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圣手”是指著名的盛唐詩人王昌齡,他以寫邊塞詩著稱。王昌齡可以說是位草根詩人,三十多歲后才考中進士,擔任官職,之后卻因故被貶。在安史之亂當中,王昌齡被刺史閭丘曉所殺,死時,王昌齡還不到六十歲。王昌齡一生留下了一百八十多首詩作,大多是七絕詩,因此,他得名“七絕圣手”。可以說,在七絕詩方面,王昌齡成就極大,內容也以離別和邊塞為主。 今天,想與詩友們分享王昌齡十分驚艷的一首七絕詩,這首詩,堪稱是詩中極品。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這首詩,估計大多詩友們都會背吧,因為在這首詩當中,有一句名句“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意為:在下著雨的夜晚,乘船渡過江,來到吳地,因為天亮以后,要送別朋友,當他走后,只留下了孤獨的楚山,陪伴著我。朋友啊,等你到了洛陽,如果親友們問起我來,就請告訴他們吧,我呢,沒多大變化,心靈還是如同玉壺里的冰那般純潔,雖然塵世污濁,但是我,卻一點也沒有遭到玷污。這寒冷的江天,并沒能影響到我的心情,朋友啊,祝你幸福! 王昌齡這首詩真的是令人驚艷,在無數(shù)平凡的送別詩當中,此詩猶如鶴立雞群,讓人眼前一亮,其原因,主要就是因為后兩句詩表現(xiàn)出來的意境。玉壺這一意象,本身給人以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感覺,詩人王昌齡用這一比喻,來表現(xiàn)自己晶亮純潔的內心,這種自證,相信更加能夠打動人心,讓親友們感覺到他的一片深情。 這首詩,給人一種十分孤獨的感覺,當朗誦這首詩時,眼前似乎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景:清晨, 王昌齡的朋友辛漸坐上了船,要去洛陽。當想到他即將消失在楚山之外,詩人心中頓生孤寂。遼闊的江面上, 最容易勾起傷心,王昌齡卻沒有刻畫更多的離愁別緒,反而把目光投向了蒼莽的楚山之上。此時,他的內心里,一定是孤寂當中透著堅定,畢竟,自己的身心,并沒有被這滾滾紅塵所污染,反而依舊那般堅定。 整首詩當中,雨勢并不大,平穩(wěn)連綿,這種江雨非常常見,我們也可以猜想,因為即將要分別,王昌齡這一晚一定失眠了,所以他對于江雨的感知,才這般深刻。詩人為我們描畫出了一幅水天相連、浩渺迷茫的吳江夜雨圖,這種境界,讓人覺得十分遼闊而又豁達,并非兒女情長那般讓人割舍不下。在整首詩中,也有詩人的聽覺、視覺,更有詩人的想象,所以,“平明送客楚山孤”,才一下子就揪住了我們的心,讓我們整個身心,都完全沉浸在了詩人所渲染的意境之中,體驗了一把送別。 而詩尾那句“一片冰心在玉壺”,更是瞬間拔高了詩的意境,讓這首送別詩,一下子遠離了普通,變得更加驚艷,更加脫俗,更加美麗!詩友們,您喜愛這首詩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