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兩位放在一起,實在是他們身上有相同點,都是對親戚不僅不助,還刻薄。當(dāng)然封肅更惡劣些。
(一)甄士隱與他的岳父封肅是士隱的岳父,本是至親,當(dāng)年這樁婚事,明顯還是封家高攀甄家,以士隱的個性,當(dāng)年肯定沒少孝敬封肅,結(jié)果呢,士隱一落難,不是一般的落難,女兒沒了,房產(chǎn)沒了,鄉(xiāng)下混不下去了,前來投靠。這時候,他本該幫一把,可他不僅不幫,還把士隱委托他置業(yè)的錢,坑了去,給了人家薄田朽屋,這是什么行為,落井下石罷了。拿了人家的錢,不給人家辦事,反而算計至親。真真小人嘴臉,還來又抱怨女兒女婿無能。 直到最后士隱出家了,他才不得不照看女兒。其實士隱最后出家,也是看破紅塵了,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自家至親不過如此,他能不心灰嗎? 士隱這個人,是個大大的好人,但并不是個能人,如果一切順?biāo)?,日子也能消遙,樂于助人,可惜他遇了困境,竟不無人相助。 封肅此人,算是全書中小人的代言了。 到了后來奉承賈雨村,送走嬌杏,不過是利字當(dāng)頭,居然能從女兒的丫鬟身上撈一筆,他到是什么時候,都不做虧本買賣。 善良的士隱活不下去,唯利是圖不講親情的封肅,卻在女兒一家的變故里,還里外里賺了錢。 (二)家亡莫論親的卜世仁到了賈蕓的舅舅卜世仁這里也是一樣,見了前來求助的賈蕓,諸事不問,一味指責(zé),嫌人家立不起來。還是賈蕓提起當(dāng)年父親的后事,還是舅舅出面辦的。按賈府的情形來看,同族寒薄人家出了這種事,同族是要接濟(jì)的。賈瑞的后事就是如此,賈政賈珍賈赦還有族人都有饋贈。而那時賈蕓年紀(jì)小,是卜世仁出面,賈蕓提及此事,似乎是暗指舅舅當(dāng)年做了手腳。 卜世仁完全是不管不顧的姿態(tài),只說賈蕓無能,還拿賈芹舉例說明,說賈蕓不肯放低身段和管家們混,這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賈府的事務(wù)大權(quán)在鳳姐手里,賈蕓就是和林之孝混,也弄不來差事。 最后舅母干脆連飯也不讓吃。 賈蕓只好灰心地離開了。 這個場景,只是輕描淡寫幾句話,卻寫出了卜世仁的心態(tài),就是一文不出,只有埋怨。 兩個求親戚相助不得的場景,一個是算計女婿,一個是諷刺外甥。 寫巧姐的判詞有一句,家亡莫論親。真真是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