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到了開封,可以品味大宋文化,拜包龍圖,可以領略人間正氣。
開封府為北宋時期天下首府,也是清官包拯為官的地方。因此,到過開封的朋友,自然就會想到大名鼎鼎的包青天。開封府威名馳譽天下,包龍圖扶正祛邪、剛直不阿,美名傳于古今。但給筆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還是包公祠里的那塊石碑。 這塊名為《開封府尹題名記》的石碑,是后人為了紀念包拯所立。石碑上面鐫刻著在開封當過府尹的所有官員名字,從建隆元年起至崇寧四年止,時間跨度達147年,一共有183位官員碑上有名。千百年來,凡是到開封的游人都會參觀當年包拯坐堂審案的地方,然后觀摩那塊刻滿名字的石碑。 然而,游人在這塊石碑上卻找不到“包拯”二字,正當游客感到十分不解的時候,導游介紹說,包拯的確曾以龍圖閣直學士的身份,擔任過第93任開封府知府,包拯的名字也確實鐫刻在石碑上。那其他人的名字個個清晰可見,為什么唯獨不見“包拯”呢?再看看那塊石碑的正上方,有個凹陷的深坑,就是刻著“包拯”兩個字的地方,但字跡已模糊不可辨了。 導游說,敬仰包拯的人一站到那塊刻滿名字的石碑前,便會急忙地去尋找包拯的大名,然后用手指撫摸,久而久之,寫有“包拯”兩個字的地方被磨成一個凹陷的深坑,留下一個深深的指痕。如今,這塊石碑作為宋代文物被保護起來了。 改革開放后,當?shù)赜嘘P部門按原樣重新制作了一塊新石碑,多年后,這塊仿制的石碑上,刻有“包拯”兩個字的地方又被磨成一個深深的指痕。 俗話說,金碑銀碑不如百姓的口碑,當你在《開封府尹題名記》的石碑前駐足時,你能感受到,那深深的指痕不只是清官在石碑上的位置,更是在百姓心目中永遠的位置。雖然包拯的名字在石碑上已不見蹤影,但清官之譽“有口皆碑”! ?。ㄕ浴稄B門日報》 圖/王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