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說:“小隱隱于野,中隱隱于市,大隱隱于朝?!?而我們現(xiàn)代人生活方式是:快節(jié)奏,低運動,內容豐富,而形式單一。在這冰冷的城市,無奈的現(xiàn)實,緊張的住房,有毒的食品,漫天的霧霾,是不是很向往拋下凡塵俗世的喧囂,去追求返璞歸真的灑脫。對于隱居于山林的隱士,那種“逍遙”的生活,總是讓還在紅塵中的人心馳神往。他們排除嘈雜,自由、不羈、自得其樂,隱居于山野,讓心靈上真正的自我升華。 一襲紅色披風的長發(fā)女子,盤坐于土屋門前的石凳上,古琴擱于雙膝,雙手撥弄琴弦。低低淺淺的琴音,斷斷續(xù)續(xù)飄向深谷。 開門而來,忽見一孩童赤腳麻鞋,一襲白衣,唇紅齒白,憨態(tài)可掬,恍惚間,仿佛穿越了千年時光。 這是誰家竹扉輕掩,稚子候于門。孩童叫吳曌羿墨,歲兩月,是武當山琴人谷“谷主”琴劍逍人夫婦的女兒。 她的父母便是武當山琴人谷“谷主”琴劍逍人夫婦。小羿墨出生之后,就一直生活在這里,一家三口隱居深山,與世無爭。可愛的小鼠也能成為她的玩伴。 五朵峰自然保護區(qū)內的全真觀村,地處武當半山腰,海拔800多米,與武當金頂垂直距離約8公里?;蛟S因為大雪駕臨,鮮有游客的身影。 兩棵千年古銀杏樹的背后,一座土屋給漫天飛雪增添了一抹暖色。兩根木柱撐起的山門,上書“琴人谷”三個篆體字。 距“琴人谷”百米開外的“初廬”,住著十多個年輕人。兩撥人各自生活,平時偶有往來。 幾扇竹簾、幾個蒲團、幾杯清茶,不大的空間里,擺設井井有條。四周的泥巴墻,掛著一層淺綠色的席子,簡單而溫馨。 每個在這里的隱居者都有自己的故事,或因情,因累,因緣等各種原因在這里居住下來。 在朝陽噴薄的清晨舞劍,在山巒俱寂的黃昏撫琴吹簫——琴聲悠揚,簫聲綿長。 小時候看武俠,最羨慕的橋段是世外高人躲到山林里,每天或是上山挖草藥,或是整理院子,鮮花開滿整個小院。 坡腳兩株相濡以沫的千年銀杏悄悄露黃,深山中閑置的土坯房,經(jīng)過簡單裝扮,頓時變得格外雅致。 撫琴吟唱、禪坐靜思、吹簫抒懷、品茗談志,一幅清凈閑適的畫面。 在木板上刻的《逍遙游》 為了維持生活,在“琴人谷“谷主通過教授一些慕名拜師學藝者,支撐自己和徒弟們的生活。空閑時間,會用山上尋來的上好古木,精雕細刻制作古琴。往往幾把古琴同步制作,完工需要近兩年時間,偶遇到游客索琴,價錢全由游客自定。 沒有大起大落的經(jīng)歷,沒有轟轟烈烈的人生,日子平淡如山間的一泓清泉。他們與群山青松為鄰,清風明月為伴。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安靜的在這里生活。 深山、鳥鳴、陽光、打坐。 但凡經(jīng)過這里的人們都想停一停, 哪怕只是短暫的停留… 他們熱愛眼前的生活, 同時渴望遠方的詩意。 世外桃源不是遙遠的黃粱一夢,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而詩意,就在眼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