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雨大,水浸街……昨夜今晨,電閃雷鳴之后,一場暴雨襲擊廣州城!于是乎,今天在廣州上班的小伙伴出門都遇到了“水逆”! 網(wǎng)友戲稱: 今天的廣州就是一座水城,可以劃船了。 其實,舊時的廣州真的是一座水城而且可以劃船!為什么e家君這么說呢?因為從現(xiàn)在的老街的名字就能看出來:如玉帶濠、濠畔街等。 本期羊城古巷介紹的是另一條古代羊城因水而得名的街巷:“豪賢路”。古時稱濠弦街,因地近東濠,又名濠沿里。 豪賢路街景 穿過喧鬧的東風(fēng)路來到綠樹蔭蔽豪賢路, 老城區(qū)的味道迎面而來。 ※ 在這里可以看到時代的新舊交替, 豪賢路這里還留有沉淀的魅力。 ※ ※ 工作也許并不光鮮, 但自力更生就是最好的生活。 ※ ※ 下雨天, 走在老騎樓下, “有瓦遮頭”連傘都不用打開。 ※ 老城區(qū)里生活的標準: 下一趟樓什么都買到了! ※ 因地形狀似弓弦而得名 據(jù)《廣州地名志》記載:豪賢路在市政府東,東自越秀北路,西至倉邊路,與德政北路相交。因位于宋代城北護城濠之側(cè),形似弓弦而得名濠弦街?,F(xiàn)在為街坊看到是豪賢路是1930年拓建為路的,豪賢路是廣州為數(shù)不多基本保持原來寬度的馬路之一。 那些與豪賢路有關(guān)的英雄…… 紀念明末抗清英雄黎遂球而得名 《廣州城坊志》里記載:明朝滅亡后,福王在南京建立弘光朝廷。黎遂球聽聞訊息后即出資制作了鐵銃500門送往南京,援助軍隊,并組織鄉(xiāng)勇準備抗擊清軍。 清軍攻克后南京,弘光朝廷覆滅,南明唐王五月在福建稱隆武帝,繼續(xù)抵抗清軍入侵。此時,黎遂球被任為兵部職方司主事,提督兩廣水陸義師支援贛州的南明軍隊。 當黎遂球率陸軍抵達贛州時,統(tǒng)率的水師已被清軍所滅,黎只能率陸軍義勇與各路援軍固守贛州繼續(xù)抵抗。 到了第二年五月,清軍攻入贛州,黎遂球率數(shù)百義兵與之巷戰(zhàn),身中三箭而死,弟遂洪同殉節(jié)。終年四十五歲,追贈兵部尚書,謚忠愍。 黎遂球死后,晴眉閣、蓮須閣逐漸破敗,最終在多次的戰(zhàn)火中不見蹤跡,今天的豪賢路上,已經(jīng)很難在找回當年的遺址了。 后來廣州的老百姓為了紀念黎遂球,干脆把“濠弦”改為“豪賢”,豪賢街,便一直延續(xù)到了今天。 一門忠孝沉塘而死 豪賢路除了黎遂球以外,還有一位反清復(fù)明的仁人志士,那就是南?;糇雍?。相傳明末時,北城濠池已經(jīng)不見水道,但由于地勢低洼,街里還有池塘。清軍攻破廣州后,南明紹武帝的太仆卿霍子衡歸匿于濠弦街內(nèi)。那個時候清軍的總兵佟養(yǎng)甲聽聞霍子衡名氣很大想見上一面,霍子衡不愿意,便帶上兒子、媳婦、女兒一起前往隔壁水塘沉塘而死。佟養(yǎng)甲聽聞,贊嘆道:“忠孝乃出一門”厚禮安葬了霍子衡一家。 現(xiàn)在的豪賢路 ※ 現(xiàn)在的豪賢路是1930年時拓路而建成的,在豪賢路上開店已有27年的張姨告訴e家君,時至今日,豪賢路上仍有不少舊樓,但更多的是后來建的了。 豪賢路附近變化雖然不算太大,但因為路是很早以前修的,感覺已經(jīng)容納不下現(xiàn)在那么多車了,有的時候上下班高峰期豪賢路這里就堵的很厲害?,F(xiàn)在外來人口越來越多,以前的營業(yè)到好晚的,但現(xiàn)在都不敢開那么晚了。 在豪賢路上有一套祖屋的江姨說,豪賢路這里是典型的老城區(qū)了,附近住的都是幾十年的老街坊,好多街坊相互都是認識的,豪賢路這里的老街坊,還是會一家有事幾家?guī)兔?。有的時候,哪個阿姨沒下樓散步買菜,大家擔心起來還會打個電話過去問問。 e家君走訪時看到豪賢路上還存有不少的騎樓,江姨說,過去一下雨街坊們就很喜歡在騎樓下一邊避雨,有的時候還能互相聊天,交多幾個朋友?,F(xiàn)在雖然聊天的少了,但是有騎樓在,說不定哪天大家就都愿意像以前一樣,借著避雨的閑暇聊上幾句。 THANK YOU Design by 微社區(qū)e家通廣州北京街 【記者 劉潤澤】 【攝影 陳文杰】 【編輯 嚴直高】 |
|
來自: 我家住在瘦狗嶺 > 《洪澇旱災(zā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