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产国偷v产偷v自拍,国产午夜片在线观看,婷婷成人亚洲综合国产麻豆,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

  • <output id="e9wm2"></output>
    <s id="e9wm2"><nobr id="e9wm2"><ins id="e9wm2"></ins></nobr></s>

    • 分享

      《李憑箜篌引》教學設計課堂實錄

       老劉tdrhg 2018-01-15

      【教材分析】

      《李憑箜篌引》是中唐詩人李賀的一首運用古樂府的體裁描寫音樂的著名詩歌。詩人采用浪漫主義的手法,馳騁自己豐富的想象力,用新奇詭異的語言,極力描摹和渲染李憑彈奏箜篌驚天地、泣鬼神、動人心的音樂效果,創(chuàng)造出奇異而美麗的幻覺世界,產生了與眾不同的藝術魅力。我們讀李賀此詩,可采用精講點撥法和鑒賞分析法,通過賞析詩的內容,領悟李賀怎樣用妙手彩筆,描繪了千年前李憑箜篌發(fā)出的絕響;通過品味詩的意境,感受李賀怎樣把外在的物象和內在的情思融為一體,構成賞心悅目的藝術境界的。進一步體會李賀善于獨辟蹊徑的藝術特色。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詩歌的鑒賞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生平及相關文學常識,有感情地誦讀詩歌。

       2、賞析詩的內容,領悟詩中運用不同手法描寫音樂的語言藝術。

      3、 品味詩的意境,體會李憑演奏的高超技藝。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誦全詩;

      2.把握意象,感悟詩歌所表現(xiàn)出來的箜篌曲的特點與變化。

      3.學習掌握詩中描寫音樂的手法。

      【教學方法】  精講點撥法  鑒賞分析法 

      【學法指導】 誦讀法  討論法  互評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出示課件)

        

       同學們,你在生活中或是在電視上,都見過那些樂器?(學生暢所欲言)你見過這樣的樂器嗎?(出示課件)(生搖頭)這就是箜篌,現(xiàn)在這種樂器已很少見了,可在一千年前的唐朝,有一位梨園弟子,因善彈箜篌,名噪一時?!疤熳右蝗找换匾姡鹾顚⑾嗔ⅠR迎”,可見他技藝之精湛,身價之高,他就是李憑。一流的樂師李憑用最好的樂器,彈奏美妙的樂曲之時,巧遇了才華橫溢的詩人李賀,高山流水心有靈犀,這位詩人浮想聯(lián)翩,妙筆生輝,造就了《李憑箜篌引》這首千古不朽的詩篇,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李賀的這首描摹音樂的著名詩篇,去聆聽李憑演奏箜篌發(fā)出的千古絕唱。

      二、聽讀感悟(出示課件)

       三、自讀賞析(出示課件)

      1、結合你認為寫得好的詩句,從意象入手,談談作者具體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了李憑用箜篌演奏出來的樂曲怎樣的特點?

      2、整體上詩歌通過這一系列意象,表現(xiàn)了箜篌曲怎樣的變化過程?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意象           樂曲特點及變化      手法               效果

      總結提升  品讀鞏固   

      師:音樂形象比較抽象,難以捉摸,詩人卻是如何描寫箜篌演奏出來的音樂的?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教師引導分析:

      ·吳絲蜀桐:“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欲言音樂之美,先說樂器之精。寫箜篌構造精良,借以突出音樂的高雅。

      ·高秋:秋高氣爽,天空明亮透澈,自然看起來格外高遠。既點明了演奏的時間,又寫出了演奏的環(huán)境。

      ·張高秋:不僅是演奏的抽象動作,更易引起聯(lián)想:音樂情韻高遠飽滿,直上云霄——像禮花一樣,起于弦上一點然后發(fā)散到長空去。

        優(yōu)美悅耳的弦歌聲一經傳出,飄散在寂寞山間的閑云都為之動容,凄然停步仿佛在俯首諦聽。

      ·詩人故意避開無形無色、難以捉摸的主體(箜篌聲),從客體(“空山凝云”之類)落筆,以實寫虛,亦真亦幻,極富表現(xiàn)力。

      ·“頹”字恰恰和“張”字構成了一種對比,前者飽滿,后者無力,“頹”字形象地描繪出流云被音樂擊中那一剎那的情態(tài)。

      ·移情于物,把云寫成具有人的聽覺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銅仙人辭漢歌》)更進一層。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教師引導分析:

      音樂變得愁苦郁悶,我們仿佛聽到娥皇和女英在湘江邊為舜痛哭不己,淚盡,繼之以血,將湘江之竹盡染緋紅;又仿佛在重溫素女彈奏起五十弦瑟,令人悲不自禁……

      ·從側面寫出了音樂聲的感人肺腑。它和上面的“空山”句互相配合,互相補充,極力烘托箜篌聲神奇美妙,具有“驚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面對這樣出神入化的音樂,人們不僅要問,這是誰呀?能夠彈奏也這么感人的音樂?原來這是李憑在國都之中彈奏箜篌。

      ·點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點。

      師:為什么先交代樂聲后寫人物呢?(生朗讀,思考)

      生:前四句,詩人故意突破按順序交待人物、時間、地點的一般寫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寫琴,寫聲,然后寫人。這樣,突出了樂聲,有著先聲奪人的藝術力量。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教師引導分析:

      這兩句正面寫樂聲,又各具特色。

      A、“昆山”句是以聲寫聲

      “昆山玉碎鳳凰叫”,用“昆山玉碎”來相容樂聲,表現(xiàn)樂聲極其激昂,具有很強的爆發(fā)力和壓倒一切的氣勢?!傍P凰”在傳說中是一種高貴的神鳥,居住在昆侖山?!袄ド接袼椤焙?,棲居其上的鳳凰的叫聲自然是凄厲婉轉,憂傷的情緒在其中綿延——著重表現(xiàn)樂聲的起伏多變。

      B、“芙蓉”句則是以形寫聲?!败饺仄断闾m笑”,構思奇特。帶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屢見不鮮的,盛開的蘭花也確實給人以張口欲笑的印象。它們都是美的化身。詩人用“芙蓉泣露”摹寫琴聲的悲抑,以哭泣的聲音摹寫樂聲的悲慘,又以露水一點一滴在殘荷上滾動、滑落的視覺感受比喻樂聲的悲切,似乎比“鳳凰叫”還要和緩。而以’香蘭笑’顯示琴聲的歡快,’笑’具有訴諸聽覺的屬性,還能給人“笑靨如花’的視覺感受,不僅可以耳聞,而且可以目睹。這種表現(xiàn)方法,真有形神兼?zhèn)渲睢桃怃秩緲仿暤膬?yōu)美動聽。

      師: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是詩中僅有的直接描摹音樂的詩句,成功地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這樣寫具有怎樣的藝術效果?(生思考,討論)

      生:“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成功地運用了通感的藝術手法。兩句詩都是“以聲類聲”,但也可以喚起形象感?!耙月曨惵暋辈皇峭ǜ校@兩句詩可以喚起音樂的形象感,以形類聲,就構成了通感。

      “昆山玉碎“可以喚起山崩地裂的形象感,形容樂聲乍起的壯觀;

      “鳳凰叫”可以喚起孤獨哀鳴的形象感,形容樂聲的幽怨;

      “芙蓉泣露”可以喚起露滴殘荷的形象感,形容樂聲的凄涼;

      “香蘭笑”可以喚起蘭花盛開宛如笑靨的形象感,形同樂聲的歡快愉悅。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教師引導分析:

      寫樂聲由歡快轉為清冷,回到了音樂的主體情緒。

      ·長安十二道城門前的冷氣寒光,全被箜篌聲所消融。其實,冷氣寒光是無法消融的,因為人們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聲中,以致連深秋時節(jié)的寒冷也感覺不到了。

      紫皇: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單是遣詞造句上追求新奇。雙關語,兼指天帝和當時的皇帝。箜篌上的那二十三根絲弦彈奏出的妙音,連天上的玉皇大帝和人間的皇帝都為之感動。巧妙的過渡手法,承上啟下,比較自然地把詩歌的意境由人間擴大到仙府。

      師小結:首句的“高秋”和這里的“十二門”“紫皇”等意象營造出無限廣袤的宇宙時空,仿佛萬物皆空,箜篌的樂聲包容了整個世界。以下六句,詩人就憑借想象的翅膀,飛向天庭,飛上神山,把讀者帶進更為遼闊深廣、神奇瑰麗的境界。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教師引導分析:

      這兩句詩寫樂聲傳到天上,在女媧煉石補天的地方,連五色石都被樂音震破,引來了一場秋雨,把音樂的震撼力描摹得無以復加。

      ·“秋雨”又能夠讓人產生豐富的聯(lián)想:“秋雨”是一個憂愁的意象,“石破天驚”之后氣勢磅礴的秋雨,象征鋪天蓋地的茫茫愁緒;秋雨落地的聲響,恰如緊湊繁復的樂聲。樂曲就在這種驚天動地的凄冷情緒中結束了。這種想象是何等大膽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

      ·一個“逗”字,把音樂的強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緊緊聯(lián)系起來了。

      ·石破天驚、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視作音樂形象的示現(xiàn)。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教師引導分析:

      那美妙絕倫的樂聲傳入神山,神嫗也為之感動不已;樂聲感物至深,致使“老魚跳波瘦蛟舞”。

      ·教:不但是對樂師的高度評價,更是對樂曲的無比贊賞,就是譽之為仙樂了。

      ·老、瘦:匪夷所思,極平常的字用得極生動。魚之愈老,活動意識愈淡,而今這沉穩(wěn)的老魚居然跳起波來,可見音樂感染力之大。蛟乃龍之健者,而今瘦了,想見是大病之中或者之后,如此瘦蛟而能翩然起舞,可見音樂己使之達到了忘我的境界。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教師引導分析:

      舞蹈完成,樂曲結束。但是,成天伐桂、勞累不堪的吳剛還倚著桂樹,久久地立在那兒,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憑深夜的露水不停地灑落在身上,把毛浸濕,也不肯離去?!÷牨娐牭萌肓嗣?,曲已終而意猶未盡。

      ·詩人回味整個演奏過程,美妙的樂曲使人宛在仙境,進而想象出仙界神靈的癡迷狀態(tài),從音樂效果的角度渲染出樂曲的美妙。

      ·所用藝術手法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曲終收拔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一樣,都是側面描寫,表現(xiàn)音樂終結后,聽眾卻沉浸在音樂所帶來的情緒中久久不能脫出。

       四、聽音樂,寫句子(出示課件)

      這音樂,讓我仿佛聽到                            ;

      這音樂,讓我有如看到                           

      五、寫一寫,感受文學魅力

      生活中,總有那么一曲旋律或一首歌曲,撥動過你的心弦,引起過你的共鳴……

      請你用動情的語言抒寫出來。

      要求:

      (1)要有側面描寫;

      (2)至少要運用兩種修辭方法;

      (3)結構相對完整,語言簡明、準確、生動;

      (4)不少于200字。

      六、課堂總結

       “白香山‘江上琵琶’,韓退之《穎師琴》,李長吉《李憑箜篌引》,皆摹寫聲音之至文。韓足以驚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span>

                    ——清 方扶南 《李長吉詩集批注》卷一

      僅僅活了二十七歲的李賀,竟然與白居易,韓愈相提并論,可見他在中國詩壇上的地位。他們都描摹了一段美妙的音樂,都神奇地再現(xiàn)了一種藝術境界,但李賀主要不是使用描寫的手法去精雕細刻音樂的形象,而是用瑰麗的辭采、天上人間的想象來描摹聽樂的感受,把一首悲戚的樂曲描寫得驚天地、泣鬼神。請同學們齊讀全詩,再一次領悟李賀的妙手彩筆。(下課)

      【板書設計】

                                               李憑箜篌引

                                                                      李賀

                                    描摹樂聲          形象鮮明

                                                                                               演奏技藝高超

                                    借樂想象           新奇瑰麗

      《李憑箜篌引》課堂實錄

      浙江省余姚中學 陳宜倫

      一、新課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因聲求氣,吟詠詩韻”(板書:氣韻)欄目中的一首詩《李憑箜篌引》“氣韻”是鑒賞古典詩詞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所謂“氣”就像人的呼吸,它是生命活力的象征,對于古詩詞來說就是詩人富有個性的生命體驗和表達;但是不是所有的個性都是美好的,所以還需要有“韻”,就是要有韻味,有詩意

      那么,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詩歌又帶有怎樣的“氣韻”呢?我們不妨先一起來讀一讀,初步感受一下

      【學生朗讀】

      師:剛才,我們把詩歌朗讀了一遍,同學們讀出了怎樣的“氣”呢?請男體育委員來說一說,體育委員比較有氣勢

      生:詩歌用了很多意象,顯示出了氣勢,很有韻味

      師:好,其實,同學們可以看一下,這首詩歌作者是誰?(李賀),李賀應該是中國歷代詩人中個性風格最鮮明的詩人了,他有一個綽號?(“鬼才”、“詩鬼”),文學史上有句話“太白仙才,長吉鬼才” 他的詩喜歡運用奇特詭異的想象和夸張,充滿浪漫主義色彩,意境撲朔迷離,因此他的詩歌也被稱為“鬼詩”這首詩歌是作者當時聆聽了一位著名的宮廷樂師李憑彈奏箜篌,而寫下的一首驚天地、泣鬼神的著名詩篇

      接下來,我們來研讀這首詩歌,一起來感受鬼才詩人詩歌的鬼氣,領悟李賀鬼詩的魅力,鬼詩的內涵,鬼詩的氣韻[板書:鬼之氣韻]

      二、教學過程

      [探究:“鬼”之氣韻]

      師:要學習詩歌的鬼氣,我們先把詩歌內容大致翻譯一下我們請三位同學來翻譯一下,前兩位同學翻譯四句,后一位同學翻譯六句

      【學生翻譯,教師補充】

      教師補充:十二門前冷光:課文注解中解釋為“沉浸”,除了“沉浸”還有“消融”之意,意義更加豐富了

      表現(xiàn)一:意象的鬼

      師:好,有了剛才同學們的翻譯,我們發(fā)現(xiàn)這首詩歌用了很多富有韻味的意象,現(xiàn)在我們重點來看一下有關神仙的一些意象,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江娥、素女、紫皇、女媧、神嫗、吳質、寒兔……(學生和教師一起尋找)

      [提問]詩人不用人間的意象,而用仙界神仙的意象,這對表現(xiàn)李憑箜篌的音樂有什么作用?

      生:用神仙的意象,側面烘托李憑音樂的美妙

      生:說明音樂動人,連神仙也感動了,用神仙意象有點亦真亦幻的感覺

      師:亦真亦幻這個詞用得很好,也就是說有點撲朔迷離的感覺我們可以來看 “夢入神山教神嫗”這一句同學們,我們平時寫文章,如果說一位同學的文章寫得好,說他的文章恐怕是上天的神仙教的吧,我想已經很夸張了;可是有人居然說,我夢見這位同學在天上教神仙寫文章,這就更夸張了,不僅夸張,而且還亦真亦幻所以,按一般思維習慣,我們說寫李憑的高超技藝,是神女所傳授的,這樣的說法就已經很夸張了,但李賀卻說李憑教善彈箜篌的神女彈奏,連神女都甘拜下風,可見想象奇特,亦真亦幻,這樣,既寫出了箜篌音樂的驚天地泣鬼神,更體現(xiàn)了詩歌本身驚天地泣鬼神的魅力,這可以說是李賀詩歌“鬼氣”的第一個表現(xiàn)——意象詭異 [板書]

      表現(xiàn)二:用詞的鬼

      師:其實,詩歌的意象和詩歌的用詞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這首詩歌除了“意象詭異”之外,在用詞上,還有很多用得比較“怪”的詞語我把這些詞做了這樣的修改,請同學們來讀一讀,再對照一下原來的詩詞,看看這些詞語在表現(xiàn)李憑箜篌的音樂效果上有何奇妙功效?

      PPT展示——

      吳絲蜀桐張(奏)高秋

      空山凝云頹(停)不流

      昆山玉碎(鳴)鳳凰叫

      芙蓉泣露香蘭笑(愁)

      十二門前融(浸)冷光

      石破天驚逗(落)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神嫗教)

      老魚(錦鱗)跳波瘦蛟(潛蛟)舞

      【學生朗讀修改后的詩句】

      師:好,同學們找自己比較有感覺的詞語說一說

      生:十二門前融冷光,這個“融”字比修改后的“浸”字好,“融”還有“消融”的意思,更能說明音樂的美妙

      師:也就是說,意義更豐富了這一點,我們在翻譯詩歌的時候已經談到還有哪位同學,談談

      生:“頹”比“?!焙靡驗椤邦j”寫出了人的情態(tài),“?!备杏X很一般

      師:也就是說感覺“頹”字,寫出了情感,說明這音樂的內容是悲哀的,而“?!弊志腿鄙倭诉@種韻味

      生:我覺得“芙蓉泣露香蘭笑”中用“笑”比“愁”好,寫出了音樂的歡樂感

      師:我不這么覺得,用“愁”比“笑”啊,因為前面有一個“泣”字,這樣在格調上一致,你怎么理解

      生(剛才那位學生繼續(xù)回答):一個“泣”,一個“笑”,寫出了音樂的變化起伏,用“愁”字就失去了這一點功效

      師:很好,確實寫出了音樂的變化

      生:“老魚跳波瘦蛟舞”中連“老魚、瘦蛟”都動起來了,說明音樂很美妙

      師(追問):“老”和“瘦”有什么特點?

      生:很老態(tài),很消瘦

      師:對,連這樣“老”說明老態(tài)龍鐘,“瘦”說明身體羸弱,可是他們也舞動起來了,可見音樂的力量真了不起

      師:還有一些詞語,同學們課后再作探究從這段修改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李賀選詞用字,力求給人以陌生感,追新逐奇,有一種獨特的神韻,神出鬼沒這可以說是李賀鬼韻味的第二個特點用詞新奇(板書)

      表現(xiàn)三:章法的鬼

      師:如果僅僅憑借意象詭異,用詞新奇,就稱李賀為“鬼才”,說他的詩歌充滿鬼氣的神韻,好像還難以讓人信服其實,李賀在詩歌創(chuàng)作章法上也不拘一格,不落窠臼,表現(xiàn)出非凡的藝術才華我請一位同學來讀一下詩歌前兩聯(lián)剛才我們請了男體育委員,現(xiàn)在我們請女體育委員

      [生朗讀]

      師:讀得很好,老師可以追問你一個問題嗎?

      生:可以

      師:如果把“李憑中國彈箜篌”放在詩歌開頭好不好?

      生:不好

      師:這么肯定,那肯定有充分的理由(可能答案:缺少了懸念,沒有了魅力,倒裝有味道)

      生:放在開頭,感覺把答案直接告訴你了,把是誰在演奏箜篌直接說出來了,缺少一點內涵其實,放在后面是一種倒裝,有魅力

      師:其實有了一種懸念美國懸念大師希區(qū)柯克有一個關于懸念的好例子電影鏡頭,兩個人走進一個屋子,坐下來談話,突然桌子底下的炸彈爆炸了這個過程我們會感到很緊張,很驚奇相反,如果在他們走進屋子前,我們首先看到一個兇手進屋子將炸彈藏在桌子底下,接著兩個人走進屋子卻沒有發(fā)現(xiàn)炸彈,仍然坐下來談話那么,我們就會很擔心,可以說是提心吊膽,這個炸彈是否會爆炸,或者是不是啞彈,他們兩個人是否會在炸彈爆炸前離開,總之種種設想都會出現(xiàn)這整個過程叫做懸念如果把這個用在這里,可能不是很恰當,但是把“李憑中國彈箜篌”放在后面,確實給人很多遐想,這么美妙的音樂,到底是誰彈奏的,有了懸念

      師:其實,這前四句,詩人故意突破按照“人物、時間、地點”順序的一般寫法,而另作精心安排,先寫琴,再寫聲,然后寫人,把時間和地點,一前一后穿插其中這樣寫,突出了音樂的美妙,有著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除了開頭這四句有獨特的構思之外,這首詩歌對李憑彈奏的箜篌音樂的描寫也神鬼莫測,窮盡其妙我們說寫音樂的常見手法有這樣一些:

      PPT展示——

      環(huán)境渲染法、動作描繪法、以聲摹聲法、以形喻聲法

      聯(lián)想典故法、議論抒情法、聽者反應法

      師:有些手法,我們在《琵琶行》中學習過,比如“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就是環(huán)境渲染法,“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綠腰》”就是動作描繪法,“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就是以聲摹聲法,“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就是聽者反應法那么,李賀在這首詩歌中用了哪些手法來表現(xiàn)音樂?

      PPT展示——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

      師:現(xiàn)在我們請一排同學來填一填,就從這一排開始吧

      生:第一聯(lián),環(huán)境渲染法用環(huán)境來襯托音樂的美感

      師:好下一位同學

      生:第二聯(lián),聯(lián)想典故法、聽者反應法

      師:連用兩種寫音樂感動了江娥和素女好,下一位同學

      生:第三聯(lián),以聲摹聲法、聽者反應法

      師:“芙蓉泣露香蘭笑”,說“聽者反應法”也可以植物也可以是聽眾,擬人手法其實“芙蓉泣露香蘭笑”這句話很有特色帶露的荷花,是屢見不鮮的,盛開的蘭花也確實給人以張口欲笑的印象可是詩人用“芙蓉泣露”摹寫琴聲的悲戚,而以“香蘭笑”顯示琴聲的歡快,寫出了音樂不僅可以耳聞,還可以目睹這是以“形”來寫“聲”了,以形喻聲法好,我們繼續(xù)下一位同學

      生:第四聯(lián),環(huán)境渲染法、聽者反應法音樂讓冷光消融,讓紫皇感動

      生:第五聯(lián),環(huán)境渲染法音樂引來了秋雨

      生:第六聯(lián),聯(lián)想典故法、聽者反應法音樂讓老魚、瘦蛟都舞動起來

      生:第七聯(lián),聯(lián)想典故法、聽者反應法

      師:好,我們一起填好了我們發(fā)現(xiàn)詩人調動了一切可以寫音樂的手法,而且多種手法并用,一句詩里面融合運用多種寫法,而且節(jié)奏跳躍性極強,時而天上,時而地下;時而動物,時而植物;時而神人,時而天皇,想象奇特,的確,寫出了箜篌音樂之美妙,讓我們看到了:音樂可以使凝云慵懶不流,可以使冷光頓時消融,可以讓江娥、素女啼哭發(fā)愁,讓紫皇怦然心動,讓女媧忘乎所以,讓神嫗不恥下問,讓老魚、瘦蛟動起來,讓吳質、寒兔流連忘還這種變幻莫測的寫法,實在是李賀詩歌章法的一大特色,用我們現(xiàn)在流行的話說,就是不走尋常路,不拘一格,章法奇絕章法奇絕(板書)

      表現(xiàn)四:音韻的鬼

      師:好,課堂到了這里,我們似乎對李賀詩歌“鬼氣”有了一定的體會,可是,這種“鬼氣”的韻味,我們還需要繼續(xù)下去請同學們參照課后“探究與討論”第一題:有這樣一句話“此詩四次換韻,且句句用韻,可見其韻腳之密,節(jié)奏之快”,那么,有了前面的分析,和這里的提示,我們再來讀一讀

      (點一生來朗讀)

      現(xiàn)在我們可否把詩歌的韻腳標注出來(學生教師一起完成)

      ou ao ang u

      那么,這么音韻有什么特點呢?[教師講解,PPT展示]

      ou 平聲,綿長,品味欣賞的口吻

      ao去聲,語調堅定,節(jié)奏加快

      ang平聲,語調稍激昂,贊嘆口吻

      U仄聲為主,節(jié)奏明快,錯落有致

      師:這首詩歌,老師很喜歡在辦公室里讀了好多遍,可是先天不足,后天也不努力現(xiàn)在我們還是一起來聽一下名家的朗讀,感受和體會一下音韻的節(jié)奏感

      [放錄音、學生跟讀]

      師:通過剛才的錄音,我們能體會到韻腳的變化可以讓詩歌跌宕起伏,蕩氣回腸,傳達出了詩歌的音樂美感這是一首樂府詩,韻腳其實不需要這么頻繁的變換,而且詩歌最后幾聯(lián)以仄聲為主,很奇特這種音韻起伏的變化也可以說是李賀詩歌鬼氣韻味的一大特色音韻起伏[板書]

      師:好,我們學完了李賀詩歌“鬼氣”的四方面韻味,明白李賀的確無愧“鬼才”的稱號,在這首詩歌中,不管從意象、用詞、還是章法、音韻,詩歌都表現(xiàn)出非凡的藝術魅力,李賀也都表現(xiàn)出非凡的藝術才華,堪稱一絕由此,我們可以毫無疑問地說:李詩,真鬼詩也;李賀,真鬼才也那么,請同學們再自由地朗讀兩遍,再一次來感受一下李賀詩歌鬼氣魅力真鬼詩、真鬼才【板書】

      [品味:“鬼”之情感]

      師:好,停下來,同學們讀得很認真,很投入,有些同學也可能不知不覺中感動了起來可是老師有一個疑問:李憑這首箜篌歌曲感動了江娥,感動了素女,感動了紫皇,感動了女媧,感動了神嫗、老魚和瘦蛟……其中有太多太多的感動,那么,李賀的感受在哪里,李賀哪里去了?

      生:李賀借助了這些事物和人,自己也跟著感動起來了

      師:哦,借助他們來表達自己的感動

      生:其實,這些意象中應該都傾注了李賀自己的情感

      生:都有詩人自己的影子

      師:我們可不可以說他們都是李賀的“替身”,他們的感受便是李賀的感受,就像拍電影找替身一樣

      師:其實,這首箜篌曲子,李賀聽來,我覺得總體上應該是比較低沉、哀怨的,詩歌中除了一處寫到“香蘭笑”比較明顯的歡快之外,其他詩句都比較哀怨,凄婉同學們來看一下,在這首詩歌中用了很多冷色調的詞語,我們來找一找“啼、愁、碎、泣、冷、寒……”[學生和教師一起]

      另外,還有一些比較消瘦的意象,比如“老魚、瘦蛟”

      師:那么,這些字詞在傳達出李賀詩歌鬼氣韻味的同時,是否也傳達出了一種哀怨其實,李賀一生不得志,因為父親名字中有個“晉”字,因避諱,所以不能參加進士考試,27歲就英年早逝了,真正成為“孤魂野鬼”寫這首詩歌的時候,李賀21歲,當時在長安做一個從九品的奉禮郎,抑郁不得志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聆聽了宮廷樂師李憑彈奏箜篌的歌曲,寫下了這首充滿鬼氣意韻的詩篇那么,這首詩歌中是否也寄寓了鬼才詩人李賀一定的思想情感呢?

      請同學們,課后深入閱讀,在欣賞詩歌鬼氣韻味的同時,深入探究一下這個問題,就作為同學們的課后作業(yè)吧!

      三、布置作業(yè)

      《李憑箜篌引》: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情思?

      四、板書設計

      意象詭異 用語新奇

      鬼之氣韻

      章法奇絕 音韻起伏

       

      真鬼詩 真鬼才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