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值夜班的時候,接診了一位五歲的小男孩因肚子疼,小便尿液是紅色來醫(yī)院就診,我?guī)退鐾隀z查后,大吃一驚,小男孩右腎多發(fā)結石并有中度積液,最后診斷是輸尿管結石。 我問孩子媽媽:“小朋友有沒有什么特別的飲食喜好?” 媽媽說:“還好,孩子不挑食”。 我又問:“小朋友平時有吃鈣片嗎?你們怎么吃的?” 媽媽回答:“小朋友長身體,擔心孩子缺鈣,從小到大每天早晚各吃1片,現(xiàn)在的兒童鈣都是水果味,小朋友也特別喜歡,有時候沒注意一天吃好幾次!” 我心想:我的天呀,又是過量補鈣導致孩子結石的事例。小朋友因過量的鈣劑和含草酸鹽、磷酸鹽較多的食物如番茄、菠菜、芹菜、草莓、甜菜、巧克力、豆制品等一起進入人體時,會導致尿中堿性磷酸鹽等增多,增加了出現(xiàn)結石的風險。一旦泌尿系統(tǒng)發(fā)生感染,多余的鈣劑難以排出,發(fā)生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可能性就更大。由于孩子缺乏表達能力,泌尿系統(tǒng)感染往往難以早期發(fā)現(xiàn)和治療。 這種案例我們臨床醫(yī)生經(jīng)常遇到,網(wǎng)上也有很多類似的報道! (圖片源自網(wǎng)絡,侵權必刪) 今年四月份,在廣東梅州1歲女嬰因為出現(xiàn)嚴重血尿而去醫(yī)院就診,經(jīng)檢查在孩子體內發(fā)現(xiàn)了9粒結石,最大的體積有2厘米,究其原因是因為父母擔心孩子個子低,而且在孩子10個月后還沒長出牙齒時就給孩子瘋狂補鈣造成的。 2018年1月24日重慶晚報報道12歲小孩因盲目補鈣而導致腎結石…… 2017年5月,28個月大的孩子因為感冒去醫(yī)院就診,在檢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孩子輸尿管下段有一個11厘米長、5.9毫米寬的結石…… 這樣的事例數(shù)不勝數(shù)。 可見爸媽盲目給寶寶補鈣,鈣攝入太多。會給小朋友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1.首先會給腸胃功能和腎臟功能增加負擔,導致消化不良、便秘、厭食、血尿甚至結石的可能; 2.還可能讓寶寶的骨骺(猴)線提前閉合,影響日后的身高; 3.如果血鈣濃度過高,會對寶寶的視力、心臟帶來影響,甚至血管硬化都會出現(xiàn)在孩子身上; 4.人體的各種營養(yǎng)素的含量都要“遵守規(guī)則”,才能保持平衡、促進吸收,如果鈣的含量過高,鐵、鋅、鎂這些吸收就會被抑制住,寶寶無法健康成長。 什么是鈣?鈣有啥作用?鈣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無機元素之一,位于碳、氫、氧、之后,為人體的第五大元素。一般來說,一個健康的成人體內,會有1000-1300克的鈣,約占體重的1.5%~2.0%。這當中,99%的鈣以骨鹽的形式,存在于我們的骨骼和牙齒中,剩下的分布在細胞外液中。 除了是我們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在維持人體循環(huán)、呼吸、神經(jīng)、內分泌、消化、血液、肌肉、骨骼、泌尿、免疫等各系統(tǒng)正常生理功能方面,都離不開鈣! 只有當小朋友攝入量不夠才需要補充鈣劑,如果沒有及時補充,小朋友一旦缺鈣會出現(xiàn)多汗、易驚、倦怠、睡眠不安、夜驚、夜啼,體弱、常感冒、食欲不好,個子不高,手足抽搐、便秘、煩躁不安,前額突出、雞胸、下肢畸型、O型或X型腿、佝僂病、小兒麻痹、骨骼發(fā)育不良、牙齒不整齊、生長發(fā)育緩慢等。我們醫(yī)生才會考慮小朋友存在缺鈣問題,需要及時補充鈣劑。 青少年缺鈣會導致骨骼生長不良、發(fā)育遲緩、患蕁麻疹、近視眼等。另外如果眼球缺鈣,眼壓就不能維持正常,如同電壓忽高忽低會閃壞燈泡一樣,導致近視的形成。因此,在近視的高發(fā)年齡段——青春期補充足量的鈣質,能夠幫助孩子遠離近視。 話說補多了怕傷了娃,不補又擔心孩子缺鈣發(fā)育遲緩,那么人體到底需要多少鈣,怎么補呢? 我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嬰兒每日鈣攝入量為:300~400mg,1~3歲:400~600mg,4~10歲:800mg,11~17歲:1000mg。含鈣的食物很多,因此,配方奶喂養(yǎng)的兒童只要保證一定的牛奶攝入量,保證膳食營養(yǎng)均衡,即可滿足鈣營養(yǎng)的需求,不必另行補鈣。 嬰兒300毫克左右的鈣,哪里來?從母乳、配方奶中來。母乳的含鈣量很足,配方奶只要是正規(guī)合格的產品,也有充足的鈣,只要寶寶是正常足月出生,每天正常喂養(yǎng),消化吸收功能也沒問題,一般6個月內都不用補鈣。 兒童缺鈣并不是非得吃鈣片來補,日常飲食基本可以滿足身體鈣的需求量,這時只需要多運動、多曬太陽也是不錯的方法。補鈣時讓孩子多食用豆制品、奶制品、魚肉、綠色蔬菜等。在食物不能夠滿足身體鈣需求的情況下,再服用鈣片。 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需要大量的營養(yǎng)及元素,其中鈣就是特別重要的一種,我們要根據(jù)孩子的生長情況,進行合理的補充,且要注意正確方法。 1.合理膳食:科學飲食是首要方法,高鈣飲食是預防缺鈣的一種既經(jīng)濟又安全的補鈣方法。通常食物中的鈣吸收率只有30%。牛奶和豆制品是鈣質的良好來源。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蔬菜(如:菠菜、空心菜、茭白、冬筍等)含草酸較多,能與鈣結合形成不溶解的草酸鈣,影響和阻止機體對鈣的吸收。因此在食用它們之前,先用水煮一下,以去除蔬菜中的草酸。 2.適量運動:運動量不足,骨骼內血液循環(huán)就會相對減少,使骨骼的鈣質容易被吸收和移出,而導致骨量的丟失,因此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使骨的韌性增加。 3.補充合適的產品:選擇合適的補鈣產品,尤其是青少年兒童,現(xiàn)在市場上的補充鈣制劑品種繁多,主要是碳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成人一般選用碳酸鈣,幼兒,兒童一般選乳酸鈣,因為乳酸鈣易分解,易吸收,不傷腸胃,已經(jīng)成為孩子的專屬鈣。 如果寶寶確實缺鈣,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補充,但這類寶寶是少數(shù),大部分情況是:爸媽盲目給寶寶補鈣,鈣攝入太多。 其實寶寶真正需要補充的是維生素D,就算要補鈣,也是補充維生素D,所謂的佝僂病,全稱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沒說是什么“缺鈣性佝僂病”吧? 通常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雙胎兒則每天要補充800-1000IU,3個月后再降到每天400IU。(注:IU國際單位:維生素D:1 國際單位(IU) = 0.025μg 維生素D3(晶體) = 1 美國藥典單位(USP) = 1 國際雛雞單位(ICU),IU 不是質量單位,與克沒有直接換算關系。) 那么這些維生素D從哪里補充?除了食物、日照、還有維生素D制劑。 千萬不要忘記,如果天氣好,爸媽讓寶寶曬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哦! 要想孩子身體好,合理膳食最重要! 作者簡歷: 包警長媽媽,超聲科主治醫(yī)生,熱愛工作,二胎媽媽,有兩個可愛的男孩,工作之余喜歡讀書,熱衷推廣親子閱讀,希望自己可以成為蔣佩蓉老師那樣的母親,以豐盈的心態(tài)好好教育自己和養(yǎng)育兩個男孩成長,通過學習改變自己、影響他人、從而改變世界! 龍春華,筆名綠子靜,6歲孩子媽媽,親子暢銷書作家,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創(chuàng)始人(ID:lch201302)。著有《嬰幼兒行為心理學》、《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行為心理 學 : 瞬 間讀懂他人小動作背后隱藏的秘密》(已出版繁體,銷量達20萬冊)、《再苦也要笑一笑》(出版第四版)等十余部作品。目前正專注 創(chuàng)作家教與童書作品,從內到外地發(fā)揮媽媽養(yǎng)孩子的價值! |
|
來自: 九州君子好人 > 《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