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一共包含三百零五首古代抒情詩,也稱“詩三百”。 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意思是不學詩經(jīng),就不會說話,也就是哲學思想要有文學形式,這一點也說明了詩經(jīng)文采的重要。 《詩經(jīng)》原本屬于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的壓抑抒發(fā)作品,但被大多數(shù)文人看成道德教訓的標準,也就是儒家常說的什么三綱五常之類,從而忽略了其文學性。 其它的一些作品也同樣遭受這種待遇,比如《離騷》要叫“離騷經(jīng)”,《莊子》叫“南華經(jīng)”,《老子》被稱為“道德經(jīng)”等。 好好的文學作品,非要弄成經(jīng)典,以至于很多人避而遠之。 雎鳩 只欣賞《詩經(jīng)》純粹的文學性不是更好嗎: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有美一人,宛若清揚。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 多么好的句子。 你還記得哪些《詩經(jīng)》的句子呢?能不能說說它描寫的對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