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簡釋直譯(12-13)
第十二章
【導(dǎo)讀】本章闡發(fā)“為腹不為目”的道理,指出沉迷于聲色犬馬珍寶美味的感官享樂,會(huì)使人感觸功能減退,品行偏離正道,圣人治理天下要為腹不為目。
五色令人目盲(美色令人眼花);
五音令人耳聾(妙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美味壞人味覺);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fā)狂(馳馬田獵令人心狂意躁);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奇珍異寶令人行為出軌)。
是以圣人之治(因此,圣人治理天下),
為腹不為目(追求衣食溫飽的內(nèi)在滿足,不求聲色犬馬的外在誘惑),
故去彼取此(所以,要驅(qū)除誘惑,確保民生)。
?
第十三章
【導(dǎo)讀】本章闡發(fā)“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的道理。將修身與治國相結(jié)合,提出“貴以身為天下,則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乃可托天下”的重要觀點(diǎn)。
寵辱若驚(得寵和受辱,都像是受到驚嚇一樣。),
貴大患若身(看重大患,就像看重自己的身體一樣。)。
何謂寵辱若驚(什么叫寵辱若驚)?
寵為下(寵愛是上對(duì)下的),
得之若驚(得到它就驚喜不安),
失之若驚(失去它會(huì)驚恐萬分)。
是謂寵辱若驚(這就是說寵辱都讓人心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什么叫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我之所以有大患),
為吾有身(是因?yàn)槲矣凶晕遥?/p>
及吾無身(如果我拋開自我),
吾有何患(我還有什么禍患呢)。
故貴以身為天下(所以,看重天下和看重自身生命一樣的人),
則可寄于天下(就可以把天下交付他);
愛以身為天下者(愛惜天下和愛惜自身生命一樣的人),
乃可以托于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