“如何減輕學生的學業(yè)負擔”等課題被確立為廣西區(qū)級科研課題,先后在省級研討會上宣讀及交流。此外,近10年來,莫振高在全國各報刊發(fā)表論文65篇。
與此同時,他從來沒有忘記過給自己“充電”,莫振高十分重視專業(yè)理論的學習和提升,擠出時間到華東師范大學參加研究生班學習,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獲得學位。他還要求全校沒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一定要考,一定要進修,一定要跟研究生班學習。
高三是個特殊的年級,全國所有高三學生和他們的老師在這一年都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都安高中臨高考前的氣氛不單是緊張,還有一種無處不在的巨大壓力,彌漫整個校園。莫振高發(fā)現許多家境貧寒的學生都有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對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信心嚴重不足。為了鼓勵學生,找到自信,莫振高改學心理學并教心理學,理由很簡單,一切為了學生。
莫振高2000年至2001年到北京大學進修心理學,進修回來后,莫振高又成為畢業(yè)班的心理學老師。一個星期二十多節(jié)課,他從來不喊累不嫌苦。他的課深深打動學生的心,每次上課,喝彩聲從來沒有斷過?,F在已經畢業(yè)的藍錦娜回憶,在都安高中,最想念最留戀的,就是莫校長的心理課。
莫振高教育理論功底扎實,在教學上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他善于創(chuàng)造性地選擇與組織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過程,課堂教學具有明顯的靈活性、開放性、綜合性、實踐性特點。他把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循循善誘的教誨,親切的講述,像甘泉、像雨露,滋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田。
莫振高針對不同學生的知識水平,對教材內容進行優(yōu)化整合,靈活地組織教材。他通過對教材的剖析,將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增刪,然后重新組合。
為了教學需要,他帶領老師們自編校本課程,讓全國統(tǒng)編教材與鄉(xiāng)土教材完美結合,形成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因到果的教學過程,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一門課程,在不同的班級,他落實不同的側重點。例如,在小說單元教學中,由于普通班起點較高,領悟能力較強,他側重引導學生進行文學鑒賞;民族班,起點低,他側重故事的復述,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膽量,培養(yǎng)學生講普通話的表達能力。
莫振高在教學中不只是教授本學科的知識,而且將其他相關的知識與本學科知識有機聯(lián)系起來,并告訴學生現在所學的知識會為以后哪些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使學生對專業(yè)課程的脈絡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在學習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一文時,他介紹美國的地理環(huán)境與資源,介紹美國的歷史,講述美國歷史上的種族歧視。他旁征博引、繪聲繪色的講述,加深了同學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課后讓學生把自己最美好的理想寫成作文,題目也叫《我有一個夢想》。這樣,同學們既學到了扎實的語文知識,也懂得了人生的奮斗目標。教書育人,齊頭并進。
導語:莫振高是哪里人?都安高中莫振高校長簡歷,莫振高的妻子資料照片。廣西都安,石山王國,九分石頭一分土。這里,有讓人無奈的貧困:國家重點扶貧開發(fā)縣,人均年收入1600多元,貧困戶人均收入不足800元。
莫振高是哪里人都安高中莫振高校長簡歷莫振高的妻子資料照片
當老師得100分,當丈夫、爸爸只得60分
1993年秋,都安高中校長、書記因病住院,時任副校長的莫振高受命負責學校的全面工作??稍诖藭r,一位高三的語文老師因工作需要,調到另一所學校任職。在暫時沒有合適教師頂替的情況下,莫振高每天在三個畢業(yè)班上課,平均每天4節(jié)課,這是都安高中歷史上所沒有的。
為了擠出時間,莫振高將鋪蓋搬到了辦公室,妻子心疼他,說:“別太累了,還是在家住吧!我好照顧你?!蹦窀咝πΓ骸安焕?,你瞧我身體多壯。”邊說邊捶捶胸脯,妻子知道,只要他決定了的事,十頭牛也拉不回來。
一個學期下來,他瘦了一大圈,孩子雀躍地迎接爸爸回來,說:“爸爸,你苗條多了。”莫振高樂呵呵地說:“爸爸減肥成功。”妻子在一旁心疼地望著他,眼神里有責怪、有不忍,而更多的是綿綿的愛意。
1984年以來,組織部門曾多次要調莫振高到縣委、縣政府任職,那可是令許多人羨慕的職位,可他都拒絕了,他寧愿一輩子做個窮教書匠,做個瑤山的孩子王。1994年,莫校長在廣東工作的岳父幫他聯(lián)系好調往廣州市重點學?!自粕街袑W工作,那里條件好、工資高,這對他的家庭、孩子的前途和照顧老人都是個極為難得的機會??勺罱K縣委組織部門認為他是都安高中的骨干,都安的教育需要他,孩子們需要他,因而沒有同意調出。
妻子、孩子們心有抱怨,莫振高安慰妻子:“那我們就一輩子當瑤山的孩子王,這兒山美水美,是個適宜養(yǎng)老的好地方?!痹谒摹疤鹧悦壅Z”下,妻子也只能一笑而過。
對學生傾注了全部的愛之后,莫振高對家庭的關注就減少了?!八麑ζ拮?、兒子也感到很內疚,只要一有時間,他都會親自去買菜,做飯給家人吃。”學校資助辦的韋喜鳳老師介紹說。
莫振高的兒子曾經和他說過這樣的話:“爸爸,你當老師是100分,但是當爸爸、當丈夫是60分?!彼荏@訝:“我當爸爸那么低分嗎?”“當然,這還是照顧分呢!”這么多年,莫振高無數次給妻子和孩子許諾的出游,沒有一次出行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