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條子是新疆各族人民最喜愛的面食之一。 新疆的拉條子,俗稱拉面。新疆人吃拉條子那是百吃不厭。 只要是來過新疆旅游,度假的也都要來嘗一嘗拉條子的美味。 拉條子的做法,其實(shí)并不難,但是這個面很重要,下文中我們會詳細(xì)介紹這個面。 新疆人過去把它叫“捋面”,或者“拌飯”,上世紀(jì)50年代以后,漢族人以它的自作方法才形象地稱呼它為“拉條子”,因?yàn)樗且桓桓鰜淼?。?jù)說在過去,如果是正宗的維吾爾族餐館,你要說吃拉條子,人家根本不知道你要吃啥。 下文中有有詳細(xì)介紹拉條子做法,大家可以收藏起來慢慢學(xué)哈! 做拉條子講究的是選面、和(huo)面和炒菜的技巧。首先就是選面,新疆冬天比較慢長,這就形成了面細(xì)而勁道,是做拉條子的好面。和(huo)面是又一個硬功夫。 和(huo)面講究“和硬醇軟”。先用涼水輕輕灑在面粉之上,將面打成“索”。 手指第二個關(guān)節(jié)以上不能見糊,否則便是“傷水”面,一拉就斷,一煮就爛。 然后揉成團(tuán),再放些許鹽水。鹽不能太多,多了拉不開;也不能太少,少了沒筋道 接著反復(fù)揉面,把面揉如綢緞般光亮再將面醒30分鐘。 最后把面搓成條,抹上清油后再醒,等面“醒”好才能拉。有的老人喜歡把面搓成指頭粗細(xì)的條,像蛇般盤在盆子中醒(如下圖)。 從和面到拉面,最少也得四十分鐘左右。 下文中有有詳細(xì)介紹拉條子做法,大家可以收藏起來慢慢學(xué)哈! 再就是做拌菜,必須得用新疆羊肉,有西紅柿、辣椒、辣皮子、皮芽子(洋蔥)一定不能少 再就是搭配一些蔬菜,當(dāng)然這些蔬菜也可以自選,毛芹菜、土豆,還有一些時令菜、韭菜、蒜薹、豇豆等等,這些都是做拌菜的好食材,新疆的拌菜已經(jīng)發(fā)展了幾十種了。 如果在餐館吃了一盤未飽,可以加面,直到吃飽為止,這個加面是不收費(fèi)的注:但是在內(nèi)陸的拉條子你很難看到給你免費(fèi)加面的 哈哈 一般新疆人都用12寸盤來裝拌面的,這也體現(xiàn)了新疆大盤的特點(diǎn)。 還有一點(diǎn)就是新疆線椒和西紅柿這兩個個輔料,一般都是用的新疆本地的西紅柿和本地線椒(我叫它燈泡西紅柿)相信新疆的阿達(dá)西對這個場景都不陌生 新疆特色線辣椒 現(xiàn)在拉條子也是鄉(xiāng)情,已經(jīng)深深融入新疆人的血液。那些定居在內(nèi)陸的新疆人,尤其是在南方的新疆人,能吃上一盤拉條子,就是解了思鄉(xiāng)之情。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家常拉條子的做法! 注:新疆人每家每戶口味可能略有不同,大家也可以發(fā)表下自己的看法哈! 食材:1.主料:面粉、羊肉、毛芹菜輔料:植物油、鹽、辣皮子、青辣椒、皮芽子(洋蔥)、胡椒粉、西紅柿、生抽、雞精 2.面粉里加少許涼水拌均勻3.再加鹽水和成光滑的面團(tuán),用保鮮袋裝好醒1小時,再把醒好的面團(tuán)再多揉揉,把面團(tuán)揉的稍微變硬即可4.用搟面杖搟成厚1cm左右的長方形5.用刀切成每條寬2cm左右的長條6.用手搓成圓形的條(無名指差不多粗細(xì)),手上沾點(diǎn)植物油,在把長條在手上搓一遍,這樣每個長條都沾上植物油7.大盤子刷上植物油,把長條都盤在大盤子里,蓋上保鮮膜繼續(xù)醒30分鐘以上(至少30分鐘)8.毛芹菜洗凈切段9.青辣椒洗凈切絲,辣皮子泡泡切末,西紅柿洗凈切塊10.羊肉切片,皮芽子(洋蔥)切絲11.鍋燒熱,加入植物油12.辣皮子爆炒出香味,這樣可防止油煙的產(chǎn)生,下羊肉翻炒出香味13.加皮芽子(洋蔥)翻炒均勻14.加西紅柿翻炒均勻出水分,加毛芹菜、青辣椒15.加鹽翻炒一會出香味16.加生抽、雞精、胡椒粉17.翻炒均勻即可18.煮鍋加水,大火燒開,把醒好的面條,一手捏一頭,往兩邊拉,拉好的放在面板上,8-10根一堆,右手一次抓住五根左右拉條子頭,左手開始把面纏到手上,兩手之間距離不要太遠(yuǎn),雙手一收一縮并甩打再面板上進(jìn)行拉面,以此類推,都這樣拉(沒人拍照,就看文字描述吧)19.水里加少許鹽、下拉條子,用筷子稍微攪一下20.拉條子飄起,撈起過涼水裝盤,把炒好的澆頭倒在上面,吃的時候拌均勻即可成品:此做法是個人家常做法,大家也可以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