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經(jīng)過了幾千年的發(fā)展,現(xiàn)在已經(jīng)演化成了擁有“五十六枝花”的泱泱大國。所謂五十六枝花代表著我們國家有著五十六個民族,相信大家也早已印在腦海里了。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我們的身份證民族選項居然有五十七個,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原來,在五十六個民族之外,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穿青人。我們無法將他們確認為哪個民族,所以只能在身份證上給他們留下了特殊的選項,他們的身份證上就直接寫的穿青人,但是他們的民族歸屬還有待商榷。 在云貴地區(qū)尤其是貴陽地區(qū),生活著穿青人這一特殊族群。雖然經(jīng)常有人因為穿青人到底是不是土著居民而大肆討論,但是這其中卻有一個關于他們民族的故事不得不提。 在大明建立初期,朱元璋雖然掌控了中原,但是對于西南地區(qū),由于其地理位置過于偏遠,卻是遲遲不得收復。而后來朝廷不得不出動了三十萬兵力想要收回這片遼闊的土地,并成功之后,留下了其中一部分軍人來幫助當?shù)氐木用褚黄痖_發(fā)這片土地。由于西南地區(qū)本來就多少數(shù)民族,這些留下來的漢人逐漸與少數(shù)民族通婚、融合,兩者的界限逐漸消失,但是漢人們還是保留了原本的生活習俗,畢竟這是記在骨子里的,輕易不能變更。 而到了清朝時期,這些漢人雖然仍舊沒有忘記自己最原始的生活習慣,但是也慢慢融入了少數(shù)民族的生活作風,于是他們既與漢人的生活方式有少許差異,也同少數(shù)民族有所差異,而這也就導致了一個新民族——穿青人的誕生了。而穿青人的名字則來源于他們平時的穿著都是青色,在康熙時期,他們與彝、苗、仡佬、白等八個少數(shù)民族一起,被人們并稱為“九夷蠻”。 直到后來穿青人才逐漸意識到了自己的特殊之處,盡管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已經(jīng)生活了六百多年了,但是他們卻始終沒有誕生自己的語言,用的都是西南地區(qū)的官話。而此時他們的人口也達到了六七十萬,人口分布遍及十幾個縣。 不過在建國之后,雖然他們想要申請成為獨立的民族,但是由于以上種種原因的限制而沒能成功,相關鑒定部門也無法解決這個懸案。 但是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無論穿青人能否成功申請成為獨立的民族,他們都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或缺的一分子,都是祖國大家庭的重要成員。他們的日常生活與我們也沒有什么不同,能夠和我們一樣享受著相同的待遇,而其與我們相似的生活方式也無不彰顯著華夏子孫的共同之處。 所以雖然由于各種原因,他們沒能成為一個民族,但是大家的共同目標都是明確的,那就是為了祖國的繁榮發(fā)展而奮斗,而這需要十四億人民齊心協(xié)力共同奮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