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總會有些屬于她的故事,即使時光將她的身軀湮沒,也總有法子可以尋到她的影子… 沉浸于走陵尋城的我,一直希望可以在每一座陵前,在每一座古城的遺骸上懷念那些與她們相關(guān)的古人,再細細品味感懷那些書卷上讀到的故事。 農(nóng)歷五月五,正值端午佳節(jié),穿過太行八陘之一的井陘抵達太原的酒店時天色陰沉。 窗外還在電閃雷鳴,我卻已按捺不住此刻的興奮,準備出發(fā)去尋找這幾天日日念叨著的晉陽古城~ 有些夢從這里開始,有些夢在這里結(jié)束,而于我而言,與這座古城最息息相關(guān)的夢源于東魏北齊的時期,盡管它隱藏于歷史洪流中的亂世時光,鮮為人知。 那夢想始于晉陽,因晉陽的繁榮而發(fā)展壯大,卻也由晉陽的陷落而走向了破碎… 可當斷壁殘垣出現(xiàn)在眼前之時,她過于輕易地勾起了你的回憶。 從太原市內(nèi)打車前往晉陽古城的時候,出租師傅就挺奇怪我要去的這個地方,反而與我們介紹起附近的晉陽湖和明清縣城。 地圖上看似不遠的終點,果然還是有一段距離,而且和師傅所言一樣,靠近山區(qū),比較偏僻。 回翻地理志時了解到北齊河清四年后曾將晉陽縣移到了汾水以東,到武平六年齊亡之前不久,又以汾水為界,實行兩縣并置,汾水以西算龍山,汾水以東算晉陽。 可能因為晉陽的宮城位于晉陽縣內(nèi),也就是汾水東岸,所以北齊時帝王行幸晉陽的稱呼始終未變,到隋唐時期,此晉陽成了太原縣。 龍山蒙山則在北齊后期歸入龍山縣內(nèi),縣名也是因龍山而來,位于當時的汾水之西,到隋開皇時期,龍山縣被廢,歸入隋唐的晉陽。 此外,晉水由懸甕山,也就是龍山中而出,東過縣南,入汾水。 汾水則北自陽曲縣界流入,經(jīng)縣東二里,又西南入清源縣界。 書中的記載和實地的走訪不難發(fā)現(xiàn),晉陽山環(huán)水抱,確實是一方寶地。 雨水已歇,黑云未散,司機師傅是理解不了我這大下雨天打車來此懷古的心情,但還是按著導(dǎo)航,盡量避開了封路之地,努力接近我們要達到的晉陽古城西北方向。 根據(jù)一些研究報告里的方位,大致畫了下晉陽古城的遺址位置,雖細節(jié)有所偏差,但大致上,我們所去的位置可以算是晉陽古城外郭城墻西面靠西北角的一小段了… 而這個位置的西側(cè)便是龍山與蒙山。 彼時不知,我們所經(jīng)的古城營村竟然也是北齊時期知名的大明宮所在之處,雖然當時是滿目村田之景,但想到無意中穿過了大明宮也讓我小興奮了一把~~ 雨后的農(nóng)田水色一新,黃土被澆透后呈現(xiàn)著濃重的色彩。 避開了前方的封路,拐入了村莊農(nóng)田后,在下一個拐彎處,已與這座古老的晉陽古城擦肩。 我興奮地忙讓師傅停了車子,率先下車跑回了來路,走近了城墻邊上。 同行的小胖設(shè)想周道,拜托了師傅在此等候我們,并請他拉我們回城里。 沒有了交通問題的限制,我也可以盡情在這里感懷一番了。 古城晉陽的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是趙鞅(趙簡子)令人營建的,始于董安于,又由尹鐸增建。 《左氏春秋》中曾記載:“晉趙鞅入于晉陽以叛。”。 參考《晉陽古城研究》中所寫,眼前這段城墻有兩次大型營建,并經(jīng)過歷代修補… 最早的痕跡是東周時期趙簡子初營之時,而西側(cè)現(xiàn)存主體部分,寬15米,厚0.1米,夯筑年代最早為北齊時期。 此外,主體上兩處明顯的修補痕跡分別在唐與五代時期的,由此亦可見此城所歷之滄桑。 從春秋時期趙簡子派人始筑城開始,到聞雞起舞的劉琨治理并州,從十六國淝水之戰(zhàn)后前秦的國都,到北魏時期的重鎮(zhèn)樞紐,從東魏的霸府到北齊的別都,從李唐的發(fā)源之地和武周大唐的北都北京,到宋太宗趙光義滅北漢時毀掉晉陽城… 晉陽這座龍城,歷經(jīng)戰(zhàn)火洗禮,傷痕累累。 或許提到她時,更多的人會想到發(fā)跡于此的唐國公李淵與李世民父子,但于我卻會首先想到北齊蘭陵王之弟——安德王高延宗。 而不論是安德,還是安德所守護的國,似乎就是冥冥中切合著晉陽古城的命運…讓人沒來由地傷感… 北朝,曾是晉陽這座古城最為閃亮的時代… 屬于并州之地的晉陽,左有恒山之固,右有大河之險,控山帶河,地理位置和戰(zhàn)略地位都不容小覷,而他也可以說是北齊高家的根基之所,防御的重要屏障之一。 北魏末年,并州曾是爾朱榮的地盤,等到爾朱榮死后,高歡攻滅爾朱兆,以“晉陽四塞,乃建大丞相府而定居…” 之后,東西分魏,高歡遷都于鄴,在晉陽遙執(zhí)朝政,大權(quán)全歸于相府。 晉陽的輝煌歲月由此而來,北齊的發(fā)源由此而始… 可如今,當初的輝煌華麗之景卻化為了眼前滄桑殘破的遺跡… 踱步在古城殘存的土夯前,吹著荒野阡陌襲來的風,望著天上的黑云四合,也沒來由地憶起那場周齊的戰(zhàn)爭,憶起安德的兩日天下… 當時,身為皇帝的高緯夜斬五龍門而逃,使得留在城中的大臣與百姓人心惶惶。 面對如黑云般壓境的周軍,時任相國、并州刺史,總山西兵事的安德王高延宗,在臣子的苦諫之下,無奈登上帝位… 為了鼓舞士氣,他傾覆晉陽宮中府藏,美女,籍沒了那些當初陪高緯縱情享樂的內(nèi)侍宦官千余家以充軍資,又親握將士之手,一一慰問。 一時間,晉陽之人爭相為其赴死,連孩童女子都加入到這場決定國運的戰(zhàn)爭中。 延宗自幼體肥,少時也是做過不少荒唐事的小魔王。 曾經(jīng),他的二叔,北齊文宣帝高洋對他寵愛有加,問他想做什么王。 延宗說要做沖天王。 于是高洋問了大臣楊愔,卻得到回答:“天下無此郡名,愿使安于德…” 因為這樣的關(guān)系,延宗最終成了安德王,卻也終究沒有安于德… 晉陽之戰(zhàn)中,他英勇無畏,親當十七史百將留名的北周齊王宇文憲,往來督戰(zhàn),所向無前。 而戰(zhàn)中,因有人降于周軍,周主宇文邕帶軍從東門而入,又焚燒了晉陽的佛寺。 為了救援城中,延宗兵分兩路,與城中之人前后夾擊,使得入城的周軍大亂,死傷千余,連宇文邕的左右也幾乎死傷殆盡。 延宗,或許曾離勝利很近,在整個北周滅齊的戰(zhàn)役中,這也是周軍最為狼狽的一次… 他以為宇文邕已死,令人在城中尋找長鬛之人,可是并未尋到…但此時勝利的喜悅已讓晉陽之人開始了飲酒歡慶。 到半夜才逃出城的宇文邕第二日重整隊伍,再次襲來。 東門南門先后被破,昨日的醉酒已讓延宗再無法重整隊伍,他奮戰(zhàn)到力驅(qū),逃至城北,最終被俘… 而隨著晉陽的失守,洛陽的投降,北齊的門戶已經(jīng)大敞,君主又是無能之人,此時,北齊的敗局已經(jīng)很難挽回了… 沿著城墻的邊緣而行,望著北側(cè)的青青農(nóng)田和黃土壘起的斷壁殘垣。 時光的殘酷總?cè)缬甏蛏碁┌愫萘遥瑓s又在不知不覺間被海浪撫平… 田野蒼蒼,我不知當初的延宗是在城北的哪處農(nóng)家被俘,離此亦有多遠,但隱隱地卻覺得就在我們剛才過來的路中… 那場隔了太久的沖天王夢,他可能早已忘卻,卻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地在國破家亡之時去實現(xiàn)了它… 或許那一刻他興奮過,因為從未離夢想這般接近… 他站在晉陽的城頭上振臂高呼,于晉陽城內(nèi)外策馬拼殺,那手中的長槊更刺穿了數(shù)不清的敵人… 但那夢太短,短到他還來不及品味就已經(jīng)破碎了… 安德兩日天下,許是冥冥中在鄴廳事所見的那般早已注定,亦如他的年號德昌,拆開之后怎么看都只有兩日,不留一絲余地… 來此的我,為延宗傷感,卻也是少有地興奮,最終站在城邊為他唱起了早先寫好的歌謠…… 沖天夢飛 飛啊飛 飛出那宮墻 在古城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算是拜了延宗,也算是拜了曾與這里擦肩過的人們。 時光千載總無情,盡管隔著浩瀚的時間,但我們都曾站在同一片天空下,聽著熟悉的風聲,望著變化著的城垣… 北周平齊后,宇文邕曾下令推崇節(jié)儉,拆毀奢華殿宇,因“并、鄴二所,華侈過度”,也成了被拆毀的重要對象。 想來當初的大明宮,晉陽宮都曾在這條政令里失去光彩… 晉陽當初的諸堂殿壯麗,也漸漸成了窮民的建材,消失于未知之地。 而為了解決后顧之憂,也為了削弱高家的殘余勢力,充實關(guān)中。 宇文邕又將并州軍人四萬戶移至了關(guān)中,將并州宮及六府廢除… 最終,他污蔑高家之人謀反,將他們幾乎盡數(shù)誅殺… 而面對這樣的景色,延宗選擇了自殺… 一把椒總好過敵人手中的刀,我大齊,我高家也不是沒有氣節(jié)之人! 來到長安后的日子,他目睹了太多兄弟受辱,家國受辱的事情,他也早便受夠了… 可惜早在誣陷來臨前他嘗試過的幾次自殺都沒有成功。 這一次,他終于能安心地去陪他遠去的國,遠去的夢了… 去咸陽的日子里,我也曾望著那些原緬懷過延宗,可惜身葬何處我卻不知… 今日,在他曾經(jīng)奮戰(zhàn)過的地方祭拜,卻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鄴城和晉陽才是他的家… 雨水的關(guān)系,夯土層變得柔軟,周圍的田地也殘留了積水,幾步來回已是一腳晉陽土,卻仍舍不得停下腳步… 歷史的車轍不曾停歇,晉陽的龍氣并沒有因為北齊的滅亡而消散,反而孕育了未來更加華麗的李唐王朝… 起兵于晉陽的李淵父子,也曾與這座古城命運相連… 據(jù)山川之險,河流之阻,本身就是絕佳的根據(jù)地,而作為李唐的根本之處,晉陽在大唐的時光依舊光鮮,直到大唐衰敗,她仍在繼續(xù)孕育著五代里新的王者氣韻~ 可盛極必衰,是歷史的必然定律,自古之城,又有哪座不曾敗落消失于荒野? 如長安,如洛陽,如鄴城…晉陽自然也有他的歸時歸處… 這座城在李唐時幾乎耗盡了能量,所以在李唐衰敗以后,她僅可用殘余的力量維持著接踵而至的政權(quán)…直到生命最后的那刻…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趙光義親征北漢,攻占了李唐衰敗后幾經(jīng)易主的晉陽城。 而后,趙光義以榆次縣為新并州,又筑新城,徙余民。 等到百姓遷出,便縱火燒毀掉了晉陽古城…… 第二年,趙光義又令人壅汾河晉祠水灌太原。 經(jīng)歷了火燒水淹,這座千年之都不僅荒廢,連古老的城垣殿基都被水流沖走了大半… 到明朝時才在原城的西南方向建起新的縣城… 關(guān)于新的縣城,其實司機師傅剛剛就以為我們要去那里,不過因為修葺的痕跡明顯,自然沒有這邊吸引我。 憑吊多時,蹭掉鞋子上的泥土,我們才回了車上。 司機師傅剛剛與當?shù)氐拇迕窳牧瞬簧賰?nèi)容,十分熱情地開始和我們說起這座古老的城,追溯起她久遠。 原本也是打算抽時間去縣城的,但今日顯然有些晚了。 所以上車后,我們請師傅緩慢開車,順著城墻遺跡走上一圈,方便我錄下沿路的城墻… 天空的色彩已如濃墨般漸散,蒼翠重生的古城殘骸被雨水洗禮一番,盡顯宋人筆下蒼涼的詩意… 金屋無寸瓦,蒼然老樹青。 懷古的氣氛似乎也把司機師傅感染了,他感慨著這千年之久的古城竟然連塊牌子都沒有。 我正想問會不會其他方向有牌子,就看到了窗外城墻上立著的碑… 于是再次請師傅停了下來。 不想這次師傅比我們還快,先我們一步就順著西北口留下的大路爬了上去。 天空的色彩總讓我覺得有些壓抑,傍晚雨后的風也在登高的過程中變得大了起來… 墻前的草木沙沙,是說不盡的古城昨日與英雄惆悵… 仍想憶延宗,奈何風卷愁絲,托不起家國天下的沉重… 登上古城的遺跡,視野豁然開朗,雨后的層次從天空到田野,色彩賞心悅目。 冢上的新墳林立,是后世百姓們與這座古城的相依,卻總讓人多生惆悵。
據(jù)文保碑上的信息顯示,晉陽古城是1965年5月24日公布的省保。 到2001年6月25日,這里才成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俯身拍下碑前搖曳的荒草,寂寞晉陽,自宋后也不知經(jīng)歷過多少這樣的孤單歲月,送走了幾輪草木榮枯。 完成城上的祭拜我其實意猶未盡,望著小胖說要不我再唱遍剛才的歌兒,這里視野好… 小胖讓我隨意,但還沒唱完一句,歌聲已經(jīng)被風聲給吞了… 留戀多時,帶著歡愉與遺憾離去… 回首處,城下的荒草已經(jīng)沒過城垣… 車動而去,古城的影子再次隱于荒野阡陌… 短暫的擦肩仍沒有念完晉陽,念完北齊的故事,回程之路,師傅特意指給我看蒙山…也告訴我了我想去的三座山都不太好叫車… 望著遠處的水墨淡彩,心已隨風而去,身卻阻于原地… 只得目送一個王朝在落日時分淡去… |
|
來自: youxianlaozhe > 《旅游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