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产国偷v产偷v自拍,国产午夜片在线观看,婷婷成人亚洲综合国产麻豆,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

  • <output id="e9wm2"></output>
    <s id="e9wm2"><nobr id="e9wm2"><ins id="e9wm2"></ins></nobr></s>

    • 分享

      工業(yè)革命 英國

       一本正經(jīng)地胡鬧 2019-01-11
      在1518年,麥哲倫航海的年代,英國還是歐洲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國。
       
      法國的“巴黎--奧爾良”平原,是全歐洲大陸最好的地盤,也是唯一一塊帶河流的大型平原。
      平原地帶,非常容易聚集大量的人口,形成龐大的國力。
      1520年(嘉靖年間),法國估計有1600萬人口,占全歐洲1/4。英國只有少得可憐的300W人口。
      冷兵器時代,國力基本和人口成正比。
       
       
      五百年前英國的地位,和今天的“北朝鮮”差不多。
      在歐洲人的印象中,英國是一個遙遠的,荒僻的,實行農(nóng)奴制度,沒有任何香水,沒有任何特產(chǎn)的“莊園領”。
      論國力,肯定是10名開外。排在保加利亞后面。

      當然,英國的戰(zhàn)斗力并不弱。長期以來,甚至可以和法國打個平手。
      “百年戰(zhàn)爭”中,英國一度把法國逼著打,搶下2/3國土,連巴黎都打下來了。最終被“圣女貞德”趕了回去。

      但是“百年戰(zhàn)爭”,本質(zhì)上還是政治戰(zhàn)。諾曼王朝,本來就是法國的大地主,公爵,甚至擁有皇位的繼承權。
      而法蘭西宮廷,向來以分裂著稱。法國王權也不是鐵板一塊,因此才僵持那么久。


      英國有一個特殊兵種:長弓,LongBow。
      其主要的原料是用紫杉木(Yew)。非常名貴而且堅硬,國家一級瀕危物種。
      紫杉有毒,通常種在教堂的墓地里。英國存量很多。
      英國發(fā)家之后,就在全歐洲瘋狂搜刮紫杉。所有進口關稅,一律用紫杉繳納。
      這玩意生長又慢。等法國反應過來,歐洲已經(jīng)拼湊不出大型“長弓兵”了。

      但轉折點來了,
      • 廢除長弓法令:1595年。
      • 議會律令:“在未來征召的軍隊當中,長弓不再被認為是一件合格的武器。這個標準適用于任何地區(qū)的任何人。所有射擊部隊都必須裝備火繩槍或者滑膛槍”。
      T.N.杜普伊,做了一個列表。在1595年時,各項武器的殺傷力性能:
      • 普通弓:21
      • 長弓:36
      • 十字弓:33
      • 火繩槍(16世紀):10
      • 17世紀滑膛槍:19
      • 18世紀燧發(fā)槍:43

      • 火繩槍的威力不如普通弓,但弓箭被廢除了。
      廢除原因:弓箭需要人力。

      煤的使用

      13世紀,英國許多地方都發(fā)現(xiàn)并開始開采煤,最重要的煤田在紐卡斯爾周圍。英國擁有充足的水資源,能夠把煤運到市場上去,才能如此廣泛地運用煤

      1268年,在商人和神職人員之間爆發(fā)了一場已知的最早與煤炭貿(mào)易相關的暴力沖突,在那時,泰納河畔的煤藏大部分都屬于當時世界上權力最大的機構——羅馬天主教。

      1306年,廣大民眾抗議燃燒了太多的煤,政府頒布了一道禁止燃煤的法令,但幾年后燃煤繼續(xù)。英國人口已大大增長,森林變得越來越稀少,因此需要地下資源。

      1347年,黑死病在歐洲爆發(fā),15世紀之前,瘟疫至少3次卷土重來降臨英國。在疾病和其他災難的打擊下,英國的人口一再減少,這種狀況一直持續(xù)到16世紀前后。那時英國只剩下約300萬居民,大約是瘟疫來臨之前人口的一半。人們在廢棄農(nóng)場上重新培育出的森林,已足夠供應縮減后的人口所需要的能源,因此,煤炭貿(mào)易衰落了。

      1527年,亨利八世與羅馬決裂。在1536年到1539年之間,亨利八世解散了英國的修道院,沒收了他們的財產(chǎn),英國許多煤礦成了王室的財產(chǎn)。

      1558年,伊麗莎白一世即位時,英國還時常被鄰國嘲笑,那些鄰國都比英國更大、更強、更發(fā)達。英國人口回升。

      16世紀70年代,英國國內(nèi)的用煤量劇增。煙囪的普及改善了室內(nèi)空氣,污染了室外空氣。

      能源

      化學能替代了生物能。
      工業(yè)革命的核心,是能源。
       
      水力,風力,動物,中國很早就有。
      但對于煤炭的使用,中國不會。
      而對于煤炭的大量使用,只有英國。
      蒸汽機最初的被需求,就是抽煤礦里的水。

      東北的三江平原,在沒有機器的時代,沒有得到開發(fā)。因為高寒地區(qū)土地是被凍住的。
      現(xiàn)在,東北養(yǎng)活1億人。
      德國的沼澤地也是如此。

      勞動力釋放

      農(nóng)業(yè)時代,生產(chǎn)力十分低下。“富余”勞動力很少,每個村莊都掙扎在馬爾薩斯陷阱邊緣。
      假設一個人的產(chǎn)能為1,口糧等自身消耗,可能就占去了0.9,“剩余”只有0.1,也就是十個農(nóng)業(yè)人口,才可以供養(yǎng)一個秀才。
      但是在工業(yè)時代,燃燒煤炭中的能量,一個人產(chǎn)出是10,消耗0.9,剩余9.1,一個工人,可以“養(yǎng)活”十個秀才。

      對于歐洲的君王來說,他們漸漸發(fā)現(xiàn):“人多起來了”。

      清道光,咸豐年間,中國有四萬萬人口,名義GDP世界第一??墒侵袊摹皠訂T能力”十分薄弱。不僅戰(zhàn)場上,打不過英法聯(lián)軍。后來搞洋務運動,朝廷籌措幾千萬兩銀子,也是千難萬難。因為中國自身的“消耗”十分巨大。人要吃口糧。農(nóng)業(yè)國家看似GDP數(shù)字高,“剩余”卻不高,能拿來辦事的不多。
       
      而英國不一樣。英國300W人口,英王卻感覺,里面250W人都可以動員調(diào)度(假設)。
      “煤炭”的潛力被挖掘之后,相當于這個國家增加了幾百萬勞動力。

      工業(yè)化國家,此后大肆擴張,拳打腳踢,原因都在這里。

      工業(yè)革命-->農(nóng)業(yè)革命
      英國從1750年左右,開始工業(yè)革命。
      但是最初的工業(yè)革命,只不過把“體力勞動”解放了出來。使得窮苦男人,不用再去拉磨。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工業(yè)是工業(yè),農(nóng)業(yè)是農(nóng)業(yè)。英國依然沒有辦法增加糧食產(chǎn)量,增加人口。最多多進口一些小麥,世界農(nóng)產(chǎn)品總量是恒定的。
       
       
      一直要到1850年,德國科學家李比希突然意識到,如果把“能量”種回到農(nóng)地里,是不是可以獲得更多的畝產(chǎn)量。
      1909年,德國科學家哈伯研制出了“哈伯制氨法”,從空氣中抽取氨,人類擺脫了自然原料的束縛?;十a(chǎn)能增加無數(shù)倍。

       

      印度貧窮落后,在20世紀,注定是一個落后國家,完不成工業(yè)化。
      全世界的煤炭分布,全部在亞寒帶,“芝加哥--大同--哈薩克斯坦--魯爾”大煤礦帶,占全球儲量96%。
      印度發(fā)展不起來的核心原因,印度根本沒有煤。十億噸級的戰(zhàn)略資源,不可能靠進口。

      工業(yè)革命的本質(zhì),是化石能量,取代人體的生物能。

      1903年,萊特兄弟“發(fā)明”了飛機。
      其實“飛機”的原型,早在1886年,法國阿代爾先后造過4架蒸汽飛機。官司打到現(xiàn)在,“法國教科書”都不承認萊特兄弟首發(fā)。
      “萊特兄弟”真正的困難,他們需要一臺1馬力的發(fā)動機。
      萊特兄弟率先設計出了大功率發(fā)動機,與其說他們是“飛機設計師”,不如說他們是“發(fā)動機設計師”。

      一般認為,工業(yè)革命于1750年開始。
      截止1850年,100年的時間。英國的GDP占全球39%,進出口占35%。
      1851年,在著名的“明君”維多利亞女王統(tǒng)治下,英國召開盛大的“水晶宮”萬國博覽會。超過1000名殖民地“王公”前來祝賀,大英帝國達到鼎盛。

      1870年,英國GDP被德國超出。
      19世紀下半下半葉的歷史舞臺,屬于德國,不屬于英國。
      德國人為什么可以崛起,因為他們趕上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革新之后,還有一輪。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核心是什么,是電。


      蒸汽機的種種問題,被一個革命性的創(chuàng)造,諸神的武器,徹底掀翻了桌子。
      英國從此失去了他在“工業(yè)革命”上一百年的積累。被人彎道超車。


      有了“電能”之后,整個工業(yè)生產(chǎn)的面貌全都變了。
      企業(yè)設廠,再也不需要在廠區(qū)中央,搞一個巨大的蒸汽鍋爐,也不需要煤炭,不需要鐵軌。
      車間的天花板上,再沒有遮天蔽日的輪軸。轟隆隆的噪聲,獵殺鯨魚的脂油。
      你唯一需要做的,是把電插頭插上插座。
      粗大笨拙的蒸汽時代,被電氣時代所取代。


      判斷
      當英國人剛剛發(fā)現(xiàn)“化石”的力量時,英國人欣喜若狂。
      機器運轉,產(chǎn)量是以前的幾百倍。
      但隨著生產(chǎn)力的增長,英國人發(fā)現(xiàn),“能源”只完成了一半的活。
      還有一半,是沒有辦法“工業(yè)化”的。非標產(chǎn)品(服務),無法工業(yè)化。
       
      組裝,使用,運輸,維修,以及最重要的:決策。
      畢竟,我們這個世界是混沌多變的,沒有辦法簡化成一致行動。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工種:清潔工阿姨。
      你能找到任何一個機器人,完全取代清潔工阿姨么。
      買二罐油漆很便宜。可是把你的院子“刷一遍”,這件事非常昂貴。

      更典型的例子。譬如公司內(nèi)部“做決策”。
      1950年代以后,“藍領”的工作人口越來越少。人類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少。西方許多國家,耗電量多年不見增長。但是“白領”職位的需求,卻不斷增加。最終占據(jù)了90%主流。

      白領做最主要的工作,其實是“判斷”。
       
      無論你是一個內(nèi)控的會計主任。跑客戶的銷售,管網(wǎng)絡的IT。還是負責產(chǎn)品開發(fā),市場調(diào)研的MKT。
      每時每刻,你都在思考一個問題:
       
      • 這個客戶會不會下訂單
      • 這個錦鯉文案,有沒有吸引力。
      • 這個產(chǎn)品設計,會不會虧本。
      • 這個員工做事,像不像貪污。
       
      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判斷”。白領從事的,是“信息加工”的腦力勞動。
       
      人類的文明,分為體力勞動+腦力勞動
      哪怕體力勞動成本降為零?!肮I(yè)革命”并沒有降低腦力成本。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