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擯棄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意味著你為自己設置的標準和期望太高了,并且在實現(xiàn)任何目標的過程中,都不允許出現(xiàn)任何的在所難免的失誤、沮喪、延誤和局限性。
完美主義讓你對自己在聽課、作業(yè)、習題甚至聊天的表現(xiàn)中都不滿意,你總希望能做的更好、更有計劃性和掌控感。
但是,越是如此要求,越會發(fā)現(xiàn)力不從心,進而焦慮不安。
其實,這個世界上不確定的事情遠比能確定的多,哪怕是強調個人努力作用的考試,也不是100%的能預測結果。
如果你不能合理的看待影響分數的因素權重,那焦慮就不會輕易降低。
首先,就是要擯棄完美主義,這意味著你要承認不是每一個結果都在掌控之中。
更合理的看法是,你可以為自己設定一個結果區(qū)間。
這代表你把其他影響因素考慮進去,承認了它們所能發(fā)揮的作用,也承認了你所不能控制的范圍。
然后,將各種因素,如努力、能力、運氣和難度等進行權重分配。注意,不是你主觀上的權重,而是客觀上的,你可以通過詢問他人計算一個平均值。
最后,根據這個權重,設定一個實際的分數區(qū)間,允許自己在下限和上限之間浮動。
如此,你就開始慢慢遠離刻板僵化的完美主義,向著更客觀和靈活的目標前進了。
(4)集中時間焦慮
當然,有的人就是沒辦法降低焦慮感,被焦慮折磨的生無可戀。
這種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之一,是他認為焦慮是有用的,他害怕一旦焦慮降低,自己可能會沒有動力,導致一事無成。
這種假設反映了我們在1.2.1中提到的災難化推理,顯然,焦慮過度并不能起到預防的作用。
其實,被焦慮淹沒的原因就是你沒有有意識地管理你的焦慮。
這就像水壩一樣,在沒有任何管理措施的時候,水會任其規(guī)律而流動,若有洪水或干旱,你是無能為力的。
但是,如果安閘門和挖水渠,引導水的流勢和方向,那就可以為己所用,無論洪水或干旱,都是有辦法應對的。
這水,就是你的焦慮,而你要對其進行管理。
辦法之一就是,集中時間焦慮。
對于你不想放棄的焦慮感,那就專門給它一個時間段,把所有的焦慮都放在那個時間段爆發(fā)。就像開閘放水。
過了那個時間段,就把閘門關閉,即便焦慮出來了,也要等到那個時刻。
而在等待期間,該做什么做什么吧。
當然,如果你覺得你的焦慮在一個時間段釋放不完,那就設置兩個時間段。
最后提醒一下,釋放的時候注意安全,最好有人陪伴。
(5)探索人生價值和意義
作為高校教師,看到太多的學生進入大學后感到迷茫,對學業(yè)、專業(yè)、職業(yè)和自我價值感到迷茫。
這種迷茫其實在高中階段就形成了,三年里,老師和家長一遍又一遍地告訴你:只要考上大學,一切就都好了。
于是你有了一個清晰的目標,就是大學。但這個目標,是別人灌輸給你的。
而上了大學,他們不再為你確立人生方向時,你就開始猶豫、懷疑甚至抑郁。
相反,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探索和追求,是活好當下的動力來源。
就像開車,當你有了目的地,你就知道該走哪條路了。
人生價值和意義可以有很多種,實現(xiàn)它的途徑也有很多條,關鍵是,那是你認可又向往的方式。
不必著急,沒人能在兩三年內確立自己的人生價值和意義,但即便是在探索,它也會給你提供足夠的動力。
在這股動力之下,你會發(fā)現(xiàn),高考不過是實現(xiàn)它的途徑之一。
而你,還有很多選擇和可能性,當你的眼界放寬、放遠,焦慮就會在這寬闊的胸懷中自然釋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