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風寒感冒,表現(xiàn)為畏寒明顯,有時遇寒時寒戰(zhàn),無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色白,頭痛,周身酸痛。檢查時,舌苔薄白,脈浮緊 。 風寒感冒主要是用疏風散寒類的“熱藥”,如荊防敗毒散、蔥豉湯、羌活勝濕湯、麻黃湯、桂枝湯等方劑制成的中成藥。服藥后,可喝些熱粥或熱湯,微微出汗,以助藥力驅(qū)散風寒。對于市面上所賣的感冒中成藥,大家一定要看清楚究竟是風熱感冒藥還是風寒感冒藥。通常,如果說是“降火”“清熱”之類的,一般屬于風熱感冒藥。若自己可能屬于風寒感冒,就不要選擇這類藥。 其實,若患風寒感冒,也不一定要買藥,我們身邊就有一些緩解癥狀的好方法,如紫蘇粥、溫熱的姜糖水、沸水沖泡的蔥白豆豉湯、熱水泡腳、生吃大蔥大蒜,甚至桑拿等。關鍵就是要出點汗;當全身微微汗出,就有可能將表邪祛除?! ?感冒后,若自己吃藥效果不好,最好由醫(yī)生判斷究竟該吃什么藥。 |
|
來自: 冷暖情世 > 《小兒保健衛(wèi)生醫(yī)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