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yī)的角度看,“上火”可分為兩種,就是實火和虛火。當癥狀比較嚴重、來勢猛的屬實火;而癥狀比較輕、時間長又反復發(fā)作者是虛火。 引起“上火”的原因其實有很多,除了氣候因素外,你的情緒波動、勞累過度、飲食不當、消化不良等都會導致體內產生各種“熱氣”的癥狀,如咽喉干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口干舌燥、爛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癥狀。 Advertisements 預防“熱氣”的6個方法 1、隨時補充水分 Advertisements 常喝溫水可以解決許多問題,包括冷卻體內燥熱,促進表皮循環(huán),還能沖刷口腔中的細菌菌落,抑制生長。即使常待在冷氣房的人,水分蒸發(fā)較少,一天也要喝1300cc左右,流汗時更要多喝。 “上火”時也適合喝檸檬水,多吃柑橘類等酸味的水果。如果不喜歡水澹無味,也可多喝舒緩茶飲,例如薄荷、苦茶、菊花、金銀花等花草茶。 2、作息時間規(guī)則 Advertisements 很多徹夜狂歡或通宵趕工的人,第二天都會覺得特別勞累,口氣也特別污濁,甚至渾身乏力,這都是“上火”的表現(xiàn)。 其實,夜晚休息不夠是導致“上火”的重要原因,因此,作息時間規(guī)則是預防“上火”的重要措施,如果很難做到,可以在熬夜后盡快飲用一些滋陰清熱的茶飲,不要只喝清熱解毒涼茶。 因為根據中醫(yī)理論,熬夜容易耗陰,所以才導致“上火”,喝僅有清熱解毒作用的涼茶不利于人體“陰”的恢復。
3、提升睡眠質量 Advertisements 睡眠就像計算機關機休息,睡不好會造成身體過度使用,容易“上火”。日夜顛倒更是大忌,許多輪夜班的人,幾乎都有火氣大的問題,而從事腦力密集工作的人,血液循環(huán)會集中在頭部,導致疲累卻睡不穩(wěn),這時可用足浴把火氣往下帶,讓人好睡。 具體方法是:先用溫水浸泡(女性水要淹到小腿三分之二處近三陰交穴,男性到腳踝即可),再慢慢加熱水,泡到腳熱、微微出汗就可以休息。足浴對改善表皮循環(huán)很有幫助,泡一個星期就會發(fā)現(xiàn)越來越容易出汗,即使在冷氣房,皮膚也不會干燥。
4、飲食清澹 Advertisements 一旦吃了辣椒、大蔥或煎炸食品,或遇到好吃的大快朵頤之后,就要考慮如何面對“火氣”的騷擾了。其實,飲食應注重平衡和清澹,即盡量做到肉、蛋、奶、蔬菜均衡攝入,不要暴飲暴食,因為食物積聚在胃腸道更容易“上火”。
5、食補 用參須泡水喝,既補氣又不會“上火”。溫肺益氣的蓮子湯加上滋陰降火的銀耳,也有助于改善口干舌燥。 Advertisements
6、增加體表散熱 常到戶外運動、踏青,多流汗,提升體內廢棄物代謝速率,人會比較清爽舒服。 “上火”不可隨意喝涼茶 有些人一出現(xiàn)牙疼腫痛的現(xiàn)象,就會買一些涼茶來喝,而養(yǎng)生專家卻指出,涼茶并不適合所有人喝!喝錯了反而會影響個人健康??! Advertisements 下列人群不適宜喝涼茶: 1、陽虛體質的人: 現(xiàn)代人陽虛體質居多。現(xiàn)在許多人終日坐在辦公室里,面對電腦,體力勞動強度減小和戶外活動減少,陽氣的推動功能得不到鍛煉;此外,空調的使用使人體的季節(jié)性變化不如過去那么明顯,造成了體內陽氣隨季節(jié)的升發(fā)而乏力。 Advertisements 因此,許多人的體質在向陽虛過度,已經不能再承受寒涼物質的大量刺激。經常有一些辦公室白領出現(xiàn)怕冷、四肢發(fā)涼、面色蒼白、大便稀、小便清長的現(xiàn)象,就要檢查一下是不是涼茶喝得過多了。
2、苦夏的人: 苦夏的人脾胃陽氣的推動運化功能較弱,食物攝入的少,因而抵抗力也相對較低。夏季里汗液分泌較多,而中醫(yī)認為,汗為人體的“陽液”,出汗過多,陽氣會隨著汗液外泄。 Advertisements 如果此時再服用苦寒的涼茶,就會傷到脾胃,使本來就虛弱的脾胃更加虛弱,正氣受損,不但加重苦夏的癥狀,也會因為免疫力降低導致許多其他疾病。
3、兒童和老年人: 兒童是純陽之體,所以特別容易“上火”。但喝涼茶并不是預防孩子“上火”的好辦法。因為兒童的脾胃調節(jié)功能尚處在建立和完善的階段,對外來藥物的寒涼刺激不能及時調整和適應,反而會因為藥物直接作用于脾胃影響消化吸收,出現(xiàn)腹痛、腹瀉。 老年人由于陽氣漸弱,器官功能衰退,同樣會因為涼茶刺激而出現(xiàn)消化系統(tǒng)病變,以及陽氣大損的一系列癥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