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姒,居于常陽山(今陜西漢中洋縣),為有蟜氏女首領,專門負責執(zhí)掌日天桿晷度的柱下史,后與少典氏部落的一名普通男子結合。
節(jié)芒六年(壬申,公元前5029年),任姒到華陽(今陜西漢中境內)游玩,因見神龍降臨,感而有孕,后在常陽生下一子,便以柱下史的‘柱’字為名;又因此子在姜水一帶(今陜西秦嶺北渭河流域寶雞市岐山縣境內)長大,便以‘姜’為姓,名為‘魁隗’,號‘魁隗氏’。 其實,早在魁隗出生時,其所在的部落仍處于走婚時代,族內有嚴格的規(guī)定,本部落族人有血緣關系的男女嚴禁婚配,因此他們的婚姻依然是異部落之間的走婚。此時的伏羲女媧政權雖已施行對偶婚,然而生活在西部和南方的一些氏族部落,因不在其勢力范圍內,所以這些部落依然停留在早期的走婚階段。加之那些在本部落自由自在慣了的男人,根本無法忍受那種被奴役和歧視的生活,依然熱衷于走婚。而走婚男子只是一味的尋求快活,他們對生兒育女沒有任何責任,與女人結合后立馬可以走人,女人是否懷孕他們并不關心。由于當時女人的性伙伴頻繁變更,導致她們自己也很難知道誰是孩子的父親。史書上所謂‘任姒為少典妃’的記載,完全是后人的附會。當時的情況應該是:有蟜氏首領任姒與少典氏部落走婚的多名男子結合而懷有身孕,因為弄不清楚倒底孩子是哪個的,只好歸功于神,稱為‘有神龍首,感生炎帝?!欢?,后來的人們習慣性認可炎帝派系功績更為大些的‘神農氏’,奉神農氏的母親女登為炎帝始母。
節(jié)芒二十四年(庚寅,公元前5011年),長大后的姜魁隗,為了實現統(tǒng)領天下的遠大理想,經常獨自前往各地走訪,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地理環(huán)境,并親自掌握各種有價值的信息和資料。通過幾年的活動調查,他基本了解伏羲女媧政權的內幕。而此時的伏羲女媧政權掌控人節(jié)芒,是一位平庸無能的人,只知道吃喝玩樂的他根本不懂得如何治理國家。節(jié)芒即位后不久,女媧部落的大酋長便公開宣布稱帝,并立都于宛丘西一溜十八崗的女媧城(今河南周口西華縣境內)。就這樣,大伏羲氏族出現了二帝并存的現象,導致一百多個部落分成兩大陣營。大伏羲氏族的混亂,令姜魁隗感到取代伏羲女媧政權的最佳時機已經到來。
魁隗元年(癸巳,公元前5008年)秋,姜魁隗率領長江流域數十個部落北征。此時的大伏羲氏族因洪水之難和氏族內部紛爭原已衰落,見強敵壓境更是恐慌一片。伏羲女媧政權最后一任帝節(jié)芒在驚懼中暴病身亡,大伏羲氏族各部落為求自保紛紛投降。就這樣,姜魁隗輕松地攻占帝都宛丘,正式宣布稱帝??蠓Q帝后,宣布‘以火德王天下’,遂把帝號的‘赤’字改成‘炎’字,始稱‘炎帝’,以羊為炎帝族的圖騰,以姜姓為炎帝族的國姓。不久,魁隗廢棄伏羲氏的都城宛丘,只派一個得力部落在此駐守,他則率領本部的精英遷回故鄉(xiāng)陳倉,并在那里重建都城,正式立都。自此,炎帝政權控制了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成為中國遠古早期文明一個最大的政治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