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牙痛 方一 【處方】 芭蕉樹心31g 【用法】 用淘米水1碗半,煎至1碗頓服。 方二 【處方】 經(jīng)霜老絲瓜1個 【用法】 燒存性為末,每服3g,溫開水送服。 方三 【處方】 懷牛膝 地骨皮各31g 【用法】 水煎服,體弱者減半用。 方四 【處方】 龍膽草 藏青果各6g 【用法】 煎濃湯1次服。 方五 【處方】 玄參31g 升麻 生地黃各5g 【用法】 水煎服。 方六 【處方】 生地黃31g 防風16g 白芷9g 【用法】 水煎服。也有不用白芷。 方七 【處方】 薄荷 蒺藜 蜂房各16g 【用法】 水煎服,痛時加甘松6g。 方八 【處方】 淡竹葉 地骨皮各9g 生石膏31g 【用法】 水煎服。 方九 【處方】 玄參 生地黃各31g 懷牛膝 鹽知母各13g 【用法】 用水兩碗,煎至1碗,分早、晚2次空腹服。 方十 【處方】 生石膏31g 大生地黃16g 細辛生甘草各3g 【用法】 用水兩茶碗,煎剩一碗,溫服。入口內少含片時再咽下,但體質弱者,可分作兩劑服,老人及兒童,尤須少服。 方十一 【處方】 生地黃 石膏各31g 知母9g 升麻3g 【用法】 水煎服。 方十二 【處方】 升麻 細辛各3g 玄參9g 石膏6g 【用法】 水煎服。 【備注】 又方:①上方去升麻,加白芷,水煎服;②加白芷,水煎服;③去玄參,加生地,水煎服;④去細辛,加知母,水煎服;⑤去細辛,水煎服。 方十三 【處方】 薄荷油 【用法】 棉球蘸油涂塞痛處。 方十四 【處方】 白芷31g 【用法】 研成細末,加冰片0.6g放入牙洞內或牙縫中。 方十五 【處方】 將西瓜皮切成小塊,浸入鹵水內備用。 【用法】 臨用時取1塊放痛處咬住。 方十六 【處方】 牙皂角子 【用法】 研末,放痛處。亦可與食鹽同用。 方十七 【處方】 食鹽適量 【用法】 搽痛處。 方十八 【處方】 芒硝若干小塊 【用法】 將此藥小塊,含于牙痛之處,藥化,可徐徐吐出,如咽下喉中,亦無妨害,藥盡再含?;蜓心┤臊x孔及齒縫中。 方十九 【處方】 路路通3g 蓽茇6g 【用法】 共研細末,搽患處。 方二十 【處方】 補骨脂6g 細辛3g 冰片1g 【用法】 研細末,擦患處。亦可將補骨脂改用川椒。 方二十一 【處方】 烏梅1?!「什?g 冰片0.2g 【用法】 研末搗為丸,含口中,涎流出,痛即可止。 方二十二 【處方】 細辛3g 地骨皮9g 【用法】 清水煎湯,含于口中作漱劑。 方二十三 【處方】 花椒 蒼耳子各16g 【用法】 合搗放在大碗內,用開水沖之,候溫漱口。亦可單用蒼耳子煎湯作漱劑。 方二十四 【處方】 青松毛250g 鹽鹵63g 【用法】 煎汁頻漱。 方二十五 【處方】 青扁柏樹葉 【用法】 煎汁含漱。 方二十六 【處方】 熟地黃 地骨皮各63g 生石膏16g冰糖63g 【用法】 水煎服,一大碗。 方二十七 【處方】 雞蛋箕菜 【用法】 燒湯吃。 方二十八 【處方】 全蝎19g 薄荷6g 【用法】 煎熬,早晚服。 方二十九 【處方】 生石膏19g 生地黃 荊芥 防風丹皮 青皮 川姜 甘草各3g 【用法】 中藥水煎劑,1碗半水煎余1/3,二煎同上,早晚各服1煎。 方三十 【處方】 荊芥 防風 細辛 石膏 竹葉各9g 【用法】 水煎服。 (二)小兒牙疼 【處方】 蕎麥根1把 【用法】 水煎加紅糖適量服。 (三)齲齒疼痛 方一 【處方】 生地黃13g 冰片1.2g 【用法】 共搗為丸。將丸放于齲洞處。 方二 【處方】 花椒1粒 【用法】 放于齲齒上,用力咬住?;蛴没ń纺┤臊x洞。亦可用醋煎漱口。 方三 【處方】 白胡椒末 【用法】 塞入齲齒孔,或加青鹽同塞。 方四 【處方】 樟腦末2g 【用法】 棉球蘸搽患齒,涎出痛即減。亦可與薄荷同用。 方五 【處方】 沒食子少許 【用法】 研末,塞齲牙內,半小時再上藥1次,或做成丸狀塞入亦可。 方六 【處方】 五倍子適量 【用法】 焙干研末,放入牙洞內,即止痛,亦可加冰片用。 方七 【處方】 露蜂房 【用法】 焙干研末,塞入齲孔之內。亦可煎湯含漱。 方八 【處方】 雄黃末少許 【用法】 塞入齲孔?;蛴脳椚鈸v爛和勻捏成小丸塞進。又可用香油調勻作含劑。 【備注】 又方:①雄黃、干姜等份同用;②雄黃、高良姜等份同用;③雄黃1份,菖蒲2份,同研細撒痛處。 方九 【處方】 石堿(即洗衣用的) 【用法】 取米粒大小1顆。塞入齲孔內,痛即可止。注意不可放于牙齦上。 方十 【處方】 明礬少許 【用法】 塞齲孔內,或用棉裹咬在痛處。 方十一 【處方】 青礬1小塊 【用法】 塞入患處的洞里,每日數(shù)次。 【備注】 又方用皂礬與白蘿卜同搗,擠汁滴痛處。 方十二 【處方】 松香1g 乳香0.6g 冰片0.2g 【用法】 研細,放于齲齒孔內及其附近。 (四)牙痛,便秘 方一 【處方】 生地黃3g 大黃(后下)9g 【用法】 水煎服。 方二 【處方】 大黃 升麻各9g 【用法】 水煎服。 方三 【處方】 生石膏 生大黃各16g 【用法】 水煎服。體弱者,大黃可減量用。 (五)腎虛牙痛 【處方】 大生地黃 大熟地黃 骨碎補 玄參各9g 【用法】 水煎服。 (六)寒證牙痛 方一 【處方】 細辛(末)少許 【用法】 塞入痛處,或加少許冰片同用。亦可用以煎湯漱口。 方二 【處方】 細辛 五味子各0.6g 【用法】 共搗為丸,塞痛處,連用數(shù)日,痛即停止。 【備注】 又方:①細辛2g,生地黃6g同用;②細辛、蘇葉各等份同用;③細辛、白芷、姜黃等份同用,或再加冰片用。 (七)拔牙 方一 【處方】 急性子(即鳳仙花子) 【用法】 研細末,和酒點在壞牙根處。注意勿點在好牙上。 方二 【處方】 硇砂適量 鯽魚1條 【用法】 硇砂和鯽魚肉煨過,以瓶收藏,待有霜刮下,以針蘸藥點牙。 方三 【處方】 白龍骨9g 大蒜頭1瓣 【用法】 同搗爛貼痛處。 方四 【處方】 馬尾1條 【用法】 燒灰存性為末,點于病齒根部,切不可誤點好齒。 方五 【處方】 蓽茇 丁香 細辛 花椒各少許 【用法】 共為細末,用棉花包住,塞在壞牙根上。 【備注】 又方草烏、蓽茇各5g,川椒、細辛各9g,共研細末,取少許點痛牙內外。 方六 【處方】 草烏 萊菔子(白)各5g 川椒 細辛各3g 【用法】 共為末,擦于拔牙肉外處,或每用少許點于牙根,少待片刻,即易于拔除。 (八)拔牙后血流不止 方一 【處方】 明礬末 【用法】 以此末摻棉球上,放于牙窩中,如被血沖開,再加礬末。 方二 【處方】 三七粉 【用法】 先用藥棉拭凈創(chuàng)口的血,然后敷上三七粉,即用紗布壓住創(chuàng)口。 方三 【處方】 食鹽適量 【用法】 藥棉蘸食鹽濃液塞創(chuàng)口內。 方四 【處方】 芒硝5g 熟硼砂0.8g 雄精2g 【用法】 和勻研末放入患處。(朱平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