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地方抄來的!如有雷同盡請諒解,希望對大家有用。 國內(nèi)生產(chǎn)的GY6發(fā)動機再使用中出現(xiàn)最多的故障是早期燒機油,達不到標定壽命。修理工換高質(zhì)量活塞環(huán)丶氣缸丶氣門油封等關(guān)鍵零件,仍不能有效控制。故障機分解后的狀態(tài)顯示,缸丶活塞組件存在潤滑不良的現(xiàn)象。 為了改善GY6機潤滑不良,找到了一種比較有效的辦法與大家分享。 第一將曲軸機油鏈小齒輪,改成多一個齒的。這樣改裝后,能加快機油流通速度,增加機油的壓力,從而改變低速運轉(zhuǎn)時潤滑油量偏少丶潤滑不良引起的早期磨損。機油泵的齒輪改成小一個齒的。 第二在機體右箱殼上加一個內(nèi)置噴射潤滑油道。這種新型噴射潤滑系統(tǒng),可以降低活塞的溫度,直接噴射潤滑油到缸體,極大改善了缸丶活塞等高速運動件的潤滑及冷卻條件,從而降低了摩擦。這里要重點說一下這個孔的大小問題。直徑不能過大,太大會引起缸頭油量過少,反而引起不必要的磨損。最好采用1MM的鉆頭,這樣的孔不會引起曲軸大頭軸承,缸頭凸輪搖臂等的潤滑油量的變化。在右曲軸箱體的這個孔,角度以箱體的直線與手電鉆夾角為25°的方向鉆入,鉆到與箱體的主油道相通,形成一個25°左右的噴射角度,剛好在活塞最高處的中部。 第三箱體處理好了,然后再處理缸體,因缸體右下部會擋住噴油口,所以要采用圓割刀,磨一個圓口以保證噴射口的暢通。在缸與箱體安裝后要可直視噴油口,不能讓缸的裙部擋住噴油口,才能達到效果。 第四處理活塞背部,GY6機是臥式平置氣缸,在原來飛濺式潤滑系統(tǒng)中活塞背部是潤滑最差的一個部位。在潤滑油膜不良的狀態(tài)下,很容易引起干摩擦。從解剖的故障機可以看出,每一臺出現(xiàn)故障的機器都是溝條狀拉傷。所以在缸的平面向下1CM中心點采用8MM的大鉆頭打孔,不能偏上,不然在活塞工作中活塞環(huán)口可能會卡滯,而刮傷缸壁,而偏下就不起作用了。打孔后,處理一下洞口與缺口的毛刺,清除鐵沫,以防刮傷活塞。選用帶有三個儲油槽的高質(zhì)量活塞。 改了內(nèi)部,別忘了外部,塑料件密封問題也要注意,好多車密封都達不到要求,連觀測窗口的蓋子也丟了,造成強制風冷的氣流流失,引起高溫。 通過上述的改裝措施,改變潤滑系統(tǒng),增強油膜,從而延長發(fā)動機套件的使用壽命。 碼字很累,謝謝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