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規(guī)鏡檢時,碰到尿液中游蕩的腫瘤細胞,對我們是一個不小的震驚。 尿液在正常上機運行檢測后,總有一些標本會觸犯到科室內部的復檢規(guī)則,需要進行鏡檢復核。而就在閱片復查的時候,常常會有這樣或那樣意外的發(fā)現(xiàn)。讓你辛苦的同時,也讓你收獲滿滿。 一患者因尿色暗紅、尿蛋白3+,尿隱血3+,尿紅細胞計數(shù)37651/ul等原因被列入復檢的行列。 約半小時自然沉淀,棄去絕大部分的上清液,僅用管底的余液置一干凈玻片上攤開,于普通光學顯微鏡下核查。 滿視野新鮮的紅細胞,零星散在的白細胞,夾雜著難以辨識的大細胞和不明成分的細胞團。雖然尿蛋白3+,但全片未見有意義的管型。 尿液中的腫瘤細胞嗎?可能因涂片厚的原因,部分大細胞團飄浮在尿液的上層。 (上四幅圖皆來自OLYMPUSCX31,10×40) 為進一步查證它們的本來面目,檢驗君邊忙其它的鏡檢,邊靜待尿膜的自然干燥。后進行瑞氏染色,輕而易舉就找到了這些異常的細胞。 果然是在尿液中游蕩的腫瘤細胞! 這些細胞個大,形態(tài)多樣,多成團堆聚;細胞之間分界不清,胞漿豐富,漿與核內可見彌散空泡;核大,圓形,雙核及多核居多,胞核出現(xiàn)切痕、折疊、凹陷等畸形;染色質增多變粗、分布不勻;核仁少見,偶見明顯增大;細胞正常的組織結構已失去。 (上四幅圖皆來自OLYMPUSCX31,10×100) 尿液中找到癌細胞的陽性率畢竟不高,尤其是未作任何前處理的尿液,檢驗君于報告單上備注“建議做脫落細胞學檢查”以提示臨床,同時電話提醒并咨詢相關癥狀。 原來是膀胱惡性腫瘤2年的老年患者,血尿時輕時重,患者未給予特殊治療,只是自服云南白藥等對癥止血而已。 尿常規(guī)檢測是檢驗科三大常規(guī)之一,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對于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預后判斷有較大意義[1]。 尿檢,作為一種無創(chuàng)性檢查,是最易被人們接受的檢測方法。 檢驗君,面對大量的標本時,既要用自動化的尿干化學分析儀和尿有形成分分析儀的助速,又要用顯微鏡復檢嚴把分析儀的假陰性、假陽性結果和漏檢的成分,以確保檢驗結果的快速發(fā)出,又確保發(fā)出結果的高質量。 尿液脫落細胞學,對腫瘤細胞的發(fā)現(xiàn),陽性率雖然不高(靈敏度差);但若在尿中找到癌細胞,則具有臨床意義(特異性好)。如果患者出現(xiàn)無痛性血尿,尤其是老年患者,做個尿檢是必須的。 [參考文獻] [1]徐衛(wèi)益,陳保德,許青,等尿液自動化分析顯微鏡復檢規(guī)則的建立及應用[J].國際檢驗與醫(yī)學,2013,34(12):1589-1590. ![]() 說明:本文為原創(chuàng)投稿,不代表國際檢驗醫(yī)學傳媒、檢驗醫(yī)學微信平臺觀點。轉載時請注明來源及原創(chuàng)作者姓名和單位。 編輯:徐少卿 審校:陳雪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