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相爭最終是以劉邦勝利為結(jié)局,開創(chuàng)了漢朝,可是你知道為何在項羽自刎后,還慘遭分尸搶奪嗎?今天就由小編來說說,概因劉邦的這一命令。 ![]() 項羽生于亂世,成長于一個沒落的貴族世家,少年勇武輕狂,心存大志,起兵之后殺伐謀斷,征戰(zhàn)連連,一生金戈鐵馬罕遇敵手,滅秦后擁立天子,自封霸王,在那個時代幾乎無敵于天下。內(nèi)心驕傲而敏感,性格剛愎自用,做事只執(zhí)于虛名和自己心中的所謂快意,屬于那種干了再想的莽夫,甚至說只要不違背自己心中的道義,有些事情即便是干了都不想。這樣的人,他是不會承認失敗的,也不會甘于失敗,更不會反省自己的過失以及可能對他人造成的影響。所以說項羽也只能是個英雄,或者說豪杰,而如果你都不同意的話,至少,這還是個值得讓人尊敬的男人。 雖然說大丈夫能屈能伸,但是項羽心中的尊嚴和理想和驕傲顯然不允許他這么做。他心中的正道是寧折不彎,堅毅剛正的,所以他才會和厚黑的范增最后分道揚鑣,所以他才會在鴻門宴上放過劉邦,所以他才會相信了劉邦與他平分天下的決定,換句話說,所以他最終才會被張良和劉邦陰了一把,然后,陰溝翻船了。 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該下,在突出沖圍后遭到漢軍追殺,最后逃到烏江岸邊,橫劍自刎。項羽的一生堪稱傳奇,死得也是轟轟烈烈,然而漢軍將士卻沒被項羽感動,他們在項羽死后,如同發(fā)瘋了一遍,居然一擁而上,將項羽亂刃分尸!漢軍將士到底為什么這么殘忍呢? 這件事說起來還得怪劉邦!常言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原來劉邦深知項羽武藝高強,為了激勵將士,徹底解決項羽,他特意頒布了極高的賞格,(能生擒或者殺死項羽者)“賞千金、封萬戶侯”。所以項羽雖然在垓下突圍而去,但卻遭到了漢軍瘋狂的追擊,“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一路上將項羽手下的兵將斬殺殆盡。 來到烏江岸邊后,項羽率領余下的將士下馬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激戰(zhàn)過后,手下將士傷亡殆盡,項羽本人也已經(jīng)身負重傷了,“身亦被十馀創(chuàng)”。項羽明白,他最后的時刻到來了。這時候,項羽看到漢軍陣中有個熟人,名叫呂馬童,與項羽關系還算不錯,但此時已經(jīng)成為仇敵。 項羽大呼道:“若非吾故人乎?”呂馬童十分羞愧,不敢正視項羽,他指著項羽,對對自己身邊的王翳說道:“此項王也?!边@時候項羽已經(jīng)決定終結(jié)自己的生命,他大聲對呂馬童說道:“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然后自刎而死。這支漢軍的主將是王翳,他得到了項羽的首級。 接下來,其他漢軍為爭奪項羽尸首,不惜刀劍相向,自己人和自己人打起來了,“余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shù)十人”,畢竟能獲得項羽的尸首就是財富、爵位的憑證!到最后,“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也就是說項羽的尸首被分成為五份。五個人帶著項羽的尸首,歡歡喜喜的回歸軍營。 劉邦并沒有食言,不過為了公平起見,他將千金、萬戶分成了五份。介紹一下分獲項羽的尸首的五人的情況-- 1、楊喜 楊喜(?-前168年),字幼羅,號德嘉,華陰人(今陜西潼關縣)。漢初猛將,曾官居漢高祖時郎中騎都尉(管理宮廷車騎門戶的武官),又執(zhí)掌宮中更值宿衛(wèi)(負責宮中夜間安全的武官),后因 東城(今安徽定遠)斬殺項羽有功而封赤泉侯。 2、呂馬童 呂馬童(?—公元前170年),西漢初年功臣之一。曾參與分割項籍尸體,高帝五年正月(公元前201年1月)被封為中水侯,文帝十年(公元前170年)薨,謚號“莊”。 3、呂勝 呂勝,秦末漢初人物,劉邦部將,官拜郎中。公元前202年,呂勝隨灌嬰追殺項羽至烏江,項羽自刎后,將其分尸,呂勝與王翳、楊喜、呂馬童、楊武各得一部分,因功被劉邦封為涅陽侯。 4、楊武 楊武(?—公元前167年),西漢將領,因擊殺項羽,獲得尸體而封吳房侯,公元前167年逝世,兒子楊去疾繼位。公元前143年因犯罪被革除繼承權(quán)。 5、王翳 王翳,秦地人,在漢滅三秦的戰(zhàn)役中,歸順漢王劉邦。參加過垓下之戰(zhàn),因攻殺項羽獲得其頭而立功,高帝五年正月(公元前201年1月)封為杜衍侯,1700戶。功臣表排行102位。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薨,謚號“莊”。 原本這五個人的官職并不高,戰(zhàn)功也不顯赫,按理說是沒有機會封侯的,不過因為他們奪得了項羽的尸首,所以成為西漢開國功臣。 對此你怎么看待呢? 本帖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