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是指骨組織受到細(xì)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癥,屬中醫(yī)的“附骨疽”、“脫骨疽”范疇。因本病附骨成膿,故稱“附骨疽”。又因潰后有死骨脫出,故稱“脫骨疽”。 此病多為瘡、癰、扁桃體炎、咽喉炎、中耳炎等病后余毒未盡,深蕰于內(nèi),經(jīng)骨繼發(fā),故為余毒流注所致。初起常有發(fā)冷、寒戰(zhàn)、體溫升高、全身虛弱,患肢劇痛、腫脹、不敢活動(dòng),發(fā)病后四周內(nèi)、死骨未形成前,此為急性骨髓炎;附骨成膿、流清稀膿水,如治不及時(shí)或不徹底,潰后常形成竇道,或有死骨脫出,多為慢性骨髓炎。 ·三黃湯· 【組成】 大黃20g,黃連8g,黃芩15g?!居梅ā俊∩纤幖铀?00ml,浸泡15分鐘后,煎煮,煮沸后再煎20分鐘,過濾取汁,將藥液倒入一小盆內(nèi),患指清創(chuàng)后,浸泡在藥液中,每次30分鐘,每天3次。浸泡時(shí),每隔10分鐘再用紗布包裹患指輕輕擠壓1次,使膿性分泌物排出,并使藥液進(jìn)入病灶。浸泡畢,敷料包扎?!竟πА壳鍩嵩餄瘛鲅舛?。【主治】 指骨骨髓炎?!靖接洝俊』蛉↑S連、黃柏、黃芩、大黃各50g,冰片10g。用法與主治同上。用藥1月左右即愈。 ·解毒湯· 【組成】 鮮野菊花全草500g(干品100g),鮮水芙蓉葉400g(干品100g),藤黃1g?!居梅ā俊∩纤幖铀? 000ml,煎至2 000ml,將藥液倒入盆內(nèi),趁溫?zé)峤椿继?,至膿盡為止。每日浸洗1或2次。有竇道者可用30~50ml注射器套上尼龍輸液管插至竇道深部沖洗。一般用藥11~30天即可治愈。【功效】 清熱解毒。【主治】 慢性骨髓炎?!靖接洝俊∮忠环?,即本方加夏枯草500g(干品150g),鮮木芙蓉葉450g(干品120g),余同上。用之臨床,效果尤佳。 ·萍鰍膏· 【組成】 浮萍(鮮品、全草)30g,活泥鰍2條?!居梅ā俊∧圉q用清水養(yǎng)24小時(shí),保留體表黏滑物質(zhì),洗凈后再用冷開水浸洗1次。將浮萍、泥鰍一起搗爛敷患處,外加包扎固定。每日換藥1次,2周為1個(gè)療程。瘡口愈合最早12天,最長(zhǎng)43天,一般為23~32天。多數(shù)患者用藥3~9天,創(chuàng)口縮小、腫脹疼痛消失?!竟πА俊∠[止痛、拔毒生肌。【主治】 慢性骨髓炎。 ·葡萄根膏· 【組成】 新鮮野葡萄根、雞蛋、香油、白酒、苯甲酸鈉(作防腐劑)各適量?!居梅ā俊⑿迈r野葡萄根去外皮洗凈,捶取內(nèi)皮搗爛成泥狀,每500g加雞蛋清4個(gè),香油60ml,白酒5ml,苯甲酸鈉2.5g,攪拌成膏,置瓶?jī)?nèi)備用。又取新鮮野葡萄根內(nèi)皮搗汁,浸泡紗條,高壓消毒,裝瓶備用。上藥均不宜用金屬器皿盛裝。用時(shí)先洗凈患處皮膚。紅腫痛或有膿未潰者外敷藥膏0.2cm厚,以膠布或繃帶固定;表面堅(jiān)硬、膿腫難消者,可于局部先撒藤黃粉再敷藥膏;破潰成瘺管者,則先用紗布條引流,再外敷藥膏。每日換藥1次。堅(jiān)持用藥,其效始著?!竟πА俊∏鍩峤舛?、消腫止痛、拔膿生肌。【主治】 慢性骨髓炎。 ·蜈蚣散· 【組成】 蜈蚣1條。【用法】 將蜈蚣焙干,研為細(xì)末,放于瓶?jī)?nèi)再置蒸籠內(nèi)消毒后即可應(yīng)用(高壓消毒產(chǎn)生凝塊,則影響效果)。用時(shí)先將患部徹底清除死骨及壞死組織,有明顯出血點(diǎn)行結(jié)扎止血,3或4天無明顯滲血即開始換藥。將均勻蘸有蜈蚣粉的油紗布填塞傷口處,隔日或隔兩天換藥1次。成人1條蜈蚣分為3次,每日服1條,兒童酌減,無副作用。待創(chuàng)口長(zhǎng)出新鮮肉芽(創(chuàng)面長(zhǎng)平)即可停止用蜈蚣粉換藥。改用鹽水紗布或凡士林紗布換藥。一般用藥2周至3個(gè)月后即可治愈。【功效】 拔毒生肌。【主治】慢性骨髓炎。(程爵棠,程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