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良渚文化遺址 良渚文化遺址位于杭州城北18公里處余杭區(qū)瓶窯鎮(zhèn)。因最新發(fā)現于浙江余杭良渚鎮(zhèn),於1959年依照考古慣例按發(fā)現地點良渚命名,是為良渚文化。 1936年發(fā)現的良渚遺址,中心地區(qū)在太湖流域,而遺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區(qū)則在太湖流域的東北部、東部和東南部。實際上是余杭縣的良渚、瓶窯、安溪三鎮(zhèn)之間許多遺址的總稱。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聚居的地方。 年代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距今5300-4500年左右。是長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遺址。遺址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 良渚文化為中國新石器文化之一,同馬家浜文化、馬橋文化一樣,其考古地點分布於太湖周圍地區(qū)。 2012年良渚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6年,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1996年,被中國國務院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
|
來自: 獵鷹個人圖書館 >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