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狂貳拾柒 狂者之異服
想起誰說誰。先想起屈原。他載的帽子很高,名字叫切云冠。帶的劍很長,叫陸離劍。而且他還以此為自豪: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戴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見于《楚辭·九章·涉江》
注意古代士人劍也是服的一部分,佩劍如佩玉一般,是與人區(qū)別的標志之一。屈原最后怨憤而死,一篇《離騷》,證明他就是經典的狂人。
我們前邊講過的,酈生食其見劉邦,就頭載冠。是儒冠,叫側注冠,又名高山冠?!妒酚浖狻罚盒鞆V曰:“側注冠一名高山冠,齊王所服,以賜謁者?!蔽蚁脒@個齊王所服,很有可能是酈生所首創(chuàng)。他有意載此冠,同時也有意批評劉邦“暴衣露冠”,司馬遷文脈遙遙相應。相見以高山冠,可以理解成故意與他人區(qū)別的冠。所謂頭角崢嶸,從冠開始包裝,狂人通用示狂之法。
我們說過的蓋次公寬饒,“初拜為司馬,未出殿門,斷其禪衣,令短離地,冠大冠,帶長劍,躬案行士卒廬室,視其飲食居處,有疾病者身自撫循臨問,加致醫(yī)藥,遇之甚有恩?!贝蠊?,長劍之外,還把衣服做得奇短。這禪衣是西漢時期官員固定的服裝,叫祗服,屬于以官威儀的一部分,他也敢于創(chuàng)新。即使對下民下吏,也表示自己與眾不同,證明衣服不僅僅是掩蓋的作用,實居“突出”的作用。非狂夫焉能如此?許由皮冠,還不必在意。
由切云冠想到東坡冠。浩然巾。諸如此類,以后再說。所有奇裝異服,到最后一經他人爭相模仿,就失去獨立的意義,而回歸原始,以裸露裸體為美,當自劉伶始。由劉伶想到楊王孫,他是第一個堅持要裸葬的人,赤條條來去無牽掛,說來容易做來難,裸葬以楊王孫著名,是有衣不服,非貧窮,直欲超越前人,也是漢代人的事情。他以死的形式彰顯自己之狂,在狂人譜中應該也算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