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生病發(fā)燒的時候,輕易不要給寶寶吃退燒藥,也不要輸液!寶寶發(fā)燒的時候有個中醫(yī)告訴我只要你給孩子輸了一次液,孩子大部分會1-1.5個月就病,應(yīng)為免疫功能退化的緣故。 告訴各位媽媽退燒的一個方子,是在寶寶生病的時候,一個老中醫(yī)給的。各位媽媽們可以試試看,效果非常好的。
寶寶退燒總攻略: 當(dāng)孩子發(fā)燒時,只要孩子的精神還不錯,溫度不超過39.5℃,就可以自己處理。 孩子發(fā)燒有個特點:只要孩子發(fā)燒時手腳冰冷,面色蒼白,說明孩子的體溫還會上升,一旦孩子手腳暖了,出汗了,體溫就可以控制,并且很快就會降溫。 家長遇到孩子發(fā)熱時的處理方法有: 1、對一歲半之前的嬰幼兒,前囟門還未完全閉合,家長在孩子睡著后,用大人(最好是孩子的爸爸,男士的熱量大些,一定要手熱才可以捂)的手心捂在孩子的前囟門處,一直捂到孩子的頭微微冒汗了,這時再看小嬰兒,鼻子通了,呼吸勻稱了,溫度也下降了,家長再把寶寶叫醒,多給寶寶喂一些溫開水或再喂一些紅糖水(這種方法也適用于感冒不發(fā)熱時)。 2、多數(shù)孩子還是受涼感冒引起的發(fā)熱,孩子發(fā)熱時手腳是冷的,舌苔是白的,面色蒼白,小便的顏色清淡,家長可以用生姜紅糖水袪寒,效果是不錯的。方法:生姜紅糖水里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長的蔥白,與姜糖水一起煮好后給孩子喝,蔥白有發(fā)汗的效果。 還可以用溫水泡腳,泡手,多喝白開水。腳熱,手熱,就會出汗,馬上退燒了。兩歲以上的孩子,家長幫孩子按摩,先搓孩子的腳心,把熱往腳下引,把孩子的腳搓熱了,然后再搓孩子的小腿,上、下來回搓,把小腿搓熱后,再搓孩子的小手、膀子、后背,最后將孩子的兩只小耳朵搓搓熱,再搓搓孩子頭頂正中的百會穴,家長在幫孩子按摩時不可太用勁,輕輕的搓,搓的速度不能太快,一下一下慢慢地搓,不要著急,一邊搓一邊讓孩子多喝些溫開水,如果還持續(xù)發(fā)燒可用溫水給孩子全身擦一遍,用毛巾把孩子的皮膚擦紅、熱,給孩子的身體散熱。如果孩子還是手腳發(fā)涼,說明孩子受寒較重,可連續(xù)給孩子多喝幾次生姜紅糖蔥白水,這樣處理后,孩子多半都能降溫。 3、如果孩子發(fā)燒,手腳不冷、面色發(fā)紅、咽喉腫痛、舌苔黃或紅、小便顏色黃、氣味重、眼睛發(fā)紅,說明孩子身體內(nèi)熱較重,就不能喝生姜紅糖水了,應(yīng)該讓孩子大量喝溫開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鹽,沖成淡淡的鹽開水,給孩子喝,能消內(nèi)熱,只有大量喝水,孩子多解幾次小便,小便顏色變淡了,身體的熱隨著尿排出,體溫就會下降,所有上火的癥狀也會好轉(zhuǎn)。如果孩子不肯喝溫開水,也可以喝橙汁、牛奶或加鹽的米湯,只要能多補充液體消內(nèi)熱。吃些稀飯,稀飯不飽肚子,多喂幾次,也能達到少吃多餐,減少腸胃負擔(dān)的效果。如果孩子的手很熱,還可以拿冰箱里的雞蛋(最好是煮熟的)或小一點的蘋果等讓孩子拿在手里降溫。 一般小孩子發(fā)燒,物理降溫其實是很麻煩的,會把孩子的衣服,床單都搞濕,可以給孩子洗個熱水澡,但前提是孩子沒有流鼻水、手腳也不冷才可以。 4、如果孩子燒的小臉通紅,并且咳嗽,用推拿退燒,方法:清天河水(注:高熱39.5度以上,臉紅,無汗才清天河水),清六腑,運八卦。 清天河水用拇指沾香油、橄欖或爽身粉推孩子的左手或右手的前臂內(nèi)側(cè)正中線,從手腕一直推至肘呈一直線,200下以上,只能從手腕往上推,千萬不要往下刮。 清六腑在孩子前臂陰面靠小指那條線,用大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和天河水方向相反。 運八卦內(nèi)八封穴在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根橫紋約2/3處為半徑作圓,內(nèi)八卦穴為一圓圈,父母用左手捏住孩子手指,用右手大拇指在孩子掌心作順時針方向圓圈推動。約300圈。 清天河水是清心祛火,清六腑退高熱。1天只能推一次。 這樣推3天,一般孩子的感冒就好了。 5.如果喝水、推拿或洗澡仍繼續(xù)發(fā)燒,必要的時候還是要吃藥的,其實很多小兒退燒藥退燒效果都是很好的,比如護彤??呻m然效果好,但廠商用的退燒的那種成份太重了,效果好也只是退掉了這一次的燒,而你看不到的傷害是——這些成份要寶寶的腎來排瀉的,對寶寶沒有育好的腎是很重的負擔(dān)! 美林含有布洛芬,也就是止痛片的成份,所以孩子發(fā)燒不要吃美林。最好的藥就是銀翹片,我買的是同仁堂的銀翹片,孩子發(fā)燒時吃一片,一般都會出汗退燒。 最后總結(jié): 發(fā)燒時孩子有精神,而且不上39.5℃,多喝水,如果還燒就推拿,如果還燒就看情況能否洗澡,如果還燒就吃銀翹片,正常情況下都能退燒→如果還不行就趕緊送醫(yī)院。 去醫(yī)院最好先抽血檢查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如果是細菌感染那么就得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感染的發(fā)燒不必用抗生素,就算用也得七八天才好。 (據(jù)說孩子發(fā)燒有一個規(guī)律,就是1天不退就3天,3天不退就5天,5天不退就7天。 孩子的燒好不容易退下來了,卻開始流鼻涕,家長又開始急——是不是重復(fù)感冒?其實不是,這一次的還沒完事呢!而流鼻涕是好的癥狀,表示孩子這一次抵抗過來了,再也不會發(fā)燒了?。?/p> 打針和吃藥效果是一樣的,能理療、食療就不要吃藥,能吃藥就不要打針,能打針就不要打吊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