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教室里,也有類似中國的黑板報,不過他們是在墻上貼的海報。 這種一般有9句話組成的海報,可不只是為了美觀,它還可以成為教學工具,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 到底什么是成長型思維呢? 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偉克博士,在一場TED演講中,把思維模式分成兩種:固定型和成長型。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不會畏懼困難和挑戰(zhàn),他們喜歡挑戰(zhàn),相信能力是可以得到提升的。 但固定型思維的孩子,不懂得享受學習的過程,只盯住眼前的成功或失敗。為了尋求自我安慰,他們甚至會選擇作弊,或逃避困難。 簡單來說,成長型思維,能讓孩子更積極主動地挑戰(zhàn)困難,提高承受壓力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何養(yǎng)成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可以參考下面這10張海報,用聊天的方式養(yǎng)成孩子的思維方式。 01 固定型思維:I'm not good at this!我不擅長這個。 成長型思維:what am i missing?我會錯過什么? 02 固定型思維:I give up!我放棄啦。 成長型思維:I’ll use a different strategy.我要用另一種方法試試看。 03 固定型思維:This is good enough.這樣已經(jīng)夠好的了。 成長型思維:Is this my best work?我還能做得更好嗎? 04 固定型思維:I made a mistake!我犯錯了。 成長型思維:Mistakes help me learn!失誤能讓我學會更多。 05 固定型思維:My friend can do it.我朋友可以做這個。 成長型思維:I can learn from them.我可以在一邊旁觀學習。 06 固定型思維:This is too hard!這太難了! 成長型思維:This may take some time.只需要多花點時間而已。 07 固定型思維:I just can’t do this!我就是做不到! 成長型思維:I’m going to train my brain.我要發(fā)動我的大腦了。 08 固定型思維:I can’t make this better.我盡力了。 成長型思維:I can always improve!下一次我能做得更好。 09 固定型思維:My plan didn’t work!我的計劃失敗了。 成長型思維:There’s always Plan B.沒關(guān)系,我還有Plan B。 10 固定型思維:I will never be smart.我永遠都不會變聰明。 成長型思維:I will learn how to do this!我一定可以學會如何做到這一點。 這些海報可不只是裝飾,而是被老師用作了教學工具。在美國教室里,老師會借助海報上的內(nèi)容,跟學生這樣聊天:
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引導學生用上面這種更具體更積極的方式,來描述自己的心態(tài)和行為,有利于目標的完成。 有研究表明,這些海報上的短句子,可以明顯提高學生們的平均成績。 這是因為,討論海報上的句子,可以引導孩子形成積極的成長型思維,提高孩子承受壓力的能力,有助于解決實際問題。 結(jié)束語 我們在家里也可以參考美國教室里的海報,建立這樣一個海報公告欄。 每天、每周或者每月選擇其中一張主題海報,通過聊天或討論的方式,逐步幫助孩子養(yǎng)出成長型思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