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产国偷v产偷v自拍,国产午夜片在线观看,婷婷成人亚洲综合国产麻豆,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

  • <output id="e9wm2"></output>
    <s id="e9wm2"><nobr id="e9wm2"><ins id="e9wm2"></ins></nobr></s>

    • 分享

      唐紀十四(三)--翠微宮里說太宗

       zqbxi 2019-09-02

      翠微寺:原名翠微宮,位于西安長安區(qū)灃峪灤鎮(zhèn)南淺山上的黃峪填充村,是唐太宗李世民避暑養(yǎng)病的離宮,始建唐代初年,唐貞觀十年廢,貞觀二十一年重修,名曰翠微宮。元和中年改為翠微寺。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因病死于翠微宮,據(jù)傳唐太宗駕崩的先天晚上還和玄奘三芷法師在宮談了許久,太宗死后高宗李治在公卿擁戴下宮內(nèi)含風(fēng)殿登基,翠微宮籠山五苑,宮北開門日云霞門,有翠微殿、太子宮、含風(fēng)殿、宮西開金華門有安善殿,冀州進士張昌齡五期作《翠微宮頌》,唐人《題故翠微宮》詩,翠微寺倒株松?可見當(dāng)時翠微寺是十分壯觀的。后來大詩人劉禹錫無有一道《翠微寺有感》,描寫唐太宗游幸時的情景(吾王昔游幸,離宮云院開,朱旗迎夏早涼軒避暑來,湯餅賜都尉,寒冰頌上才,龍顏不可望,王座生塵埃)。

      唐紀十四(三)---翠微宮里說太宗 - zqbxi520 - 敞開胸懷  迎接未來

      位于西安市長安區(qū)終南山灃峪溝內(nèi)的黃峪寺村

      在西安市長安區(qū)終南山的灃峪口入山10里處一東向溪谷曰“高鞭子”,這里溪流潺潺,山野秀美。穿林轉(zhuǎn)山繞梁10里,便到達黃峪寺村,田園青,周山秀,花樹美艷,踏落葉清風(fēng),穿叢林石徑,聽自在鳥鳴,與山野溪流親近,北國風(fēng)光多錦繡,萬物霜天競自由……?

      據(jù)歷史考證,李世民的翠微宮建筑群應(yīng)在灃峪5公里東側(cè)闊臺形地帶,該處上方有一小村莊名黃峪寺即是。唐代詩人溫庭筠《題翠微寺》詩所說:“要看山光如潑黛,更須留待雨晴時。南山深鎖翠微宮,寺在山南十里東?!? 黃峪寺原屬長安縣內(nèi)苑鄉(xiāng)轄地,現(xiàn)在屬長安區(qū)灤鎮(zhèn)街道管轄,曾因唐太宗翠微宮下苑得名內(nèi)苑,唐代在此建有翠微宮,是顯赫一世的歷史人物唐太宗李世民臨終之地。

      唐紀十四(三)---翠微宮里說太宗 - zqbxi520 - 敞開胸懷  迎接未來

      黃峪寺古樹見證這里滄桑的歷史

      長期以來對于李世民臨終時的具體地點至今都沒有找到。由于李世民病死在長安之外,當(dāng)時出于穩(wěn)定局勢,密不發(fā)喪,翠微宮在何處,沒有過明確記載。

      現(xiàn)在說黃峪內(nèi)一個名叫黃俗寺的小村,唐翠微宮遺址就在這一帶。是因村南有金沙泉為證?,F(xiàn)泉下有一條溪流自峪上游流下,下游就是今天流過灤鎮(zhèn)的金沙河,在高橋西側(cè)歸人潏河。

      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曾寫過《答長安崔少府叔封游終南山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見寄》詩:“初登翠微宮,復(fù)憩金沙泉。踐苔朝露滑,弄波夕月圓。飲被石下流,結(jié)蘿宿溪煙。昆湖夢綠水,龍駕空茫然?!痹娭兴f終南山翠微寺和金沙泉即在此峪內(nèi)。茫然的龍駕當(dāng)然指太宗李世民,此水即西向流往昆明湖。按詩中語氣,翠微宮應(yīng)在今金沙泉的下方。

      唐紀十四(三)---翠微宮里說太宗 - zqbxi520 - 敞開胸懷  迎接未來

      黃峪寺

      唐紀十四(三)---翠微宮里說太宗 - zqbxi520 - 敞開胸懷  迎接未來

      唐代翠微宮遺址

      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高祖在此峪建太和宮作為夏宮避暑。谷口外就成了內(nèi)苑,禁止人們通行,就是現(xiàn)在峪口外的內(nèi)苑村一帶,土地大部為今西安野生動物園所占。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太宗李世民嫌禁內(nèi)煩熱,應(yīng)公卿請求,將太和宮擴建為翠微宮,由將作大匠閻立德主持,增大規(guī)模。其北門稱云霞門,朝殿曰翠微殿,寢殿稱含風(fēng)殿。工程歷年余,李世民于次年四月住進翠微宮。唐人劉禹錫《翠微宮有感》詩,描繪太宗在翠微宮時的盛況:“吾王昔游幸,離宮云際開。朱旗迎夏早,涼軒避暑來。金闕齊兩山,玉宇浮云排。湯餅賜都尉,寒冰頌上才?!?nbsp;

      李世民去世后,翠微宮為唐王朝貴族所忌諱,不再愿來此避暑,遂將宮殿改為翠微寺,人們俗稱皇谷寺。然而寺院也沒有人來上香朝拜,于是便衰落損圮。詩人劉禹錫曾寫《過翠微寺》詩:“翠微寺本翠微宮,亭臺樓閣幾十重。天子不來僧又去,樵夫時倒一棵松?!泵鑼懘湮⑺滤ヂ浜箝苑蚩撤ニ蓸涞那闆r。

      李白來時翠微宮也是一片荒涼,他由此峪回來時所寫另一首《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卻順?biāo)鶃韽剑n蒼橫翠微?!贝撕蟆按湮ⅰ币辉~常常帶有沒落、傷感的情調(diào)。

      金人趙閑閑詩《翠微寺》也說當(dāng)年翠微宮遺址。詩曰:“南山深處翠微宮,寺在南山十里東。抵徑朝來衣袖濕,不知身在翠微中?!?/p>

      唐紀十四(三)---翠微宮里說太宗 - zqbxi520 - 敞開胸懷  迎接未來

      明代賓竹道人的"翠微山"碑,該碑現(xiàn)存黃峪寺

      黃峪一帶山嶺名翠微山,頂峰名叫白腦,海拔1515米。峭壁呈白色,冬季積雪如冠,分外壯麗。明代八嗣秦王朱誠泳曾來這里尋訪翠微宮古跡,他在《吊翠微宮》詩中說:“翠微深人翠微宮,避暑當(dāng)年說太宗。吊古不須增感慨,憑高聊復(fù)將笑容。千章古木蒼煙合,數(shù)尺殘碑碧鮮封。獨喜滿懷吟興時,參天花朵玉芙蓉。”當(dāng)時這里還有殘碑?dāng)嚯A和高大的玉蘭樹。

      唐紀十四(三)---翠微宮里說太宗 - zqbxi520 - 敞開胸懷  迎接未來

      黃峪寺村的冬天美景

      據(jù)《長安縣地名志》中引清代靈感寺長老慧禪在《閑嚼集·黃谷尋翠微寺遺跡》詩中說:“金沙河連金沙泉,幾戶人家?guī)状稛?。青苔埋沒柱石基,牧兒時拾殘玉環(huán)。忽見旌旗滿山谷,凝看金闕高九天。一代君王今何處,依稀綠水伴青山。”他走訪黃谷時見到柱基石,并有牧兒拾到殘玉環(huán)。對一代君王(顯然指李世民)臨終處感慨不已?;鄱U長老想像到當(dāng)年翠微宮盛況,然而名聲顯赫的太宗只是歷史過客,綠水青山才是依舊。詩中已將此峪寫為黃谷,黃谷本名皇谷,近代才諧音寫為黃峪,小村皇谷寺也諧音為黃峪寺了。

      八月,甲子,立皇孫忠為陳王。

      己巳,上行幸靈州。

      江夏王道宗兵旣渡磧,遇薛延陀阿波達官眾數(shù)萬拒戰(zhàn),道宗擊破之,斬首千余級,追奔二百里。道宗與薛萬徹各遣使招諭敕勒諸部,其酋長皆喜,頓首請入朝。庚午,車駕至浮陽。回紇、拔野古、同羅、仆骨、多濫葛、思結(jié)、阿跌、契苾、跌結(jié)、渾、斛薛等十一姓各遣使入貢,稱:“薛延陀不事大國,暴虐無道,不能與奴等為主,自取敗死,部落鳥散,不知所之。奴等各有分地,不從薛延陀去,歸命天子。愿賜哀憐,乞置官司,養(yǎng)育奴等?!鄙洗笙?。辛未,詔回紇等使者宴樂,頒賚拜官,賜其酋長璽書;遣右領(lǐng)軍中郎將安永壽報使。

      壬申,上幸漢故甘泉宮,詔以“戎、狄與天地俱生,上皇并列,流殃構(gòu)禍,乃自運初。朕聊命偏師,遂擒頡利;始弘廟略,已滅延陀。鐵勒百余萬戶,散處北溟,遠遣使人,委身內(nèi)屬,請同編列,并為州郡;混元以降,殊未前聞,宜備禮告廟,仍頒示普天。”

      庚辰,至涇州;丙戌,踰隴山,至西瓦亭,觀馬牧。九月,上至靈州,敕勒諸部俟斤遣使相赍詣靈州者數(shù)千人,咸云:“愿得天至尊為奴等天可汗,子子孫孫常為天至尊奴,死無所恨。”甲辰,上為詩序其事曰:“雪恥酬百王,除兇報千古。”公卿請勒石于靈州;(靈州——北魏置,治薄骨律鎮(zhèn)(今寧夏靈武西南)。北周改州洽名為回樂縣。隋唐為靈州靈武郡。唐為朔方節(jié)度使治所。宋屬西夏。元為靈州。民國為靈武縣。)從之。

      特進同中書門下三品宋公蕭瑀,性狷介,與同寮多不合,嘗言于上曰:“房玄齡與中書門下眾臣,朋黨不忠,執(zhí)權(quán)膠固。陛下不詳知,但未反耳?!鄙显唬骸扒溲缘脽o太甚!人君選賢才以為股肱心膂,當(dāng)推誠任之。人不可以求備,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長。朕雖不能聰明,何至頓迷臧否,乃至于是!”瑀內(nèi)不自得,旣數(shù)忤旨,上亦銜之,但以其忠直居多,未忍廢也。

      上嘗謂張亮曰:“卿旣事佛,何不出家?”瑀因自請出家。上曰:“亦知公雅好桑門,今不違公意?!爆r須臾復(fù)進曰:“臣適思之,不能出家。”上以瑀對羣臣發(fā)言反復(fù),尤不能平;會稱足疾不朝,或至朝堂而不入見。上知瑀意終怏怏,冬,十月,手詔數(shù)其罪曰:“朕于佛敎,非意所遵。求其道者未驗福于將來,修其敎者翻受辜于旣往。至若梁武窮心于釋氏,簡文銳意于法門,傾帑藏以給僧祗,殫人力以供塔廟。及乎三淮沸浪,五嶺騰煙,假余息于熊蹯,引殘魂于雀鷇,子孫覆亡而不暇,社稷俄頃而為墟,報施之征,何其謬也!瑀踐覆車之余軌,襲亡國之遺風(fēng);棄公就私,未明隱顯之際;身俗口道,莫辨邪正之心。修累葉之殃源,祈一躬之福本,上以違忤君主,下則扇習(xí)浮華。自請出家,尋復(fù)違異。一回一惑,在乎瞬息之間;自可自否,變于帷扆之所。乖棟梁之體,豈具瞻之量乎!朕隱忍至今,瑀全無悛改。可商州刺史,仍除其封。”(心神不定,更年期反應(yīng),退休為好)

      上自高麗還,蓋蘇文益驕恣,雖遣使奉表,其言率皆詭誕;又待唐使者倨慢,常窺伺邊隙。屢敕令勿攻新羅,而侵陵不止。壬申,詔勿受其朝貢,更議討之。

      丙戌,車駕還京師。

      冬,十月,己丑,上以幸靈州往還,冒寒疲頓,欲于歲前專事保攝。十一月,己丑,詔祭祀、表疏、胡客、兵馬、宿衛(wèi),行魚契給驛、授五品以上官及除解、決死罪皆以聞,余并取皇太子處分。

      十二月,己丑,羣臣累請封禪;從之。詔造羽衛(wèi)送洛陽宮。

      戊寅,回紇俟利發(fā)吐迷度、仆骨俟利發(fā)歌濫拔延、多濫葛俟斤末、拔野古俟利發(fā)屈利失、同羅俟利發(fā)時健啜、思結(jié)酋長烏碎及渾、斛薛、奚結(jié)、阿跌、契苾、白霫酋長皆來朝。(上合組織)庚辰,上賜宴于芳蘭殿,命有司厚加給待,每五日一會。

      癸未,上謂長孫無忌等曰:“今日吾生日,世俗皆為樂,在朕翻成傷感。今君臨天下,富有四海,而承歡膝下,永不可得,此子路所以有負米之恨也(漢劉向《說苑·建本》:“子路(亦稱仲由)曰:‘負重道遠者不擇地而休,家貧親老者不擇祿而仕。昔者由事二親之時,常食藜藿之實(指粗陋的飯菜),而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沒之后,南游于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鐘。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食藜藿為親負米之時,不可復(fù)得也。’”)。詩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柰何以劬勞之日更為宴樂乎!”因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悲。(這是對生日的準確認識,所謂我之生日,娘之苦日)

      房玄齡嘗以微譴歸第,褚遂良上疏,以為:“玄齡自義旗之始翼贊圣功,武德之季冒死決策,貞觀之初選賢立政,人臣之勤,玄齡為最。自非有罪在不赦,搢紳同尤,(插笏于紳。紳,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圍于腰際的大帶。搢紳,有官職的或做過官的人。一般都稱之為縉紳。)不可遐棄。陛下若以其衰老,亦當(dāng)諷諭使之致仕,退之以禮;不可以淺鮮之過,棄數(shù)十年之勛舊?!鄙襄嵴俪鲋?。頃之,玄齡復(fù)避位還家。久之,上幸芙蓉園,玄齡敕子弟汛掃門庭,曰:“乘輿且至!”有頃,上果幸其第,因載玄齡還宮。

      太宗貞觀二十一年(丁未,公元六四七年)

      春,正月,開府儀同三司申文獻公高士廉疾篤;辛卯,上幸其第,流涕與訣;壬辰,薨。(高士廉(575年-647年),名儉,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唐初宰相,北齊清河王高岳之孫,唐太宗文德皇后舅父。高士廉早年曾是隋朝的治禮郎,因受斛斯政牽連,被貶為朱鳶主簿,被交趾太守丘和委任為司法書佐。武德五年(622年),高士廉歸唐,被任命為雍州治中,后協(xié)助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升任侍中,封義興郡公。貞觀五年(631年),高士廉任吏部尚書,進封許國公。后奉命編撰《氏族志》,加封同中書門下三品。貞觀十二年(638年),改封申國公,世襲申州刺史,不久又升任尚書右仆射。貞觀十九年(645年),高士廉任太子太傅,輔佐皇太子監(jiān)國。貞觀二十一年(647年),高士廉病逝,追贈司徒、并州都督,謚號文獻,陪葬昭陵,后又追贈太尉。)上將往哭之,房玄齡以上疾新愈,固諫,上曰:“高公非徒君臣,兼以故舊姻戚,豈得聞其喪不往哭乎?公勿復(fù)言!”帥左右自興安門出。長孫無忌在士廉喪所,聞上將至,輟哭,迎諫于馬首曰:“陛下餌金石,于方不得臨喪,柰何不為宗廟蒼生自重!且臣舅臨終遺言,深不欲以北首、夷衾,輒屈鑾駕?!鄙喜宦牎o忌中道伏臥,流涕固諫,上乃還入東苑,南望而哭,涕下如雨。及柩出橫橋,上登長安故城西北樓,望之慟哭。(情深義厚)

      丙申,詔以回紇部為瀚海府,仆骨為金微府,多濫葛為燕然府,拔野古為幽陵府,同羅為龜林府,思結(jié)為盧山府,渾為皋蘭州,斛薛為高闕州,奚結(jié)為雞鹿州,阿跌為雞田州,契苾?yōu)橛芟?,思結(jié)別部為蹛林州,白霫為寘顏州;各以其酋長為都督、刺史,各賜金銀繒帛及錦袍。敕勒大喜,捧戴歡呼拜舞,宛轉(zhuǎn)塵中。及還,上御天成殿宴,設(shè)十部樂而遣之。諸酋長奏稱:“臣等旣為唐民,往來天至尊所,如詣父母,請于回紇以南、突厥以北開一道,謂之參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驛,各有馬及酒肉以供過使,歲貢貂皮以充租賦,仍請能屬文人,使為表疏?!鄙辖栽S之。(世紀交通工程)于是北荒悉平,然回紇吐迷度已私自稱可汗,官號皆如突厥故事。

      丁酉,詔以明年仲春有事泰山,禪社首;余并依十五年議。

      二月,丁丑,太子釋奠(釋奠是古代在學(xué)校設(shè)置酒食以奠祭先圣先師的一種典禮,出自《禮記·王制》。)于國學(xué)。

      上將復(fù)伐高麗,朝議以為:“高麗依山為城,攻之不可猝拔。前大駕親征,國人不得耕種,所克之城,悉收其谷,繼以旱災(zāi),民太半乏食。今若數(shù)遣偏師,更迭擾其疆埸,使彼疲于奔命,釋耒入堡,數(shù)年之間,千里蕭條,則人心自離,鴨綠之北,可不戰(zhàn)而取矣?!鄙蠌闹H?,以左武衛(wèi)大將軍牛進達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右武候?qū)④娎詈0陡敝?,發(fā)兵萬余人,乘樓船自萊州泛海而入。又以太子詹事李世績?yōu)檫|東道行軍大總管,右武衛(wèi)將軍孫貳朗等副之,將兵三千人,因營州都督府兵自新城道入。兩軍皆選習(xí)水善戰(zhàn)者配之。

      辛卯,上曰:“朕于戎、狄所以能取古人所不能取,臣古人所不能臣者,皆順眾人之所欲故也。昔禹帥九州島之民,鑿山槎木,疏百川注之海,其勞甚矣,而民不怨者,因人之心,順地之勢,與民同利故也?!保▽?dǎo)水導(dǎo)民同,因勢利導(dǎo))

      是月,上得風(fēng)疾,苦京師盛暑,夏,四月,乙丑,命修終南山太和廢宮為翠微宮。

      丙寅,置燕然都護府,統(tǒng)瀚海等六都督、皋蘭等七州,以揚州都督府司馬李素立為之。素立撫以恩信,夷落懷之,共率馬牛為獻;素立唯受其酒一杯,余悉還之。

      五月,戊子,上幸翠微宮。冀州進士張昌齡獻翠微宮頌,上愛其文,命于通事舍人里供奉。

      初,昌齡與進士王公治皆善屬文,名振京師,考功員外郎王師旦知貢舉,黜之,舉朝莫曉其故。及奏第,上怪無二人名,詰之。師旦對曰:“二人雖有辭華,然其體輕薄,終不成令器。若置之高第,恐后進效之,傷陛下雅道?!鄙仙破溲?。(對文人的偏見)

      壬辰,詔百司依舊啟事皇太子。

      庚辰,上御翠微殿,問侍臣曰:“自古帝王雖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過之,自不諭其故,諸公各率意以實言之?!绷t臣皆稱:“陛下功德如天地,萬物不得而名言。”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勝己者,朕見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zhèn)?,朕常棄其所短,取其所長。人主往往進賢則欲寘諸懷,退不肖則欲推諸壑,朕見賢者則敬之,不肖者則憐之,賢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惡正直,陰誅顯戮,無代無之,朕踐祚以來,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嘗黜責(zé)一人。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唐太宗對自己進行總結(jié)了)顧謂褚遂良曰:“公嘗為史官,如朕言,得其實乎?”對曰:“陛下盛德不可勝載,獨以此五者自與,蓋謙謙之志耳?!保ǜ首鋈颂?;揚長避短;各得其所;虛心納諫;民族一家,此為貞觀之治要訣)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