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作為一部神話小說,小說里面到處是神兵法寶,每一件神兵法寶都是一個人物角色的標志。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豬八戒的九齒釘耙、板角青牛兕大王的金剛琢都在每一個讀者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神兵法寶是怎么做成的?材料在哪里尋找?它們的原形是做什么的?這些問題往往在西游記的讀者眼中一晃而過,沒有去人去追尋。然而作為本書主角孫悟空的看家武器如意金箍棒,很多讀者還是很感興趣的。本章節(jié)我們就對如意金箍棒進行一次深度的解析,談一談我們很少關注的一些新知識。 金箍棒 西游記名氣最大的神兵絕對算得上是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這是小說里最具備標志性的神兵法寶沒有之一。它本由太上老君煉制,作為天河定底的神珍,后被大禹借去用于治水時測定江海深淺的工具,最后插入東海海底作為鎮(zhèn)海神針。這金箍棒由九轉(zhuǎn)鑌鐵打造,兩端鑲嵌了兩個金箍,重一萬三千五百斤,能隨心變化故稱如意。從這些金箍棒的基本信息重我們可以知道金箍棒的來歷,原來作用和它主要的煉制材料。金箍棒由九轉(zhuǎn)鑌鐵打造,兩端是兩個金箍,這說明它的主要材料是九轉(zhuǎn)鑌鐵和黃金。黃金雖然是貴重金屬,但是還比較常見的,然而九轉(zhuǎn)鑌鐵可就太稀罕了,到目前為止現(xiàn)代工藝都無法仿制。 鑌鐵是古代一種打造武器的上等材料,實際上就是鐵的合金,鑌鐵錠經(jīng)過就此鍛造后即為九轉(zhuǎn)鑌鐵。鑌鐵的原產(chǎn)地不在中國,而在印度西北角的海德拉巴,現(xiàn)在歸屬于巴基斯坦。海德拉巴古稱烏茲,所以鑌鐵即是國際上非常著名的烏茲鋼。這種鋼材后來被販賣到大馬士革,由當?shù)氐墓そ炒蛟斐芍拇篑R士革刀劍,所以也有了大馬士革鋼的說法。這種鋼材是迄今為止獨一無二的天然花紋鋼,即是鍛造的器物重天然帶有花紋,而現(xiàn)代所有的花紋鋼都是通過反復折疊鍛打而形成的人工花紋鋼。這種鋼材的機械性能和物理性能非常卓越,并且只在烏茲當?shù)夭傻V生產(chǎn),它的鍛造方式一直是一個謎題。這種鋼材沿著古代絲綢之路進行貿(mào)易和販賣,往西到達敘利亞大馬士革,往東則賣往元大都和南宋臨安。由于這種鋼材的材質(zhì)好,數(shù)量稀少,因而十分昂貴,是權貴打造上等兵器的必選材料。因此,孫悟空的金箍棒實際上是太上老君選取最好的鋼鐵材料打造的,相對來講牛魔王的混鐵棒就LOW很多了。 太上老君 金箍棒的表面有各種各樣的花紋,文字寫如意金箍棒這樣的大字,還寫了重量一萬三千五百斤。這些都是采用一種叫做鏨金的工藝,也有叫做鏨刻或者鏨銅的。鏨金的金指的是金屬而不是黃金,它是用專門的鏨子在金屬表面鏤空成凹陷的圖案和陰文。由于金屬表面較為堅硬且韌性極好,所以操作難度極大,耗時非常長,因而能夠有此手藝的必定是大師級的工匠。這種工藝一幫只是在高級器物上使用,比如用于進貢給黃帝的器具。說岳全傳中高寵所用的鏨金虎頭槍也就是在槍頭的吞口和留情節(jié)上以鏨金的工藝刻畫出虎頭的樣式,以顯示其威猛無鑄。 而現(xiàn)代的很多影視劇的道具組根本分不清楚鏨金和鎏金的區(qū)別,在金箍棒和虎頭槍上都是用鑄造的方式弄出花紋和虎頭,然后表面鎏金而成,簡直是貽笑大方。這種工藝在現(xiàn)代又有所繼承和發(fā)展,很多金屬美術工藝品雖然是鏨刻而成,但使用的器具已經(jīng)不是手工的鏨子,而是現(xiàn)代化的金剛鉆頭了,更高級的還有用激光切削的金屬表面的工藝和方法。一些現(xiàn)在高仿的古董就是用的這種工藝進行表面加工的,經(jīng)過特殊處理以后能夠做到肉眼都很難區(qū)分的地步,讓許多古董的收藏愛好者上當受騙。 孫悟空 如意金箍棒本來的功能并不是兵器,而是用于探定天河深淺的定子,又叫天河定底神珍鐵。后來被大禹借了去,用于治水的事后探定江海的深度,最后留在了東海。從這里可以了解到,金箍棒本身的功能是測定江海深度的定子,而不是武器。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治理江河水患,修建大橋,疏通河道等等首先需要確定江河的深淺,然后才能按照切實可靠的數(shù)據(jù)進行水利施工。實際使用過程中是用繩索或者鐵索綁著定子,將定子沉入河底,根據(jù)沉入河底的深度來判定河深。一般治河過程中一旦測定深度后定子就沉放在河底并不再撈出。因而定子上都有某年某月,因何事治理水患之樣的銘文,當然這種銘文是鑄造時形成的,而不是鏨刻的。 如果有人去參觀都江堰景區(qū),就會看到已經(jīng)撈出的當年治理和都江堰水利工程時沉如河底的定子。在中國有的地方的定子并不是一根鑄鐵棒子,也有用鐵牛鐵獅什么的。老百姓們相信這種形象化的定子能鎮(zhèn)壓水妖,蕩平水患,保佑當?shù)仫L調(diào)雨順。而這些又源于另一個與西游記有關聯(lián)的故事,就是泗州城國師王菩薩降伏淮河水怪無支祁的神話傳說。這段傳說在西游記中略有提及,就在唐僧誤入小雷音寺的章節(jié)。孫悟空去請國師王菩薩來降伏黃眉老祖的時候,國師王菩薩推辭不去的理由就是要降伏無支祁,因而派了弟子小張?zhí)映鲴R。 都江堰定子 在中國古代歷史中,大禹被認為是治理水患第一人,所有之后治理水患的方法都是沿用大禹當年的措施。大禹向太上老君借了金箍棒去治理凡間的水患,因而做出了很大的功績,才能夠得到各個部落的擁戴坐上部落聯(lián)盟首領的寶座。在大禹治水以前,金箍棒已經(jīng)在天河底了,那時候叫做天河定底神珍鐵。于是我們可以推斷是否在大禹治水以前,天河也發(fā)過一次洪災,而且形成了巨大的破壞。這次洪災的治理是由太上老君主持的,他老人家就是用如意金箍棒進行測定天河的深度。如果是這樣就可以解釋為啥金箍棒長短輕重隨人心意,因為具備這樣功能的金箍棒能夠方便的測定水深,而不需要象凡人一樣計算放入水中鐵索的長度。貌似大禹之后沒有人能夠控制金箍棒,只能放在東海等著生銹,凡人選了一個較為笨的辦法也能完成測水深的任務。而金箍棒在東海一沉就是數(shù)千年,直到孫悟空出世,帶著他開始了一段神奇的旅程。 孫悟空在大鬧天宮和西天取經(jīng)的過程中最大的依賴就來自于金箍棒,金箍棒也成了孫悟空本人最明顯的標志之一。這條棒子由太上老君在八卦爐中親手鍛造,可以說是精品中的精品。很多讀者認為豬八戒的九齒釘耙是西游記的第一神兵,其實九齒釘耙遠不如金箍棒厲害。九齒釘耙雖然打造整容強大,但是金箍棒一點也不遜于它,而且重量是九齒釘耙的兩倍多,這個就不是九齒釘耙能夠比擬的。九齒釘耙上雖然符咒不少,威力強大,但是卻打不破孫悟空的玄鐵金身,可見威力一般。而金箍棒如意變化,任意飛騰,“挽著些兒就死,磕著些兒就亡,挨挨皮兒破,擦擦筋兒傷”,可見其威力不凡。 唐僧師徒 只是如意金箍棒過于古老,自大禹治水以后就沒有在仙凡兩界出現(xiàn)過,很多神仙和妖怪不認識,因此名氣反而不如九齒釘耙大。不過金箍棒在東海入??阪?zhèn)壓水患,干了幾千年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的活,算得上是功德圓滿。按洪荒流的說法也算上古神器,后天功德至寶,圣人立道的根本,遠不是九齒釘耙能比的。而且金箍棒做為武器使用,雖然沒有名氣,但是其擁有作為鎮(zhèn)魔神器的無上威能,跟著孫悟空一路降妖伏魔,保得唐僧安然到了西天靈山,自然會聲名鵲起名震天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