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山天池的名氣太大,這往往讓游客或世人誤以為自己知道它,了解它,因而掩蓋了自己的其實(shí)是所知甚少,或者是一無所知。我就是一個例子。行前,自己對于天山天池沒有做作保功課,以為知道它。結(jié)果在瀏覽中,忽略掉了許多景觀,至今想起都后悔錯過了,錯過了。下面,我梳理一下關(guān)于游天山天池所必知的常識,以待有義于來者。 ![]() ![]() 一、天池的地理位置: 五千里天山呈東西走向,天池位于天山最東部博格達(dá)峰北坡山腰處,地處新疆維昌吉州阜康市境內(nèi),距烏魯木齊市97公里。 ![]() 博格達(dá)峰(上圖引自網(wǎng)絡(luò))海拔5445米,是天山山脈東段的一條支脈,從烏魯木齊斷裂帶起,向東一直延伸到巴里坤境內(nèi),全長300多公里。博格達(dá)在蒙古語里是“神山”、“圣山”、“靈山”的意思,明清時期是漠西蒙古和碩特部的游牧帶。 ![]() ![]() 二、天山天池湖面海拔1910米,南北長3.5公里,東西寬0.8~1.5公里,最深處103米。天池的形成原因有兩種說法。一是古冰蝕-冰磧堰塞湖說,二是山崩、滑坡堰塞湖兩說?,F(xiàn)場觀觀察,湖的西部有大量石塊,應(yīng)該是山峰之上的石崖滾落所致。 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天山天池系距今200余萬年前第四紀(jì)大冰川活動中形成的冰磧湖。此湖三面環(huán)山,北面為一座天然堤壩,此堤即堰塞形成。 ![]() ![]() ![]() ![]() ![]() 三、天山天池的水為淡水。其北部天然湖堤流出一條河,即三工河,河切山谷。河谷由侏羅紀(jì)砂巖、油頁巖和燒變巖等組成,地貌奇異壯觀,巖石中含有從第三紀(jì)至古生代石炭紀(jì)各地質(zhì)年代的化石,揭示了滄桑巨變的地質(zhì)演化變遷和生物進(jìn)化歷程,宛如一條時光隧道。谷中多古榆樹。三工河谷從石門以北至入山口,全長25公里,是進(jìn)入天池的必經(jīng)之地。這一段因乘車,很難細(xì)細(xì)品味。 ![]() ![]() ![]() ![]() ![]() 四、天池西側(cè)建有人行步道直至池南,長約六七華里,是一個非常好的乘涼游玩的去處。也適合于攝影。旅行中,見過好幾撥婚紗攝影的,以天池為背景拍照。行兩三里,有一處天然的沙灘,可戲水。 ![]() ![]() ![]() ![]() ![]() ![]() 五、天池景區(qū)除大天池外,還有兩個小天池景觀。一是西小天池。有一瀑布,傳為“王母娘娘的淋浴水”,“洗澡水”下瀉即成“西小天池”。“西小天池瀑布”對面,光緒年間建有六角、尖頂?shù)摹坝^瀑亭”,已毀。西小天池瀑布的源頭為“醴泉洞”,又稱“隱乳洞”。泉乳從地下涌出,傳說附會“王母娘娘的醴泉”。此處景觀只能在車上遠(yuǎn)望。 ![]() 另一處稱東小天池。東小天池位于天池大海子?xùn)|北出口處,又名黑龍?zhí)?。天池大壩東端有一人工瀉水閘,池水經(jīng)此閘跌宕而下匯為東小天池。東小天池入口和出口都有瀑布,瀑潭相連,空間深奧,景色靜美。東小天池北岸斷崖峭壁,高近百米,故稱“百米崖”(參見下圖-引自網(wǎng)絡(lu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天山大天池湖面,呈半月形。最大湖深在東北處,102米,平均湖深40米;湖面最大面積4.9平方公里,一般為3.5平方公里;最大容水量2億噸,一般為1.6億噸;湖中人工養(yǎng)殖的冷水型無鱗魚。 ![]() ![]() 七、天池北岸是由古冰川終磧壟及山體崩落物迭加,堆積而成的天然堤壩,高289米,整個大壩似一條鱷魚尾巴,故稱“鱷魚壩”。大壩東首建有人工水閘,名“鱷魚閘”。天池水下瀉,形成一條10來米高的瀑布,稱“鱷魚吐珠”,水濺“黑龍峽谷地”,匯成山澗溪流,北流不遠(yuǎn)形成一潭,即東小天池?!镑{魚吐珠”、“冰潭銀簾”和“懸泉飛瀑”合稱“天池三瀑”。 ![]() ![]() ![]() 八、天池周圍還有不人文古跡和冰期遺跡: 鐵瓦寺址,位于天池西側(cè),距湖邊700米處,坐落在一塊四千多平方的臺地上,座西南,向東北,背靠山面天池。 大鍋底坑,位于天池大海子西側(cè)2530米,是古冰川活動過程中形成的古冰窖,形似鍋底,故名。海拔2180米,面積12.5萬平方米。 小鍋底坑坑底海拔2180米,面積3.68萬平方米,是一個形狀完整的古冰窖,呈倒方錐形,四面封閉,環(huán)境幽靜,是天池地區(qū)最美的林間草地。 東岳廟址,位于天池西南面,燈桿山山體南部的山腰一塊臺地上。臺地三面被馬牙山、燈桿山環(huán)繞著,東北面臨大鍋底坑。臺地四周長滿云杉密林。其余不一一列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