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數(shù)碼單反相機就像是你的頭部,鏡頭就像眼睛,而機身就是大腦。眼睛幫助你觀看事物而大腦能記錄下看到的細節(jié)。 就像當你看到某物時——舉個例子來說,一朵花——你的眼睛看到了它并發(fā)送信息給你的大腦:它有著長長的花瓣,而且花瓣是黃色的。如果這個看的過程只是一眨眼或者周圍環(huán)境很黑,大腦記載的信息就會受到影響,很可能并不全面。
所謂“曝光三角”的原理其實就是:光圈、快門速度、感光度(ISO)共同作用,提供足夠的光線來讓大腦(機身)記錄下看到的情況。這三部分的合理組合,才能讓你得到完美的曝光。 △正確曝光的效果
換句話說,如果你的機身沒有獲得足夠的光線,就不可能清晰地看到事物,因為環(huán)境太暗(曝光不足)。
但如果你讓過多光線進入機身,圖像就會過亮,同樣看不到很多細節(jié)(過度曝光)。 △過亮,或者說過度曝光的效果 光圈=睜開眼睛的程度 小光圈(光圈值或系數(shù)大,例如f/22)就像瞇著眼睛的效果。大光圈(光圈值或系數(shù)大,例如f/1.4)就像睜大眼睛的效果。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光線弱的情況下拍攝,眼睛就需要睜大(使用大光圈)。而如果遇上一個光線特別強烈的天氣,睜大眼睛看很長一段時間(慢快門、大光圈)可能就會出現(xiàn)畫面過亮的情況。 光圈關(guān)乎你睜開眼睛的程度——睜大眼睛,還是瞇著眼睛
快門速度=睜開眼睛的時長 一個較快(高)的快門速度,比如1/1000s,就像是一次極快的眨眼動作。較慢(低)的快門速度,比如2s,等于睜了2秒眼然后再閉上。 需要記住的是:大腦只有在眼睛睜著時才能記錄下看到的信息。所以,如果你自己或者你拍攝的對象在移動,而你的眼睛又睜了有一段時間(等同于慢速快門),那么大腦記錄下的圖像就是模糊的。
ISO=能幫你在黑暗環(huán)境下看清的特殊眼鏡 這ISO和我們常用來抵擋陽光的太陽鏡(或者說墨鏡)的作用是完全相反的。 感光度越高,這個眼鏡的鏡片就越厚,你在暗光環(huán)境下能夠看到的就越多。如果你是在市內(nèi)或者黃昏時拍攝,就需要一個厚鏡片(即高感光度)。但如果是陽光燦爛的日子就相反,需要薄鏡片(即低感光度)。
以上3項共同作用 同樣以舉例子的方式來說明:你要拍自己家里蜷在沙發(fā)里睡覺的貓。此刻,透過窗戶進入室內(nèi)的光線并不多,屋子里也沒有什么輔助光源可用。 為了看得更清晰,你需要一個厚眼鏡(比如ISO600)作為輔助,還需要把眼鏡睜得大大的(大光圈,如f/1.4)。如果這樣還看得不夠清楚(比方配備的鏡頭只能到f/4.5),就需要把眼鏡睜得時間長一些了(調(diào)整為慢速快門,如1/30s)。
考驗又來了: 在以上的設定情況下,你的貓發(fā)現(xiàn)你正在拍它,所以開始移動離開沙發(fā)。你應該做哪些動作來應對呢? 如果你為了拍清楚畫面提高了快門速度,還需要做哪些輔助動作?(如果其他都不調(diào)整,圖像同樣會變得暗,因為改成快速眨眼之后眼睛得到的光線會減少) 不妨作為練習琢磨一下吧。
理解了以上這些內(nèi)容,不妨開始把相機調(diào)成手動,在不同拍攝環(huán)境下多嘗試嘗試吧,掌握有關(guān)曝光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也并沒有那么難。
Annie Tao作品 ▽ 作者:Annie Ta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