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923年北京大學入學考試題,估計現(xiàn)在不少人得交白卷 在1923年,各大高校都是自主招生,還得費勁地做廣告宣傳自己,不宣傳沒人知道啊,因為那時候讀書的人實在比例太少了,大家都在為吃飯發(fā)愁,誰還有精力上大學。 北京大學 跟現(xiàn)在一樣,民間組織甚至還出了本《全國專門以上學校投考指南》《全國各大學暨高級中學投考指南》,簡直就是當時的紅寶書系列,各種補習班之類的跟現(xiàn)在一樣一樣的。 那么考試難度如何,就簡單給大家找了幾道題。 北大國文 是不是覺得語文難度還算湊合,攻克難度不是太大。 理科數(shù)學 這個英語是不是,不對,這個是數(shù)學,英語差的考生估計得費點勁了。 當然對于現(xiàn)在的學生難度不太高,但是在當時懂英語的國人可真是少之又少??赐赀@個你知道為什么民國時期文科生是理科生好幾倍的原因了吧?因為理科太虐心了。 1928年全國在校大學生為25198人,文科生占73%;1930年,文科生比例增至75%。 不是想學文科嗎?來,文科題來了: 文科題 要是沒有點自己的簡介,估計胡亂寫也是零分,因為這玩意真沒有標準答案,都是當下發(fā)生的事,不可能押題。 不過沒事,這都是富人們的游戲,窮人不用擔心考不上大學,因為壓根就不去考,考上也上不起。 北大一學年要交60元,清華是40元,而南開、復旦等當時還是私立大學,沒有政府補貼,一學年就要100大洋。 貴族學校 你以為就是幾十塊前的事嘛?1927年6月國民政府規(guī)定,大學教授的月薪為400至600元,而當時普通工人的平均月薪為15元,縣長每月20元。一個復旦大學,縣長不吃不喝得5個月,真的是負擔大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