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是通過《三國演義》來了解三國歷史的,作為小說和電視劇,《三國演義》非常成功,但是正史當中也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說在曹操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我們從正史當中也能挖掘出不一樣的東西。 ![]() 關(guān)于三國時期的正史,最權(quán)威的莫過于《三國志》。曹操一生征戰(zhàn),打敗過袁紹,遠征烏桓,有過輝煌,也有過赤壁之戰(zhàn)的慘敗。晚年時,北方局勢已經(jīng)穩(wěn)定,為了繼續(xù)開疆擴土,曹操開始考慮繼承人的問題。 ![]() 曹操一共生了25個兒子,這里面最有競爭力的應該是曹昂、曹沖、曹植和曹丕這四個人。為什么曹操最后選擇了曹丕呢?除了曹丕個人能力出眾外,運氣也是個很重要的因素。 曹昂是曹操正經(jīng)的大兒子,雖然不是嫡出,也不是曹操原配丁夫人的兒子,但是丁夫人視為己出。而且曹昂本身也很優(yōu)秀,“弱冠舉孝廉”,并且跟隨曹操征戰(zhàn)多年,深得曹操器重。可惜在南征的時候,被張繡所殺。丁夫人甚至因此與曹操離婚,可見曹昂在曹氏集團中的地位。 ![]() 曹沖也是非常有希望繼承曹操位置的兒子,他應該是曹操最喜歡的一個兒子了。曹沖非常聰明,又有仁義之心?!度龂尽分忻鞔_記載,“太祖數(shù)對群臣稱述,有欲傳后意”,也就是說,曹操不止一次地公開表達傳位于曹沖的想法。曹沖病死后,曹操痛哭流涕,十分悲傷。 ![]() 然后就是曹植了。曹植也是曹操非常喜歡的一個兒子,在征討孫權(quán)的時候,曹操“使植留守鄴”,把實際的都城交給曹植管理而不是讓曹丕管理,足可以看出曹操對曹植的信任。但是曹植的“任性而行,飲酒不節(jié)”,這可是為政者的大忌。終于在一次委任曹植為大將軍的時候,曹植因為醉酒不能去接受任務(wù),而被曹操罷免,徹底失寵。 ![]() 最后就剩一個曹丕了,其他幾個都已經(jīng)不足以對曹丕形成威脅了。況且曹丕本身就很優(yōu)秀,“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強識”,不僅是個出口成章的才子,還是個慣用政治手段的老手。在與曹植的爭奪中,表面看起來平淡無為,實則迂回包抄,略施手段便讓曹植在曹操那里失去寵愛。于是,曹丕順利成為曹操的繼承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