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咱們說到清朝奠定今日中國邊疆的基礎(chǔ),雖然對于這個說法很多筒子們還有看法,但是清朝對咱們現(xiàn)在國土還是有貢獻(xiàn)的。 清朝邊疆基本上都是在乾隆時期搞定的。作為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足足活了89歲的乾隆,在晚年自稱十全老人,他實在是一個幸運的皇帝。特別是和第二長壽的梁武帝比起來的話。 當(dāng)然,乾隆的黑點也多得很。 作為一個古代封建王朝的皇帝,要如何看待他,真是是一個很復(fù)雜的事兒。畢竟,人本身就是一個很復(fù)雜的存在,有著多種多樣不同的角度。 不過乾隆在如今的口風(fēng)并不太好。為啥呢?因為他除了做皇帝,還是一個不安分的文藝青年,結(jié)果還是一個十足的半瓶子醋。搞出了很多讓人鄙夷的事兒。 第一條,喜歡寫詩。真的是特別喜歡寫,而且寫得很糟糕。 中國古代這么多詩人,最出名的李白杜甫,流傳下來的都不多,老杜1600多首算很好了。和陸游比起來這算是小巫見大巫了。放翁兄一生留下近萬首詩,這主要是因為他家有錢,兒子孝順,自己開雕版社印書,可不就順手把老爹的詩印了無數(shù)本,加上陸游也是一個名氣很大的詩人,所以現(xiàn)在傳下來了。 但是陸游和乾隆比起來,那又不值一提啊。乾隆一生寫了4萬多首打油詩,這些詩的水平,我就不多說了。 乾隆喜歡寫詩吧,也還好,畢竟大多數(shù)人根本看不著,也不用背。 但這第二條,乾隆喜歡蓋章,十足的蓋章狂魔。就很讓人難受了。 乾隆在寫詩之余,其實也喜歡書畫,自己也親自動手,他的繪畫水平是這樣,非常接地氣吧? 乾隆不僅自己畫,更是狂熱的收集歷代書畫。眾所周知,古代名貴書畫都給皇帝收了去,乾隆沒事就在自家院子里欣賞這些書畫,然后蓋章,凡是今天故宮以及臺北故宮里展出的這些傳世寶貝,還有流失海外的寶貝,有一個算一個,統(tǒng)統(tǒng)都沒有逃脫乾隆的荼毒。 十全老人整了8個大印,最大的一個叫“乾隆御覽之寶”,就是已閱的意思。 把這些寶貝書畫上統(tǒng)統(tǒng)蓋一遍。一溜齊全。 遇上特別喜歡的,還要左邊一個,右邊一個,比如趙孟頫這副《二羊圖》。 您瞅好了,那個橢圓的大印,羊的左邊一個,右邊一個。 還有那個最長的“三希堂”字樣長方形的印,這也是乾隆專用。為啥叫三希堂,一是寓意“士希賢,賢希圣,圣希天”,二是因為乾隆搞來了晉代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xiàn)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yuǎn)帖》三件書法珍寶。所以把自己書房叫三希堂,刻了個印,把后面所有搞來的書畫統(tǒng)統(tǒng)蓋一遍。 不止這些,乾隆還喜歡在書畫后面再寫幾個字,說這個畫如何如何好,我如何如何喜歡。比如著名的《快雪時晴帖》乾隆就寫了大大的四個字“神乎技矣”。 整個和那些去景區(qū)寫“到此一游”沒啥區(qū)別。 所以,現(xiàn)在咱們參觀各種名貴字畫,似乎都有個乾隆站在那,說瞅著吧,都是我瞅剩下的,你說氣不氣人? 他乾隆就是仗著自己皇帝身份,一點也不知道自重,天天搞這些小家子氣的附庸風(fēng)雅,格局真是忒小了點。 把好端端的畫,愣是涂抹成了涂鴉,美感統(tǒng)統(tǒng)的沒有了。 要說也就是乾隆這種審美水準(zhǔn),才干得出來這種事兒。他喜歡的瓷器都是那種大紅大綠,花花綠綠的玩意,俗不可耐。和他老爹雍正比起來,實在不像一對父子。 反正不管是書畫,還是瓷器,看乾隆的樣子,上面有點留白都不行,必須全給涂抹上了。 如果放在今天,乾隆可能就是豆瓣上的某些偽文藝青年,啥都不懂,但是特別喜歡嘚瑟,喜歡顯擺,所以特別招人嫌。 和乾隆比起來,宋徽宗趙佶那是正宗文藝青年。其藝術(shù)才能,古今嘆服。 提到宋徽宗書法,大名鼎鼎的瘦金體,可謂天下無人不知。他在20出頭用瘦金體寫了千字文,技法就已經(jīng)非常成熟了。 至于繪畫方面,宋徽宗的藝術(shù)才能更是登峰造極。他最著名的畫,大概要算《瑞鶴圖》。此畫作于1112年,當(dāng)時一群丹頂鶴飛到皇宮,宋徽宗認(rèn)為這是天降祥瑞,預(yù)示大宋國運昌隆,所以親自作畫。 水平比起乾隆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除了自己繪畫才能卓絕,宋徽宗還成立了翰林書畫院,親自選拔書畫人才,張擇端、李唐、王希孟都是被宋徽宗發(fā)掘出來,所以《清明上河圖》和《千里江山圖》能夠問世,某種程度上宋徽宗也有一份功勞。 宋徽宗在藝術(shù)方面簡直是全能表現(xiàn),可惜的是,他本來應(yīng)該安心當(dāng)個畫家,卻不幸做了皇帝。他畫《瑞鶴圖》的時候,距離靖康之變還有14年。于是他和自己的兒子,成了中國歷史上最恥辱的2個皇帝。 自古以來,亡國之君多了,但是像宋徽宗父子這樣亡國的,真真是自己作死。至于亡國之后的遭遇,更是恥辱之極,連皇后都知道自殺以全名節(jié),他們卻茍且偷生,被永遠(yuǎn)釘在恥辱柱上。 提到著名的文藝青年亡國之君,大家還能想到南唐后主李煜,但是李煜面對的形勢,他實在無力回天。前面陳后主已經(jīng)上演過類似的劇情了。 宋徽宗的情況可不是這樣,他本來形勢大好,北宋本不該就此亡國,當(dāng)年宋真宗面對同樣情形可是御駕親征,把契丹擋住了。歷史上被北方游牧勢力攻破首都的,宋徽宗父子可是獨一份,后面的明朝也是亡于農(nóng)民起義,滿清軍隊可沒法攻破北京城。 所以乾隆和趙佶,一個偽文藝青年,一個真文藝青年,在文藝才華方面和治國方面完全是兩個極端。 網(wǎng)上有好事者做了他們互懟的圖片 所以當(dāng)好皇帝這個事兒,還真不能是文藝青年能干得了的。說起來,歷史上有所作為的君王,好像在文藝方面都不是太強。嬴政劉邦李世民,都是如此。也就一個曹操詩寫得不錯,但是畢竟沒有統(tǒng)一中國,無論是政治才能還是軍事才能,都不能算第一流。 這么說來,還是主席最厲害了。 以上內(nèi)容為用戶在觀察者網(wǎng)風(fēng)聞社區(qū)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發(fā)帖用戶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