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产国偷v产偷v自拍,国产午夜片在线观看,婷婷成人亚洲综合国产麻豆,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

  • <output id="e9wm2"></output>
    <s id="e9wm2"><nobr id="e9wm2"><ins id="e9wm2"></ins></nobr></s>

    • 分享

      征文難忘流淌著祖父、父親和我的血脈的河

       漢唐寫作教學館 2019-10-29

      本文參加了【鄉(xiāng)愁】有獎征文活動

       /唐景富

      我家住在宿遷南境二支渠邊,緊挨著二支渠西坡有一條河,南北走向,上口寬約100余米,垂直深度約5米。豐水期水面寬約40米,枯水期只有10余米。北連三棵樹干渠,南接泗洪閘塘村太皇河,又向西匯入西沙河。全長約30余千米。這條河肩負著沿岸三棵樹、埠子、羅圩、南蔡四個鄉(xiāng)鎮(zhèn)部分村莊數(shù)萬畝農(nóng)田的蓄水、排澇、灌溉用水。這條名副其實的河,但它的名字卻不叫河,而是叫“七大溝”。

      明明是條河,可為什么叫大溝呢?因為,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之前,這里的確不是河,只是一條從南到北深深淺淺、曲曲彎彎、時斷時續(xù)的溝。關(guān)于這條溝還真有些歷史的緣由。

      我家緊鄰埠子鎮(zhèn)南端。埠子鎮(zhèn)位于宿遷市西南15公里處,是宿遷的西南大鎮(zhèn)。明朝中葉,此地瀕臨埠子湖。最早的居民是于氏漁民,曾建舍于山梁之上。久之,漁民漸多,便結(jié)成漁村。因遠近居民魚販多來此購魚蝦,漸成漁市。漁民生活用品和修補船網(wǎng)的材料也有人運來銷售,進而形成集市。因這里是停泊船只的碼頭,故命名為埠子集。明末以后,黃河數(shù)度決口,埠子湖逐漸淤積為陸地。

      我的祖父在世時,給我講過許多關(guān)于本地人文地理、風土變遷的故事。他說,我們這兒靠近埠子湖,埠子湖淤積為陸地后,湖的周圍大片大片的土地都留下黃河沖蝕的痕跡。這條溝就是其中之一。因逃荒要飯,躲避戰(zhàn)亂,大片土地無人耕種。這條靠近我家的七大溝,雨天成了積水的溝,晴天成了野草野生動物的天堂。遇到水災,大水無法排出,即使種了莊稼也會全部淹沒,導至顆粒無收。

      在祖父盛年的人生里,七大溝,是一條多災多難的溝。

      物換星移,時過境遷。到了上個世紀七十代初,祖父進入老年,我的父親也三十來歲了。七大溝迎來了脫胎換骨、浴火重生的時代。

      記得我十來歲的光景,忽一日,七大溝土坡上從南到北來了好多人。我的祖父、父親和母親也參與其中。年紀大的男人手持鐵鍬用一腳踩著鍬踩口往下挖土,雙手端起往車上裝;年輕的男人推著木獨輪車,車上壘著一大堆黃土,兩手端把,咬緊牙往高處推;婦女們兩人一對,一根扁擔一條布兜,上滿泥土風風火火,你追我趕,把一兜兜的土倒在南北走向的土堆上。幾個月之后,七大溝的東坡,兩條長長的土堆兒向北延伸到三樹的總干渠,向南延伸到與泗洪閘塘村附近的太皇堆。這就是宿遷以南貫串三棵樹、埠子、羅圩、南蔡四個鄉(xiāng)的二支渠。

      取土造渠,七大溝從此變身成河。

      后來,我才知道,建成二支渠,疏通七大溝,是為了蘇北地區(qū)旱改水。也就是由原來的種植旱作物,靠天吃飯,改成種植水稻,旱澇保收。目的是全面改善蘇北天種天收的被動局面。

      因此,七大溝雖然是一條新開的河,它的作用不可是低估。自從誕生,就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利益。在夏季梅雨季節(jié),河水洶涌,水面幾乎淹沒了岸,渾濁的河水一路向南奔騰而去,匯入西沙河,幾經(jīng)周折流入東海。從此農(nóng)田再也不會被淹沒。糧食的產(chǎn)量有了一定人保障。年年都是豐收年。而當干旱天來臨時,我們也不慌不忙。二支渠里會送來船行翻水站送來運河里的水,流進農(nóng)田,澆灌莊稼。真正做到了旱澇保收。

      每到初夏麥子收割完畢,放眼七大溝岸,到處流水淙淙,滿目蔥綠,翠綠的秧苗一畦接一畦,與田間地頭的綠樹連成一片。夏日夜晚,清風送來早稻的清香,耳畔滿是陣陣蛙鳴,像唱和,似比賽,此起彼伏,熱鬧非凡,常令人想起辛棄疾“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詞句。金秋十月,稻谷成熟了,目之所及全是黃澄澄,沉甸甸的稻穗,大人小孩齊上陣,收割,晾曬,直到顆粒歸倉,田野才漸漸歸于沉寂。七大溝河水澆灌良田萬頃,哺育了勤勞淳樸的村民。

      七大溝的通成,不僅解決了農(nóng)田灌溉問題,為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提供足夠的保障,也為我們帶來很多快樂。最有趣就是汛期和枯水期捉魚的情景了。從上游的古黃河,運河等水域串進的各種魚類,成了我們莊上人最美的佳肴。我家就在七大溝上的橋邊,到了汛期,河水暴漲,橋上會聚集許多撒網(wǎng)高手,一網(wǎng)網(wǎng)撒下去,拉上來就是一堆一二斤重的活蹦亂跳的魚??吹梦覀兛谒绷?,拍手叫好。

      而到了秋天枯水期,同樣有魚可捉。深秋,七大溝里的水下降到最低,河水最深處也不走一米。這時,莊上的男人們順手從柳樹上折下一根柳條兒,或者帶上事先準備好的布袋子,幾十個人組成兩排或三排,蹲在河水里一齊往前摸著,會摸的人往往收獲很多。那摸魚的隊伍像排兵布陣攻克山頭,那情景真是壯觀。

      十幾歲時,我也常?;煸诖笕藗冎虚g,渾水摸魚,不過,我的手小,魚兒總會從我的指縫間溜走。有一次,魚沒摸到,倒是被一種名叫“角魚”身上的刺扎中,鮮血直流,疼得我好幾天不能拿東西。父親不會撒網(wǎng),也不大會摸魚。但每次和大家一起摸魚,都會有一些收獲改善我們?nèi)胰说幕锸场?/p>

      七大溝,一條祖父、父親和母親都參與建設的河流,滲透他們千辛萬苦的汗水。河水養(yǎng)育著我,以及和我一樣一代又一代的后來人。

      而今,七大溝又一次發(fā)生了巨變。那是2014年的一個冬天,七大溝里突然來了好多挖掘機,一鏟一鏟從黑黑的河底撈出泥土,揮上兩邊,把多年來積在河底的污泥清理上岸,把河底攤平。原來高低錯落、長滿雜草荊棘的兩岸,現(xiàn)在成了平整光滑的坡。沒有多久,一條清新亮麗的大河便呈現(xiàn)在眼前了。尤其是沿河的橋,兩邊數(shù)百米河段的坡上全部鋪上了水泥磚,并加上防護攔。站在橋上,無論南望還是北眺都是一道優(yōu)美的風景。

      我家所處的地段叫高宅橋,在橋的西頭,也就是七大溝的西岸,省里投資100多萬建成一座豪華的抗旱抽水站,徹底解決了我村以西及長莊村數(shù)千畝農(nóng)田用水難問題。在抽水站的對門,現(xiàn)在又多了一塊不銹鋼站牌,站牌上標明七大溝的管理人名單,實現(xiàn)河長制治理河流,從這塊站牌上看得一清二楚。現(xiàn)在的七大溝,的確是一條美麗的河流了。

      每天沒事的時候,我總是要到橋上放眼北眺或南望,七大溝就像一條清澈的玉帶,靜靜的躺在我的身邊。此刻,我常暗自驚嘆,時代的變遷,仿佛就是一部美麗的神話!

      每一滴水都有它的源頭,每一條河都有它的歷史。有源之水方可長遠,有歷史的河流才有故事。七大溝,我身邊的河,我家鄉(xiāng)的河,養(yǎng)育我成長的河,給了我太多的記憶。

      大地是河流的衣缽,河流是大地的血脈。河流不僅流淌在平原、山谷、丘壑,流淌在鄉(xiāng)村田野溝渠溪間,流淌在城市的繁華的小橋回廊,更流淌在我們每個人的血脈和生命里。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