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書對寫手來說是個門檻,也是個標簽。 出書不一定能帶來多少經(jīng)濟效益,但出書后會被很多大能的人關(guān)注,一篇文章是一個點,一本書是一個體系。 出書一是找出版社,二是找圖書公司,出版社大家都認可,而圖書公司就像是在出版社外面開了個口子,花錢也能出書,但貼上了圖書公司的標簽,不被書店、圖書館認可。 出版前,要做三輪審查,一是敏感審查,政治、人物、事件等不能隨便寫,這個可以找報社記者完成。二是邏輯審查,分析前后邏輯是否合理,這一點最重要,這種邏輯錯誤作者自己往往發(fā)現(xiàn)不了,這個可以找別人來完成,畫出拓撲圖來,仔細分析。三是閱讀體驗,找到讀者先試讀,談?wù)劯惺堋?/p> 目前市場上書太多,太泛濫,大部分是垃圾。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不喜歡看書,也與國內(nèi)泛濫的快餐文化相關(guān)。但在我們國家,即使是一小部分人喜歡讀書,那也是個巨量的市場。 昨天看了一個視頻,《見字如面》里黃志忠讀嚴峰寫給讀者的信,里面談到有8類書不要讀:
讀書要做減法,以前如此,現(xiàn)在更加如此。 讀書與認真讀書是兩瑪事。讀書與認真讀書的人是兩種生物。 《見字如面》這個節(jié)目真心不錯,能打動人心的通常都是小故事,小人生。小故事,由戲骨來讀,這個模式很好。 黃志忠是我喜歡的演員,在《人間正道是滄?!防锼慕炭茣愕谋硌荩騽恿宋?。 軍事題材的劇,有兩部是經(jīng)典,一部是《人間正道是滄?!?,皇皇近代史,大氣磅礴,璀璨的人物如過江之鯽,在時代的大潮中盡情演繹著各自的小命運,另一部是《我的團長我的團》,對人性的刻畫入木三分。 視頻帶給人的感受直觀,現(xiàn)在紅火的短視頻是這個點的爆發(fā)。 一段文字,也許作者飽含熱情,可能是哭著寫的,可能是笑著寫的,但讀者體驗不到那么多,但一個視頻播出來,感覺立馬就出來了。比如《見字如面》里面李真寫給媽媽的信,我們?nèi)绻蛔x文字,可能會滴幾滴眼淚,但是如果我們看視頻,看黃志忠讀這封信,語音、背景、加上人物的渲染,就會幾度哽咽,如果我們在現(xiàn)場,立刻就會被催眠,臺上的人哭、周圍的人哭,我們就會跟著哭。 所以想走快點,想賺錢,就去做短視頻。 而寫作是個慢活,需要日復(fù)一日,可能好幾年才略有起色,十年八年才有小成,對于當下,這樣去堅守很難。 奔著名利的寫作,很難持續(xù)。 什么樣的人寫作會有所成?有兩個條件。 一是癡迷,這是一個人對一件事情內(nèi)心的態(tài)度。不管市場啥反應(yīng),不管讀者啥反應(yīng),你只是要寫,冬天的早上,你4點就可以爬起來寫,這就是癡迷。癡迷,做任何事都不在話下。 二是個性,如果你寫的東西很普通,是大家日常所見,別人憑什么來看你的文章?個性一定是真性情,不要表演,如果是表演,是為了迎合讀者,大家一看就識破了。 有個關(guān)于中日文化的總結(jié):
很有意思。 昨天,我跟冰冰說,《見字如面》非常棒,能帶給我們靈感。 她說,是啊,我也看,國產(chǎn)有些綜藝不錯,不過要pass那些流量IP。 我說,我喜歡的就是喜歡的,不管是不是IP。 她說,我是嘗試過很多次了,感覺國內(nèi)那些流量明星尤其是小鮮肉真的沒啥本事還喜歡到處炫耀,一度國產(chǎn)綜藝被我拉進黑名單,還是見字如面讓我對國產(chǎn)再次有了信心,后來還看了不少,都不錯。 我說,小鮮肉們也沒人教他們怎么做。 她說,但是我覺得,有人教了他們也未必知道怎么做,都不是當事人,都不知道事實是什么樣子的。 我說,你20歲的時候能沉下來不? 她說,剛進社會那幾年不行,浮躁。 我說,可以看看張一山,人家淡定是真的淡定,因為小鮮肉們現(xiàn)在經(jīng)歷的人家早就經(jīng)歷過了。假如現(xiàn)在給你一千萬,你還是要膨脹,人,都一樣。不過我喜歡張國榮,唯一的偶象。 張國榮去了后,世上再無芳華絕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