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Y/△-11變壓器△側(低壓側)兩相短路故障錄波圖分析 先以△側(低壓側)AB兩相短路為例,介紹一下Y/△-11變壓器△側(低壓側)發(fā)生兩相短路故障,Y側(高壓側)電流電壓的向量情況。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低壓側AB兩相短路時,保護安裝處向量圖如下圖示: 我們知道Y/△-11的變壓器△側(低壓側)電壓、電流與Y側(高壓側)電流、電壓的關系如下: FA△=FAY-FBY FB△=FBY-FCY FC△=FCY-FAY 由上面的向量圖可知, 對于正序分量,FA△超前FAY30度; 對于負序分量,FA△滯后FAY30度。 通過這個關系我們就可以將△側(低壓側)各序分量轉換至Y側(高壓側),從而求取出高壓側的全電壓、全電流。 變壓器低壓側AB兩相短路時,高壓側保護安裝處向量圖如下圖示:
短路滯后相電流與其他兩相電流方向相反,且大小為其他兩相電流的2倍。 短路滯后相母線故障殘壓非常小,接近為零。 非故障相電壓與短路超前相電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那么在構成變壓器電壓閉鎖電流保護時,由于高壓側電壓閉鎖電流保護要作為低壓側電壓閉鎖電流保護的后備保護,可是從向量圖我們知道如果高壓側電壓閉鎖量采用三個接于線電壓的低電壓繼電器,將不能可靠的開放保護,造成拒動,實現(xiàn)不了對低壓側的后備作用。因此常采用負序繼電器加一個接于相間的低電壓繼電器構成復合電壓繼電器來實現(xiàn)閉鎖。從而提高保護的靈敏性。 接下來我們看一張變壓器低壓側兩相短路時的錄波圖:
低壓側兩相電流增大,兩相電壓降低;沒有零序電流、零序電壓。 低壓側電流流增大、電壓降低為相同兩個相別。 低壓側兩個故障相電流基本反向。 高壓側短路滯后相電流與其他兩相電流方向相反,且大小為其他兩相電流的2倍左右。 高壓側短路滯后相母線故障殘壓非常小,接近為零。 高壓側非故障相電壓與短路超前相電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變壓器△側(低壓側)為小接地系統(tǒng),單相接地時故障電流很小,因此一般不會出現(xiàn)△側(低壓側)突然有一相電流突然增大的可能,若出現(xiàn)這種情況則應仔細分析。 大家可能已注意到了,為什么低壓側故障相間電壓超前故障相間電流不是80度左右呢?難道是低壓側接線錯誤了嗎?其實這是因為錄波圖看到的是電壓、電流的二次值,而變壓器差動保護計算的是高、低壓側的差動電流,因此各側CT極性抽取時均以各側母線為極性抽取或均以變壓器為極性抽取。 對上圖來說,各側極性均以母線為極性抽取,所以低壓側電流反相180度。微機差動保護裝置采用全星型接線,相位、幅值補償由保護實現(xiàn)。正常運行時高壓側電流超前同名相低壓側電流150度。當發(fā)生低壓側AB相間差動保護區(qū)外故障時,由前面分析可知:(設變壓器變比為1,△側以母線為極性抽?。?/font> IA△=-√3IA△1 ej30 IB△=√3IA△1 ej30 IC△=0 IAY=ICY=IA△1 ej30 IBY=-2IA△1 ej30 所以 IDA=(IAY-IBY)/√3+IA△ =(IA△1 ej30+2IA△1 ej30)/√3-√3IA△1 ej30 =0 IDB=(IBY-ICY)/√3+IB△ =(-2IA△1 ej30-IA△1 ej30)/√3+√3IB△1 ej30 =0 IDC=(ICY-IAY)/√3+IC△ =(IA△1 ej30-IA△1 ej30)/√3+0 =0 二、大電流接地系統(tǒng)發(fā)生接地故障主變Yn側(其他側無源)錄波圖分析 分析故障錄波圖要點: 1、三相電流增大,且三相相位相同;出現(xiàn)零序電流、零序電壓。 2、零序電流超前零序電壓約110度左右。 對于大電流接地系統(tǒng),接地故障短路回路的形成實際上是通過變壓器的中性點構成,當系統(tǒng)中發(fā)生接地故障,對于其他側無電源的接地變壓器來說,故障電流仍會通過大地經接地變壓器中性點流向星型繞組,并分配到各相流回故障點,故形成上述典型波形。 |
|
來自: 聯(lián)合參謀學院 > 《電工、電氣、電力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