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漫步:獨愛旺角老街歲月
香港,小小的、鬧鬧的、跩跩的。對它的印象取決于來自什么樣的方式,以及看到了什么。 旺角有香港最古老的一些街道,那種道地的風味與香港本島的摩登景象全然不同。這次的圖片,拍的是界限街、彌敦道一帶,這里的建筑很多是香港初期的時候建成的,加之經(jīng)歷幾次從內(nèi)陸來的移居潮,形成堪稱世界第一的人口密度。彌敦道延伸至此,國際化都市的色彩已經(jīng)淡薄,完全成了廣東話的平民世界。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的色彩和成就其實已經(jīng)不堪自夸,不經(jīng)細看??纯赐?,想想它的過去,掙扎和奮斗的艱辛、華人的傳奇和隱痛,甚至人生歲月的云淡風輕,也許都好過那些浮光掠影高樓大廈的虛幻和輕薄。
題圖:旺角彌敦道一景。下圖:界限街的早晨。
下圖:缽蘭街,在早上看到是這樣的。 下圖:街角晨起的老人和街頭晨練的青年。
下圖:彌敦道兩個鏡頭。
下圖:街頭等紅燈的民眾。 下圖:旺角警署。 下圖:清早的彌敦道,人們各為營生、各種活動。這是人群集中的開往內(nèi)陸廣東的汽車集散地。 下圖:領免費報紙的路人。 下圖:一位老人穿過馬路,雙層巴士站還鮮有乘客。
旺角位于彌敦道北端,屬九龍早期發(fā)展的地區(qū),以避風塘及廟宇最為馳名。這里留有不少舊日痕跡,區(qū)內(nèi)大街小巷有許多老式餅店,神龕店,麻雀館等傳統(tǒng)店鋪,商號較多為小型作業(yè),它是香港人流最旺盛的地區(qū),本地人購物的熱門地點。不少商店及飯館均通宵營業(yè),全區(qū)繁華擁擠,銀行,商業(yè)大廈林立,店鋪格局小巧精致,每到晚上特別熱鬧,充滿平民式生活的樂趣。游客可看見真正的香港市民生活面貌。 香港人其實對旺角情有獨鐘,很多電影取材于這里,古惑仔、黑社會,警匪片、喜劇片,仿佛都因為這里而有了活力和生命,比如《旺角卡門》、《巴士奇遇結(jié)良緣》。 下圖:旺角街頭,也有“狗皮膏藥”。 下圖:這樣的老店和店招,也不多見了。 下圖:骯臟的后巷,比較適合黑社會在夜晚打打殺殺。 下圖:這里是地鐵太子站,附近好多有年紀的老房子。香港人住得憋屈,因為房子小,空調(diào)都是小小的。
下圖:一些機構(gòu)和附近環(huán)境。設在這里也意味深長。
下圖:最后幾個鏡頭:界限街上,一老伯在看報攤上的報紙里有什么新聞。 下圖:昨夜開到很晚的基隆茶餐廳早上還關著門,他們家的蒸魚真心好吃。 下圖:旺角,新的一天開始了。
附記:香港旅游最近亂象又起,很多低價團招徠的游客在香港被迫購物。不少想看看香港的游客其實什么也看不到,反而敗壞了心情。所以,香港旅游,最好自助游;更好的,是自己決定看什么。當然,這個需要看各人的興趣。 美國散記因為用時較長,怕人生厭,先暫停幾期,用一組港澳紀實調(diào)調(diào)胃口。順便咯嗦幾句:哪怕都是資本主義,美國和香港也是不一樣的;不同背景文化的資本主義,得到的和養(yǎng)成的社會也是不一樣的。它們的好壞看你體會。
|
|
來自: 昵稱cVZ45YVi > 《旅游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