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臘神話中,有三位司掌季節(jié)時間和自然秩序的三女神,她們被稱為時序女神(Horae)。 三女神都是眾神之王宙斯(Zeus)和法律女神忒彌斯(Themis)的女兒,她們掌管奧林波斯的大門,或行云布雨,給大地以輕風細雨,或凝神屏息,降大地以炎夏燠熱。她們是蹁躚起舞的女子,衣袂飄飄,清揚欲舉。在希臘神話中,她們通常以迎風起舞的形態(tài)出現(xiàn),被稱為“發(fā)髻華美的三女神”。 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時序女神,就是收藏在這是雅典衛(wèi)城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之一。原是衛(wèi)城帕特農(nóng)神廟三角基座的一塊裝飾浮雕。 時序女神 時序女神原來是一位,后增添為兩位,然后是三位,分別叫做歐諾彌亞(Eunomia,對應“春”),狄刻(Dike,對應“夏”)和厄瑞涅(Eirene,對應“秋”)。這與古希臘人對于季節(jié)更迭的逐步的認識相關,最先古希臘人認為一年是一季,后來逐漸分為兩季、三季。季節(jié)和時序女神的數(shù)目也隨著人們對時間和季節(jié)的認識而不斷改變。又有一說認為時序女神后來增加到了12位,每一個小時都有一位女神掌管。到現(xiàn)在,希臘語中意為“小時、時間”的單詞發(fā)音(Ωρα)也與時序女神的名字(?ραι)十分相似。 翩翩起舞的時序女神 馬克思認為,神話是人們用“幻想”、“想象”等藝術形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黑格爾的話是,“神話被翻譯成了現(xiàn)實,就是歷史?!?/p> 神話中的時光女神迎風起舞,古希臘的雕塑家們用大理石把她們?nèi)顼L的樣子輕輕捕捉。這是大理石凝脂如玉的靜默,又是水流般淙淙潺潺的喧嘩。古希臘雕刻家把大理石的理性沉靜,化作了流水的沉醉浮動。 時序女神雕刻細部 “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這是眼睜睜的奇跡,是眼睛看到的聲音,耳朵聽到的微風。大理石的自然肌理,因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而超越了自己的物質形式。這樣一塊產(chǎn)自距離雅典衛(wèi)城十多公里以外的“潘德利山”的大理石,在古希臘雕刻家的手中,化為柔風漣漪,化為水中荇菜,迷失在改變自己物質存在的“微醺”“淺醉”之中。 大理石的衣紋,有水中荇菜的流動 古希臘這樣一種對于大理石的雕刻方法,隨著亞歷山大大帝的東行,影響到了印度佛教藝術的雕刻,影響到了犍陀羅藝術的創(chuàng)造。歷史百載千秋,東西千里萬里,在歷史特定的視野高度,俯瞰歷史時空。從東到西的道路,原本一兩條,從古到今的時間,不過三兩日。 從雅典帕特農(nóng)神廟的這塊三角基座裝飾板出發(fā)的漣漪浮動,經(jīng)過印度佛教藝術的中轉迢遞,經(jīng)過犍陀羅和笈多王朝的薪火相傳,抵達北魏的云岡石窟,抵達唐代的龍門石窟,乃至影響到后世的“吳帶當風”和“曹衣出水”。 傳說為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之“吳帶當風” 這是一條東西方之間脈絡清晰的歷史和藝術線索,百載時序化一日,萬里之殊歸一途。人類在東西方的相互影響史上,東風西送,西水東流,浩浩湯湯,從未止息。 龍門石窟 希臘人對大理石的運用,如同對待有機生命。他們常常對博物館里的大理石雕刻這樣描述:“大理石在呼吸”。這塊來自雅典衛(wèi)城博物館的大理石雕刻,也在輕輕呼吸,這是吹向大理石的微風,這是自大理石吹向我們的微風,也是從時序深處,吹向未來的微風。 文學巨匠威廉·??思{這樣描述過去、歷史和未來:“昨天,從未消失,它甚至還沒有過去。”人類在博物館里的記憶,是繆斯們的母親的記憶,每一件展品都是一件人們在所處時代精心打磨鑄造的“時光容器”。面對這樣一塊迷失于自身物理存在的大理石,感受到這股微風的人們,都共時空地存在于大理石凝神屏息的這一刻,感到了令人微醺陶然的寧靜。那,也許就是永恒的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