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樹 [Zizyphus jujuba] 故鄉(xiāng)棗樹系童年,八月?lián)錀椧苍鴺贩臁?/span> 青年時代讀魯迅,《秋夜》棗樹鑄心間。 老來天賜棗樹立窗外,伴我一年又一年。 我見他漸高漸豐茂,他見我漸老卻頑健。 新枝新葉新花結(jié)新棗,棗樹一年輪一遍。 從不向人索取,默默奉獻(xiàn)不知倦。 雪壓仍作棗花夢,蓄精養(yǎng)銳待來年。 但愿日食三棗我不老,年年續(xù)寫棗樹緣。 注: 1、棗樹,鼠李科,落葉喬木,高可達(dá)10米,樹冠卵形。葉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5~6月開花,聚傘花序腋生,花小,黃綠色。核果卵形至長圓形,8~9月果熟,熟時暗紅色。棗樹在中國的栽培歷史悠久,《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就有“八月剝棗,十月獲稻”之句(朱熹《詩集傳》“剝”下注音“普卜反”,又注“剝,擊也”?!皠儭睂崬椤皳洹钡募俳枳郑?/span>棗子是我國既古老又最大眾的果品,且有很好的藥用價值。鄉(xiāng)俗鬧新房總要撒棗子,取“早生貴子”之吉也。民諺有云:“日食三棗,長生不老”。歷代詩文中寫棗者不少,魯迅的名篇《秋夜》寫棗樹的冷峻,更是膾炙人口:“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棗樹,……最直最長的幾枝,卻已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閃閃地鬼眨眼;直刺著天空中圓滿的月亮,使月亮窘得發(fā)白?!?/span> 2、余于1992年冬在校園內(nèi)遷新居,次年發(fā)現(xiàn)窗外雜草地上有一株小棗樹,不知是何人所栽還是自生的。幾年后,雜草地成了粗放的綠化帶,小棗樹越長越大,如今已成大棗樹,年年開花結(jié)棗,煞是可愛。因為周圍有幾棵較大的樹和雜草,第一年結(jié)棗時,似乎還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我和內(nèi)人穿過雜草,高興地打下了一些棗子。我倒沒有什么,但她被蚊子咬起了許多皰。于是她說,這不是我們栽的棗樹,棗子不該我們吃,我們要吃棗子就自己去買好了。從此,我們就再沒有打棗了,鄰人似乎也沒怎么打。每年棗子快成熟時,我就告訴在附近做事的農(nóng)民工、清潔工,要他們前來打棗。 以下圖片攝自華中師范大學(xué)校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