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鄉(xiāng),水道縱橫,船橋相望,如果說“水”賦予了江南詩意和靈氣,那么“橋”,不僅帶給人們通達便利,還為水鄉(xiāng)營造了建筑視覺上的美感。 無錫曾是一座浮在水面上的小城,整座縣城原有6288條河道,505座橋,那些架在潺潺水波上的橋,是無錫城不可或缺的角色,沒有了橋,就沒有了便利與暢達,也沒了風情和味道。 橋,是城市歷史的見證,也是城市文化的投射。無錫的老橋,作為無錫漫長歷史的載體。從古老的紫金橋、金蓮橋、長虹橋等到宋代古橋,到清明橋、鯨塘橋、畫溪橋、揚名大橋等明清老橋,再到近現(xiàn)代工商實業(yè)家回報桑梓的寶界橋、大公橋...那些大大小小、形態(tài)各異的老橋,構成了一個時序久遠而又精彩紛呈的歷史見證。 很多早年建設的古橋現(xiàn)已不復存在,如今我們能看到的,大多是清代后期重建,之后又經(jīng)過修繕的,但因這些古橋橋址未變、橋名未改,也就成為了歷史的'刻痕'... 無錫老橋作為江南水鄉(xiāng)交通工具的橋梁,是無錫建筑的一個重要分支,它們既構成無錫的過去,也展示著無錫的今天,講述著古代和現(xiàn)代的歷史。 今天小慢沿著歷史脈絡繼續(xù)為大家介紹的是歷史悠久的無錫老橋。 - 1 - 溯源橋 溯源橋位于無錫市錫惠公園“華孝子祠”,為明代石拱橋。 - 2 - 陸墟橋 陸墟橋位于無錫市惠山區(qū)陽山鎮(zhèn)普照村,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南宋1227年,單孔石拱橋,陽山石質(zhì)地。陸墟橋面上刻有“國泰民安、風調(diào)雨順”。在橋的兩側刻有“鷹齒云排紅迷橋岸,鴨頭春漲綠漫浸柳堤”的對聯(lián)。 據(jù)記載:南宋初年,浙江人陸羽帶領兒子陸墟來到江南水鄉(xiāng)安陽山腳下,開荒、種茶,開茶店,發(fā)展茶文化。當時其居住的地方即使現(xiàn)在的陸區(qū)鎮(zhèn),到安陽山去開荒種茶,要繞過一條小河,深感不便。在陸羽去世后,陸墟就在河上建造了一座單孔石橋,取名為陸墟橋。 - 3 - 司徒橋 司徒橋,又名獅駝橋,當?shù)厮酌麕煿艠?、師姑橋,而現(xiàn)存橋沿石刻名為司徒橋,位于江陰市南閘街道(原南閘鎮(zhèn))龍游村,跨古龍游河,現(xiàn)龍游河東側100米。建于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單孔石拱橋。現(xiàn)存的司徒橋殘橋是江陰留存的明代橋梁中最早的一座,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 4 - 永安橋 永安橋位于宜興市高塍鎮(zhèn)毫村北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為單孔石拱橋,橋長11.5米,橋孔凈跨4.6米,矢高3.1米。橋主體為青石,踏步為花崗石砌筑,青石欄桿,荷花紋望柱。此橋結構完整,較好地保存了明代的造型和建筑風格。 - 5 - 步龍橋 步龍橋位于宜興市西渚鎮(zhèn)元上巷里村,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明萬歷元年(1573),為單孔石拱橋,南北向,青石砌筑,欄桿為4柱5節(jié),柱頂刻蓮花紋。橋長19米,中寬3.3米,堍寬3.7米。橋孔凈跨4.6米,矢高3.55米。 - 6 - 王婆橋 王婆橋位于宜興市新莊街道王婆村,宜興市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元至正七年(1347),明代重建。單孔石拱橋,兩邊各有石階24級。青石基,券石系花崗石質(zhì),橋面為陽山石和青石混砌。橋長28.45米,中寬3.4米,堍寬4.73米。橋孔凈跨6.5米,矢高4.35米。 - 7 - 安陽書院石橋 安陽書院石橋位于無錫市陽山鎮(zhèn)安陽書院內(nèi)。此橋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 - 8 - 扶風橋 扶風橋位于宜興市芳橋街道(原芳橋鎮(zhèn))扶風老街,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原是一座簡易石橋,宋代由扶風人氏竇氏發(fā)起修建,故名,明代天啟六年(1626)由狀元周延儒出資重建。此橋為單孔石拱橋,東西向,橋體用青石,橋欄用花崗石砌筑,橋長19.05米,中寬3.55米,堍寬4.3米。橋孔凈跨5.5米,矢高3.4米。扶風橋兩邊老街依然保存著明清時期建筑風貌,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xiāng)特色。 『扶風』是陜西省的一個縣?!禾煜赂]氏出扶風,漢魏隋唐是皇親?!豢梢娫诜鲲L縣,竇氏是個大姓。相傳宋時扶風人竇氏隨岳飛抗金來到此地,后因病未能隨軍遠行,便留下定居,成家立業(yè),耕地為生。期間,竇氏發(fā)起將村上一座簡易石橋進行重新修建,建成后的新橋氣勢恢宏,村民往來無憂,為紀念竇氏,此橋便命名為『扶風橋』。 - 9 - 茭瀆橋 茭瀆橋位于宜興市新莊街道茭瀆老街,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明成化年間(1465-1487),民國六年(1917)重修。單孔石拱橋,橋全長14.7米,橋孔凈跨5.25米,矢高2.85米,由青石、陽山石、花崗石混砌。 - 10 - 太平橋 太平橋,俗稱西庵橋,位于宜興市新莊街道大塍村紫溪組(紫溪西庵旁),宜興市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明代天啟四年(1624),為單孔石拱橋,東西向,西偏北35度,橋身為青石質(zhì)地。橋通長10.1米,中寬2.55米,凈跨3.4米,矢高2.3米。 每一座老橋形式師法自然 依勢而建且造型各異 單孔、多孔、拱形、平板 一方一圓一橫一豎 盡顯獨特的江南韻味... 《視覺檔案——無錫老橋》 點擊下方圖片了解圖書詳情 ▼ 文:無錫漫生活 編輯:小慢 |
|
來自: 共度朝夕pclwol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