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哥留下一封信,寫下只言片語,悄然離開,巧巧靠墻靜默,留下一個孤獨的背影。電影戛然而止。 這一幕,鐫刻在我的腦海。 看完賈柯樟“江湖兒女”,我沉默了…… 想起一些人,一些過往的經(jīng)歷,和當下發(fā)生的事情。 我們可以不去扎人,但身上必須有刺 上世紀末,香港電影大行其道,我也追了一把劇。猶記電影中灣仔,銅鑼灣街頭,那些滿是文身的古惑仔打打殺殺,恩怨分明,重情重義,只覺得他們威風(fēng)凜凜。 心想,所謂“江湖”大概就是電影和電視劇中描摹的樣子吧。 小時候,離江湖很遠。 長大了,才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電影《江湖兒女》故事發(fā)生在山西大同,一個即將衰敗的煤礦小鎮(zhèn),男主角斌哥,人稱“地頭蛇”,雖不及上海灘的杜月笙呼風(fēng)喚雨,卻也受人敬重。 民間有句老話: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房地產(chǎn)商搞不定的事情,他可以。所以,他身邊永遠不缺送禮巴結(jié)的人。 那時,巧巧是斌哥的女朋友,大哥的女人,光鮮無比,人前人后,圍著一群言聽計從的小哈嘍。 只是,人在江湖走,難免不挨刀。 在一次的街頭打斗中,斌哥險些被砍,關(guān)鍵時刻,巧巧挺身而出,掏出手槍,對天連開二槍,救下斌哥。 卻也因此被判五年。 老話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最近朋友F,攤上事了。 F在我們的圈子里,為人仗義,口碑極好。卻因性情耿直,得罪小人。小人借機報復(fù),導(dǎo)致F如今身陷囹圄。 《如懿傳》有句扎心臺詞:山雨欲來,誰能阻擋?熬得過去的,就好好活下來。熬不過去的,就成了吹落的殘枝敗葉。 人生路,順風(fēng)順水,終是極少數(shù)。 絕大多數(shù)人的人生,一波三折。 人在高處,一葉障目。周圍的巴結(jié)奉承,往往給我們一種錯覺,一種無所不能的的錯覺。直爽,坦率的個性當然好,卻也會成為別人整你的把柄。 我們可以不去扎人,但身上必須有刺。玫瑰帶刺,為了保護自己。人也一樣,身上長些刺,是我們行走江湖的盔甲。 但是這些刺,不應(yīng)該長在外面,長在外面的刺,無論有多堅硬,也會被別人一根根折斷。它應(yīng)該長在心里,什么時候該伸出來保護自己。 人走茶涼,是人生常態(tài),不必悲傷 9.16是范冰冰的生日,這一天,僅三個人記得她。 一個人從得勢到失勢,從萬眾矚目到人走茶涼,不可預(yù)料,人情冷暖,唯有自知。 我的知己陸小姐一家,也曾親歷這種事情。 父親曾經(jīng)在他們當?shù)厥秋L(fēng)云人物,辦廠子,解決很多人的就業(yè)問題,親戚朋友也受他家恩惠。 然后,有一天父親被合作商坑了(對方卷款逃跑)。 從此,就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朋友拉黑了他,親戚也離他遠去。 父親從此萎靡不振,借酒澆愁:“以前我從沒辜負過別人,甚至幫了不少忙。為何今日如此待我?” 若干年后,陸小姐在跟我談起父親故事的時候,云淡風(fēng)輕。 她說:“過早明白世態(tài)本就炎涼,是件好事。若是有一天突然遭受打擊,你會比一般人更有承受力。因為你早就明白人性如此,不必苛責(zé)自己。” 人走茶涼,是人生常態(tài)。 趨利避害,是人性本能。 人間走一趟,跌倒過一次,慢慢就懂了。享受鮮衣怒馬的那一刻,就應(yīng)知道,凜冬將至。熙熙攘攘利來利往,苛責(zé)世態(tài)炎涼皆因還未看透這世事。得意時淡然,失意時安然,方可稱得上是通透明了。 離開了平臺誰還認識你,才重要 電影《江湖兒女》,斌哥被判一年后出獄,昔日的跟班,早作鳥獸散。 以往恭維成了今日嘲諷,不過一年時間。 江湖的“規(guī)則”,人家捧你不是因為你是誰,而是因為你所處的平臺,你對他有利用價值。 職場有句扎心的話,別不把平臺當回事,離開平臺,可能你什么都不是。時代拋棄你時,連聲招呼也不打。 近來自媒體圈的作者們焦慮不已,朋友調(diào)侃,總結(jié)幾點,個人頗為認同: 第一,一定要有個好身體,怎么折騰都有資本。 第二,可以接受回到一無所有的局面,因為很多東西也是時代趨勢給你的。 第三,相信自己的技能,任何時候都可以有飯吃。 第四,多讀歷史,歷史會告訴你很多經(jīng)驗,更會告訴你,那些再牛逼的人都死了,然后就解決一切焦慮不安和無所適從。 我們在自己所處的江湖中打拼,生存,為的是保持尊嚴,保持活下去的主動能力。離開了平臺,還有多少人認識你,才是真牛X。 去強大自己,磨煉心智吧。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會晚。平臺很重要,自己活成不可替代更重要。 失意不重要,失去也不重要,有在廢墟中重建的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像男人一樣,感情只是錦上添花,不是人生全部 對男人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 不是女人,而是金錢,名譽,社會地位。他們追求主流價值觀的成功,自我實現(xiàn)。因為在他們的眼中,女人只是金錢名譽的附屬品。 而女人,總在男人身上尋找存在感。 如果女人能和男人一樣,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事業(yè)上,成就不會亞于男人。 巧巧袒護斌哥多坐了四年的監(jiān)牢。斌哥卻不曾去看望一次。 出獄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找斌哥,而他卻避而不見。 卻在雙腿殘疾后,主動聯(lián)系巧巧。 巧巧接納他,并照料他。誠如她在電影中所言:如果我不愛你了,也就不恨你了。 這時候的她,對他不是愛了,而是江湖的義氣。當愛變成義氣,是多么悲涼又是那么豪邁。 1999年迪克牛仔的金曲《有多少愛可以重來》,在電影里幾次唱響:“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正如電影里的巧巧:她本來想做大哥的女人,卻最終活成了大哥本人。她本想做個柔弱的女子,卻變得比男人還要剛強,多么痛的領(lǐng)悟!世界到底要強加給我們什么,讓我們猝不及防地不得不接受。 從電影院出來,我跟女兒講了個故事。 這些年,聽說的或是看到的,為情自殺的事件。 女兒聽后有些震驚,也許在她這個年齡,還不能理解這種行為背后的動機。 我只想讓她知道,感情也不是生活的全部。 生活中還有眾多重要的事情等著我們?nèi)プ?,一個女人,生活中只有感情時,世界也就狹窄不堪,離出局不遠。 滿身浮華,亦可活在浮華之外 欣賞《江湖兒女》的導(dǎo)演賈樟柯,他一直在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不在意票房高低,他的電影或許不符合大眾的審美趣味。 他拍攝了多部故事片和紀錄片,恒久不變的是對大時代中小人物命運的關(guān)注。 有人批評他,為什么只關(guān)注底層社會?為什么總是把鏡頭對準社會的陰暗面? 賈樟柯回答:中國不是1億人的中國,而是13億人的中國。 或許,我們做不到像的導(dǎo)演賈樟柯,或是作家張愛玲一樣特立獨行,遠離世俗的一切。 作為一個平凡人。我理解人在江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不由己。但一些本真的東西,希望不要丟失,比如良知,善念。比如對普通人對小人物的悲憫,因為他們才是支撐這個社會的基石。 感謝時間對我們的雕塑,讓我們可以滿身浮華,亦可活在浮華之外!浮華是享受世俗,而浮華之外,才是我們作為一個人的本真。 那些越容易消散的事物越是燦爛。而真真切切的,卻是默默無聞,這才是歸于平靜洗去鉛華而又有著無傷價值的浮華之外。 |
|
來自: 劉恩捐 > 《(23)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