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是一本好書,這句話估計沒人會反駁。但這本好書其實不太容易讀得懂,于是才誕生了大量的解讀《論語》的老師。前些年于丹講論語火遍大江南北,一些不太知名的解讀《語語》者,也就更多了。 讀書其實是在跟人對話,讀《論語》就像在跟孔子和孔子的弟子們對話??上Э鬃与x我們2500年了,跟孔子聊天,他說的很多話我們未必聽得懂。解讀《論語》的老師,就好比是我們跟孔子之間的一個翻譯。 準(zhǔn)確地說,于丹老師講《論語》,更像是借《論語》來說幾句自己想說的話而已。讀于丹老師的書,說的大多數(shù)是她自己的意思,只不過引用了一些孔子的話而已。當(dāng)然,于丹老師講的內(nèi)容很不錯,但我個人認(rèn)為,《論語》還有更好的讀法。 《論語》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及再傳弟子們的語錄集。既然是語錄,那么要讀《論語》,就要弄明白,孔子和他的弟子們,都是在什么時間,在什么情景之下,跟誰,用什么方式說的這些話,而這些話又具體是什么意思。能回答好這五個問題的,才是真正的《論語》的極致讀法。 我學(xué)識有限,可能還有很多這方面的好書沒有讀到。就我目前所了解的,北京大學(xué)李零教授寫的《喪家狗——我讀論語》算是對《論語》最完美的解讀。 《喪家狗——我讀論語》一書,先是將《論語》中每一條,分開解讀。在解讀的過程中,把《論語》中的原話,以及與這一條相關(guān)的其他記載放到一起,把前因后果分析清楚。 前面這種解讀,只是第一遍。第二遍按照講述的內(nèi)容,已及孔子和弟子們說這些話的時間順序,把全書的順序重新打亂。這樣有個好處,將每一句話放到當(dāng)時的歷史情境當(dāng)中去理解,結(jié)合孔子的傳記,讀懂這些語言背后的歷史背景。 最后,李零教授也提出了幾條結(jié)論,方便我們?nèi)ダ斫狻1热缯f關(guān)于書名《喪家狗》,我們在《史記?孔子世家》上能讀到這樣的原話:“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不是圣人,至少他自己不想做圣人。讀《論語》也不要讀那個被歷史打扮出來的圣人的《論語》,要讀就要讀真孔子,真《論語》。我讀《喪家狗——我讀論語》,感受到的就是一個真實的孔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