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子降氣湯】
蘇子降氣湯:上實下虛之痰涎壅盛、喘咳短氣、胸膈滿悶、舌苔白滑或白膩等。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丹:濕溫時疫,邪在氣分。癥見發(fā)熱困倦,胸悶腹脹,肢酸,咽腫,頤腫口渴,身黃,小便短赤,淋濁,吐瀉,舌苔淡白或膩或干黃者。
《醫(yī)效秘傳》
【通竅活血湯】
通竅活血湯:頭面淤血,頭發(fā)脫落,眼疼白珠紅,酒渣鼻,久聾,紫白癜風(fēng),牙疳,婦女干血勞,小兒疳證等。
《醫(yī)林改錯》
【仙方活命飲】
仙方活命飲:陽證癰瘍腫毒初起。紅腫灼痛,或身熱凜寒,苔薄白或黃,脈數(shù)有力。
《女科萬金方》
【消風(fēng)散】
消風(fēng)散:風(fēng)疹,濕疹。皮膚疹出色紅,或遍身云片斑點,瘙癢,抓破后滲出津水,苔白或黃,脈浮數(shù)。
《外科正宗》
【天王補心丹】
天王補心丹:陰虧血少。癥見虛煩心悸、睡眠不安、精神衰疲、夢遺健忘、不耐思慮、大便干燥、口舌生瘡、舌紅少苔、脈細(xì)而數(shù)。
《校注婦人良方》
【玉樞丹】
玉樞丹:溫?zé)岵?、熱邪?nèi)陷心包,癥見高熱煩躁,神昏譫語、抽風(fēng)痙厥、口渴唇焦,尿赤便閉,及小兒熱盛驚厥。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二妙散】
二妙散:濕熱下注證。筋骨疼痛,下肢痿軟無力,足膝紅腫疼痛,或濕熱帶下或下部濕瘡等,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者。
《丹溪心法》
【鱉甲煎丸】
鱉甲煎丸:瘧疾日積不愈,脅下痞硬有塊,成為瘧母。
《金匱要略》
【敗毒散】
敗毒散:1、 散寒祛濕,益氣解表。2、氣虛,外感風(fēng)寒濕表證。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痛,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嘔噦寒熱,胸膈痞滿,舌淡苔白,脈浮而按之無力。
《小兒藥證直訣》等
【升麻葛根湯】
升麻葛根湯:麻疹初起。疹發(fā)不出,身熱頭痛,咳嗽,目赤流淚,口渴,舌紅,苔薄而干,脈浮數(shù)。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竹葉柳蒡湯】
竹葉柳蒡湯:痧疹初起,透發(fā)不出。喘嗽,鼻塞流涕,惡寒輕,發(fā)熱重,煩悶躁亂,咽喉腫痛,唇干口渴,苔薄黃而干,脈浮數(shù)。
《先醒齋醫(yī)學(xué)廣筆記》
【銀翹散】
銀翹散:外感風(fēng)熱或溫病初起。發(fā)熱無汗,或有汗不暢,微惡風(fēng)寒,頭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shù)。
《溫病條辨》
【茵陳蒿湯】
茵陳蒿湯:濕熱黃疸,見皮膚、鞏膜如桔子色,小便赤黃、大便不暢、胸悶、口渴、苔黃膩、脈滑數(shù)等證
《醫(yī)方集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