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廣東過年,聽人介紹說離廣州市數(shù)十公里外的西樵山是廣東四大名山之首(另外三座分別是丹霞山、鼎湖山和羅浮山)。我去過丹霞山,該山因“色如渥丹,爛若明霞”而得名?!肮鹆稚剿滋煜拢蝗鐝V東一丹霞?!边@是人們對丹霞山的贊美之語。西樵山在廣東人的眼里能排在丹霞山之前,想必也不是浪得虛名。于是決定在大年初三去瀏覽一番。 原寶峰寺僅存的斷墻殘壁。 重建的西樵山寶峰寺。新址南北長一百八十米,東西寬一百二十米,面積二萬一千六百平方米,寺之中軸線上建山門和大雄寶殿,兩邊分別建鐘樓、鼓樓、觀音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賢殿,并建方丈樓和僧舍。建筑按明代風格設(shè)計,盡量保持原址的建筑風格,使寶峰寺清雅古樸。三十三座名亭。與宏偉壯觀的觀音巨像相映的還有千佛映輝景點,依山傍勢建成的三十三座名亭,分別供奉著觀音的三十三種化身。大仙峰左側(cè),建成極具藝術(shù)價值的國內(nèi)外觀音寺廟,觀音造像的微縮景區(qū)。還有圣域市肆、福壽蓮池、環(huán)海鏡清、牌坊廣場等別具特色、美輪美奐的觀音文化建筑群。 三湖書院。西樵山書院盛于明、清兩個朝代,共有6間書院。如今只剩下康有為曾讀過書、最為出名的三湖書院。書院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因為位居于應(yīng)潮湖、鑒湖、會龍湖之間而得名。1878年冬,年僅21歲的康有為對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深感迷茫、憂慮,遂離開嶺南儒學(xué)大師朱次琦,來到三湖書院苦讀。“秋風每賦感知己,記得樵山花又紅”??涤袨樵谶@里遇上了人生知己時任翰林院編修的張鼎華,才有了機會走出三湖書院,發(fā)動了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 字祖廟、奎光樓。這是南海清代科舉圣地。字祖廟供奉的是中華文字的創(chuàng)造者倉頡,奎光樓供奉的是開文運點狀元、中國古代文學(xué)二十八宿之一的魁星神。魁星一手捧斗、一手執(zhí)筆,用筆點上誰的姓名,誰就會高中狀元。 高山流水,空山鳥語。這兩座文星樓均建于清乾隆丁酉年間(1777年)。當時西樵人文不景氣、學(xué)子科舉難中,西樵簡村28戶大戶人家為了振興文氣,捐資在白云洞建了奎光樓和字祖廟。兩樓建好后,學(xué)子每逢進京趕考、小孩入學(xué)啟蒙都要來此參拜兩名文星,舉行開考和啟蒙儀式。自此,西樵文運暢通、科舉昌盛,舉人、進不斷。僅上金甌和大桐堡在清代就出了30多名進士、舉人??鈽呛妥肿鎻R從此名聲大振,連南海也有許多學(xué)子前來參拜,感受文氣和靈氣。據(jù)史料記載,僅同治、光緒年間,南海就出了60多名進士?!吧斤L如醉起詩情,細弄朝霞步履輕。春光最滿桃源閣,云抹煩心風洗塵”。如此讀書圣地,不可不帶孩子一游。 天湖公園景區(qū)。天湖,是西樵山西北面一個火山口湖,三面翠峰圍抱,湖水澄碧。環(huán)湖公路整潔,湖旁花木樓閣點綴,景趣天成,是游客觀天湖,是西樵山西北面一個火山口湖,三面翠峰圍抱,湖水澄碧。環(huán)湖公路整潔,湖旁花木樓閣點綴,景趣天成,是游客觀龍、泛舟待月的好去處。湖的北面,一座水月軒浮于水中,飛檐傍云,扁舟偎蕩。東西兩岸分別點飾著抱龍亭、龍珠亭、倚天亭、伴云亭、待月亭和鴛鴦閣等富于民族特色的建筑。湖的東面有九曲橋穿過,似玉龍臥波,又像安在綠盤上的一根琴弦。 翠巖谷。翠巖位于西樵山中部,是一條上窄下寬的漏斗狀的峽谷。清代畫家黎簡與何丹山曾常住翠巖寫詩作畫,石壁上原有他們的書畫室和書舍,翠巖被尊為嶺南畫派的發(fā)源地。景區(qū)內(nèi)主要景點有無葉井、翠巖、摩崖石刻、葫蘆井、蟹眼泉、黎二樵書室遺址、碧云村、桂花園等。 四方竹園景區(qū)是一個集四方竹、寶峰勝處、寶峰寺遺址、春風亭、茶園、茶花園、霍韜妾氏墓等多個景點為一體的公園。四方竹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觀賞植物,它是西樵山特有的,如遷離本園,不出三年,竹身便會回復(fù)圓形。四方竹徑高三到四米,呈圓角正方形,握下去有明顯的方形感,葉狹長,有明顯的節(jié)。這種竹子比一般的竹子要細一點兒,矮一點兒。在竹園里面,還有許多竹子,比如說:羅漢竹、菩薩竹。 茶園。茶園里有許許多多的茶樹,有的茶樹矮矮的,有的卻有五、六米高。茶樹上長滿了一個個小燈籠:淺綠色的茶果,別看它小巧玲瓏,樣子可愛,可是味道又苦又澀,只可以用來榨茶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