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眼中,湘云是一個天真爛漫、活波開朗,整天有說不完的話,每天都能夠找到好玩的事情的小姑娘。 冬天她和寶玉一起帶著大家吃烤鹿肉,秋天在寶釵的幫助下請大家賞菊花、吃螃蟹,春天和大家寫柳絮詩、放風箏,寶玉生日喝酒、劃拳,后來喝醉了還在芍藥圃的青石板上睡著了…… 湘云在賈府快樂的就像一匹脫韁的小野馬,不僅如此,她還把這份快樂傳遞到有點陰沉嚴肅的賈府,使賈府都變得陽光起來,充滿了歡聲笑語。 但是湘云在史府從來都是守分隨時,一點快樂的景象都沒有。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湘云在史府過得不快樂。 第一,父母雙亡,要看叔叔、嬸子的臉色過活 在湘云還在襁褓中時,她的父母就已“嘆雙亡”,最開始的時候她是跟著賈母生活的。這個時候的她應該是最幸福的,因為有賈母的疼愛,還有暖心的襲人、翠縷在身邊照顧她。 翠縷跟著湘云一起去史家生活,她也成了湘云身邊最親近的人,但是湘云一回到賈府最先去看望的人還是襲人。
襲人對湘云的好,即便過了很多年湘云都還記得,這也許是在史府再也沒有遇到這樣對她好的人了,湘云的叔叔和嬸嬸應該都沒有太照顧湘云。 湘云的父母去世了,他們留下來的家產都被史家兄弟繼承了,因此他們也承擔了撫養(yǎng)湘云的義務,即便賈母也不能夠強行把湘云留下來,湘云就必須回到史家生活。 黛玉住在外祖母家都覺得寄人籬下、仰人鼻息,生活的很是艱難,更何況湘云只是住在叔叔家,而且還沒有像賈母和寶玉這樣的人可以護著她,湘云在嬸嬸的日子下的生活可想而知。 第二,湘云到賈府來玩,史家派人來接,不得不走,只能讓寶玉提醒賈母來接她 史家的人來接湘云,那史湘云只是眼淚汪汪的,見有他家人在跟前,又不敢十分委曲。湘云每次要回史家的時候就特別不舍,特別難過,不僅是舍不得姊妹們不想回家,而是她就想逃離史府。 湘云在史府一點任性的資格都沒有,我們小時想要賴在親戚家多玩兩天,只要跟父母撒個嬌就可以,但是湘云都不敢任性不回去,而且還要快點走,因為她沒有人可以撒嬌。 還是寶釵心內明白,他家人若回去告訴了他嬸娘,待他家去又恐受氣,因此倒催他走了。寶釵最是知道人情世故,她雖然知道湘云不想回家,但是她也不能挽留,如果來接的人回稟湘云不想回家,回到史家湘云是要受氣的。 一時,回身又叫寶玉到跟前,悄悄的囑道:“便是老太太想不起我來,你時常提著打發(fā)人接我去?!甭牭较嬖频倪@句話很心酸,湘云讓寶玉記得提醒賈母派人去史府接她,如果湘云在史府過著很好的話,何必這樣想要來到賈府呢?因為她在史府過得不快樂,不順意,所以她才會如此。 第三,在叔叔嬸嬸家真實的生存現狀 湘云的嬸娘到底待她如何,通過湘云來賈府的一個小細節(jié)都可以知道了。
這個時候正值夏天,在北方的京城比南方熱多了,賈母和王夫人兩重強調讓我們知道湘云穿的很厚,湘云明明不愿意穿那么多衣服,但她嬸娘為了圖賢良的名,卻不顧湘云的身體硬要她穿,可見嬸娘對湘云未必真的好,也許只是表面工作。 寶釵曾對襲人說出湘云在家中的艱難,寶釵聽見這話,便兩邊回頭,看無人來往,便笑道:“我近來看著云丫頭神情,再風里言風里語的聽起來,那云丫頭在家里竟一點兒作不得主。 如果說不知道湘云在史家的真實情況,那么寶釵的這一番話就是對湘云生活的不易說了出來。 首先,湘云在家一點都做不得主。湘云想要在入詩社做東道,但是一個月也就幾串錢,甚至都沒有賈府小姐2兩銀子那么多。湘云想要到賈府來玩,都不敢自己提出來。 他們家嫌費用大,竟不用那些針線上的人,差不多的東西多是他們娘兒們動手。為什么這幾次他來了,他和我說話兒,見沒人在跟前,他就說家里累的很。 其次,史家的針線活都要湘云自己動手做,湘云精神氣那么好的姑娘都覺得累,可見湘云每天都有很多活要干。賈府的小姐們不用做這些針線活,湘云也是史府的小姐,但是卻沒有相同的待遇。 把湘云當作活計人來使,她又怎么可以對史府喜歡得起來。針線活都是賈府的小姐們當作消遣的,可是湘云卻要當作正經事情來做,想想湘云的生活就覺得很心酸。 我再問他兩句家常過日子的話,他就連眼圈兒都紅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說不說的。想其形景來,自然從小兒沒爹娘的苦。我看著他,也不覺的傷起心來?!?/p> 湘云和黛玉不一樣,她是一個很少哭泣的人,但是寶釵的幾句家常話就可以把她問哭了,可見湘云在史家過的一定不稱心,一定受了不少委屈。 史家也是一個豪門公府,家中的子孫肯定也不少,但是紅樓夢中卻沒有半分湘云和她們一起玩耍的情形。 湘云是一個活波、有趣的女孩,她是極能適應新環(huán)境,其喜交朋友,但是這么多年了在史府湘云都沒有任何一個好朋友,可見她根本融入進史府,亦可能她們不愿意和湘云一起玩。 大家在起詩社的時候要根據所居住的樓閣來起名字,枕霞閣本是湘云家的舊房子,但是湘云現在已經不能夠在里面居住了,也許這正暗示湘云已經沒有小姐的待遇了,她在史府的生活現狀就可想而知。 第四,史府最先敗落,早早便為湘云商議婚事,自然是為家族利益考慮 湘云在大觀園的幾個姊妹中,屬于年紀比較小的,寶釵、迎春、寶玉和黛玉的年紀都比湘云大,湘云的年紀和探春差不多,在大家都還沒有談婚論嫁的時候,湘云卻已經有人來相看了。
女孩子在家中都非常金貴,而且家中大都愿意多留她們一段時間,因為女孩子一旦出嫁就要承擔為妻為母的責任,既要相夫教子、伺候公婆、又要打理一府事宜,會非常辛苦,所以家人都愿意先許親,后嫁人。 但是史家卻早早就給湘云商議婚事了,他們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尋找一個好人家,最重要的是想要湘云的婚事以后可以幫襯史家,以兒女婚事當作換取家族利益的籌碼,可見史家根本就不心疼湘云。 作者:陌游常樂,本文經作者授權發(fā)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